年味淡的原因是年轻人“不会”过年了。
现在社会,虽然本土节日加洋节越来越多,但年轻人过节往往是图自己嗨,并不真去追求不同节日的文化内涵。
比如,过圣诞节这样的洋节,但并不真的想去了解基督教相关博爱、家庭责任之类的精神,那么洋节里除了消费、趴体,哪怕也换了洋装了,但却不会和多数西方人一样在圣诞节回到原生家庭与父母团聚的。
本土节日也同样,过中秋不回家、过清明不追思,当年轻人把任何节日都过成大周末、都只是用吃喝玩闹来填充节日的话,节日就不再有什么特殊的文化意义和差别。
这种情况有点像邯郸学步——别人节日的快乐没学会,自己的节也不会过了。
~~~~~~~~~~~~~~~~~~~~~~~~~~~~~~~~~~~~~~~~~~~
要想过节过的有意义,让年味重新浓起来,其实也很简单。
比如,过去过年,人口多物质少,吃是很重的一项工作,年轻人从帮着长辈打下手开始,能学到不少生活技能。
现在虽然过年可以更多的去饭店吃,甚至可以叫外卖,但若主动和父母学几样家常菜的做法、或者干脆是自己先练会了再教给父母,这样假期几天结束时,要么是自己多学了几样拿手菜,要么是父母能丰富些空巢时的日常内容。
还可以把家里的老照片都拿出来,先扫描或拍照转换成数码格式,然后带着父母一起做成数码相册——最关键的,是请父母回忆每张照片拍摄时的情况,再由年轻人甚至孙子辈的打字输入记录。
包括之前老家、小家、个人积攒的照片,都汇总成不同标题的电子相册,包括今年过年新增的照片。
这样假期结束后,不管留下的老人还是离开的年轻人,都能随时用电子相册回忆今年的过年是怎么过的。
~~~~~~~~~~~~~~~~~~~~~~~~~~~~~~~~~~~~~~~~~~
总之,过年的年味,其实就是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包括一起做琐碎的事、聊无关紧要的天、留下日后能够追寻的记忆。
如果感觉吃喝看电视没啥好回忆的,外出玩闹又无法和家人一起,那么主动去找上述能团聚一家人不同年龄段的都参与进来的活动,是增加年味的最好方法。
因为这样,以后再回忆这个年时,就不会千篇一律模模糊糊的没有特色了。
谢请!
本人今年32岁,我来谈一谈我印象中的过年。
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节日就是过年。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吃得好、穿的好、玩的好。平时很少能见面的亲朋好友也能聚在一起,毕竟那时候交通、通讯都不如现在发达。
那时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和父母回到爷爷奶奶家,各种鸡鸭鱼肉从年前开始准备,每天都有不同的好吃的做出来。我就守在锅旁,美其名曰打下手,帮帮忙,其实就是趁机拿点吃的喂喂肚子里的馋虫。
小时候大部分的衣服都是穿亲戚家孩子穿小的,不是因为家里穷,而是觉得孩子长的快,衣服还没旧就小了,没必要买新的,所以基本都是大点的孩子穿小了就传给小点的孩子。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买一身属于自己的新衣服,那时候别提多高兴了。
到了除夕,家里的亲戚就都回来了,很多平时很少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也都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跑到外面放鞭炮。那时候鞭炮都是一小鞭拆散了一个一个的放,根本不舍得一次放一鞭。而且鞭炮也基本上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长才会给买,所以才会分外珍惜手中的小炮。
到了现在,可能生活条件好了吧,交通通讯也都发达了,朋友之间有事互相打个电话,很久不见的朋友可以视频聊天,甚至直接坐高铁去看朋友,毕竟过去可能需要几天的路程现在半天就到了。吃的方面呢?过去只有过节时候才会有的食物,比如月饼、汤圆之类的,现在想吃就能吃到,更别说鸡鸭鱼肉了。鞭炮呢?很多地方都不让放了。年味变淡了,可能就是因为过年的意义和乐趣越来越淡了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