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农村老家的话来说,这叫坏了坯子。
13岁的男孩动辄摔东西的臭脾气怎么来的?显然是家长包括爷爷奶奶辈无原则地娇惯宠溺而成的。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的积习既已形成日久,定然也很难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改观。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么小就敢摔摔打打已经不能用脾气坏来定义了,而是朝着不良品性的方向下滑,如不及时干预,阻止他进一步变坏,就会从家里的霸王成为学校里的小恶魔,到时候后悔莫及了!
怎么干预?
家里所有的人都统一思想和行动,跟他坚持原则,坚决不能依从甚至纵容他。对于他的嚣张气焰要坚决打压下去,若再惯他就是毁他!同时,发现他有小错就要及时纠正,勿以恶小而任其为之。
并且要坚持下去,万不可半途而废。尤其是爷爷奶奶们千万不能心软,甚至中途“叛变”,那会让他愈演愈烈。实在不行,父母就把孩子与他的爷爷奶奶们隔开一段时间。
有时候,还可以来点激烈的。该揍就胖揍一顿,把他揍怕。但一定要克制,不要侮辱人格、伤害躯体。比如用竹丝打起来痛但不伤人,我们小时候都挨过,后来也打过自家孩子。小学低年级前都揍,到了高年级就不用揍了。
总之,别惯着,该矫正要矫正。但要注意安全,牢记治病救人目的。惩戒与奖励相结合,物质与精神齐上阵。关键是家长有爱心、有耐心,几十年的阅历都斗不过一个孩子?
谢请。青春期叛逆的男孩,实在是令家长头疼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们也曾有过任性莽撞,做过不少让父母伤心的事情。我们应该更明白,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无名之火从哪里来。
很多时候孩子发火只为宣布自己的存在,他觉得他长大了,能独立做出一些决定(不管是对是错),他们特立独行,有时候处处与父母作对。作为父母,首先要尽量镇定,不能以暴制暴,因为暴力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矛盾。还记得当年读初二的成绩还不错的弟弟的一些事情,逃课去玩游戏,家人找到了游戏厅,当场狠狠训斥了他,若不是外人拉着,肯定会挨一顿狠揍。原以为他会改斜归正,没想到更加变本加厉,他闹着不上学了,说是家长批评他,让他觉得无脸去学校了。逃课不觉得丢脸,挨打就觉得丢脸了,青春叛逆期的固执和冲动,实在令家长心痛不已。最后还是辍学了一年,在外面历经了一年的风风雨雨,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习的机会要好好把握。新学年留级重来,发奋苦读,考高中考大学,一路走来。
家长应尽量用平和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要摆家长作风,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如果孩子能把家长当朋友,愿意倾诉他的喜怒哀乐,那就更好了。家长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包容,但是触碰到原则问题,决不能放纵。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只希望他们尽快度过叛逆期。
咱们首先来说下青春期,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一个时期,作为过度阶段的青春期孩子们,他们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要求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心理或者卫生问题。
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这么说,这个孩子现在是叛逆期,其实叛逆反抗也是青春期的一个表现,他们会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变成消极反抗的态度,发脾气摔东西也就变成家常便饭了。
那面对这个青春期,家长该怎么办?应该以引导为主,不能给他们过多的心理负担,青春期的孩子无非就是一些物质上的要求,交朋友的要求以及对异性的要求,能做出这种摔碗过激的行为,我估计应该是家长对他提出的物质上的要求强硬的不满意产生的,或者说是厌学等等,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千万不敢硬碰硬,否则孩子就会做出无法预期的行为。
那有些家长就会问了,我怎么才能引导呢?孩子现在理都不理我?首先家长得学会让孩子冷静,家长也得冷静,冲动是魔鬼,冲动之下,就会和孩子发生冲突,不如先冷静下来,再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不如找个他的好朋友来沟通,然后再从侧面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想好了怎么去跟孩子沟通后再去孩子,沟通有很多方式,比如去和孩子打场篮球,做个亲子活动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千万别用老套的方式,跟孩子面对面坐着谈话,孩子会感觉很约束,自然就不会向你吐露心声,你也达不到你想要的目的。
总之,跟孩子接触,是心与心的接触,碰撞了才会有火花,孩子才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平等的对待他,把孩子当成你的朋友,奇迹就会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