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时期曾经进攻过印度,只不过那是一次非常“搞笑“的进攻,虽然日军出动的人数不少,有大约10万人左右,出动的也多是精锐部队,但是由于准备不足,不不是准备不足,而是准备非常地不足,导致日军基本还没有和印度方面的英印军交手就全线败退,伤痕累累地撤了回来。
事情还要说日军的“超级指挥官”牟田口廉也,由于他的狂妄自大,葬送了数万名“皇军精锐”,也就是日本唯一一次进攻印度的战役的失败。
这件事情,具体还要从1944年说起,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已是日薄西山,在太平洋战场上彻底失去了制海权,被美国人打的节节败退;在中国战场则长期与中国军队对峙,迟迟打不开局面。日本的盟友,难兄难弟的德国日子也过的很惨,在1944年基本被苏军赶出了苏联的领土,西线方面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国形成了两面夹击的局势。
作为当时在缅甸的日军最高指挥官的牟田口廉也,深感自身责任重大,有责任带领缅甸的“皇军“扭转战局,于是制定了进攻印度的计划,企图一鼓作气打破僵局,夺取英国女王头上的这颗“明珠”。由于之前日军在东南亚打的太过于顺利,尤其是马来半岛战役,4万多日军在山下奉文的带领下逼得新加坡的13万英军投降,使得牟田口廉也对英军产生了严重的轻敌情绪。
当时日本缅甸方面军的司令官为河边正三,而日军第15军司令则为牟田口廉也。而这两个人正是卢沟桥七七事变的元凶,当时河边正三担任旅团长,而牟田口廉也则是他的下级,任联队长。这两个人面对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败的局面,再次像赌徒一样,试图发动英帕尔战役,改变日军不利的局面。
而作为快输红眼的赌徒,显然是不会去理智的考虑真实困难,事实上,日军试图进攻的英特尔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当地不但处于崇山峻岭之间,而且也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方,环境极为恶劣,而当时的日军第15军也没有足够的后勤,并不具备发动大规模战役的条件。但是狂妄的某田口廉也却认为:
没有补给就不能打仗,那怎么行?日本军队能够忍受任何艰难困苦,粮食也可以从敌人那里夺去”。
他完全没有将困难和对手放在眼里。1944年1月17日,日本大本营正式下达了进攻英特尔的命令。日本第15军在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的率领下,兵分三路,共计84000多人开始的向印度的进攻。在这支队伍里,还有由印度降兵组成的“印度国民军”。
然而,这次日军面对的不再是东南亚战场一触即溃的英国殖民军队,而是由英国名将、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率领的英军第14集团军。面对日寇的进攻,蒙巴顿采用了极为正确的战略,他首先将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极大的增强了日军进攻的距离,蒙巴顿充分利用盟军的空中优势和装甲优势,一步步后退,迟滞日军的进攻,并将日本拖入了雨季。
到了雨季之后,虽然日本在前线节节胜利,但是日军的补给却极为困难,日军士兵的口粮甚至下降到不足一两,因为日军的弹药极为匮乏,面对补给充足、武装到牙齿的英军,完全被单方面屠杀。同时,日军在极端疲惫之下,还得忍受极其恶劣的交通条件和恐怖的雨林气候。
当时的日本士兵,高达3万多人染上了疟疾、霍乱、痢疾等疾病,而由于后勤补给困难,面对伤兵满营,日军却根本没有足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英帕尔这个绿色的监狱,无数日军士兵在饥饿和疾病之中死去。
然而面对日军如此困境,牟田口廉也的回复居然是:
日本自古就是草食民族,在茂密的丛林里,前线官兵居然报告缺乏食物,在他看来是极不可思议的行为,他也一再要求日军继续进攻。直到7月份,日军才终于下达了退却的命令。
但是,当日军最终沿着“白骨道路”退回缅甸之时,据日本官方自己的公报,参与英帕尔战役的日军86000多人,3万多人战死,伤病死则为42000多人。也就是说,英帕尔战役,日军的死亡率高达84%。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印度傀儡军和当地的壮丁。
可以说,正是因为牟田口廉也不切实际的作战思路,在日军严重缺乏补给,没有充分准备丛林环境作战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了对印度的进攻;同时,他也没有掌握印度方面英军的情报,并不知道英国人在马来半岛战败后早已痛定思痛,积极备战,还是轻视了对手,造成了日军的惨重伤亡。
不但印度没拿下,日军在缅甸的主力军也基本被打光。后来中国远征军从印度反攻缅甸的时候,日军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这就是日军唯一一次进攻印度的全部经过,当他们遭遇英印军的时候,基本已经只剩下半条命了,还能和对方打一仗已经是付出了武士道般自杀的勇气,至于要继续打下去早已不可能,所以就只能撤了。
当时的日军不论从兵力还是后勤补给上都不具备攻打印度的实力。日军也没有那么的自不量力,他之所以会对印度发动进攻也不是真的想要进攻印度,而是对入印英军的追击,所以当日军把英军赶入印度丛林之后日军便停止了追击。
当时日军入侵缅甸的部队只有十万人,就这么点部队想要控制整个缅甸就非常困难了,还想要入侵印度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当时在缅甸的英军也有近十万人,再加上入缅作战的远征军也有十万人,从总兵力上看日军并没有优势。当时日军唯一的优势就是驻仰光(缅甸)的军用机场,那里驻扎了约150架零式战斗机。这使得日军在缅甸地区的战斗是有制空权的。但是,假如日军进攻印度的话,这支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就达不到了。
其次,打仗是需要物资的,日军没有进攻印度的物资!当时日军在缅甸的物资供应主要由日军联合舰队负责,日军联合舰队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印尼与澳大利亚,所有的货轮都是往澳洲运输物资,日军联合舰队根本腾不出力量来帮助驻缅日军打仗。从日军的弹药供应量来看,在日军入缅时期每人每天的弹药供应量是150发子弹,到了1943年这个弹药供应量就下降到了30发/天。所以,日军根本就没有物资入印度作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5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