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后于日本,不敌韩国,传播度难以形成文化入侵。当下审美又在倒退。
亚洲范围内,音乐地位最高的是日本。虽然不喜欢但事实的确如此,日本作为美国的“附庸”,在音乐上几乎是全盘接手了美国文化,不同于美国音乐对于我们的入侵。日本是主动接收美国音乐。
这种主动接收早一定程度的确让日本音乐在短期内获得了较大提升,相比于华语音乐,日本在流行音乐上具有较大的碾压姿态。甚至可以说,华语音乐的现象级音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日本歌曲组成的。从上世纪香港音乐崛起之中,日本音乐就开始被HK唱片公司开始批量抄袭翻唱。
早期一点的经典歌曲都是日文歌曲,比如张学友的《遥远的她》、张国荣的《风继续吹》、刘若英的《后来》、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近期的现象级音乐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文歌,比如:《我的一个道姑朋友》、《时间煮雨》、《起风了》。其中华语音乐翻唱日本歌曲的最大集聚地是版权意识最差的古风圈。所以本质上,华语音乐有很大一部分现象级音乐都是有日本音乐市场提供的。
日本音乐的核心地位:交响乐、爵士乐。
实际上,日本音乐的地位并不仅仅体现在流行音乐市场。日本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的最大成就,实际上是体现在交响乐和爵士乐上。
先说一个事实:日本所有的高级中学也就是高中,都会有最少20人编队的交响乐团。像是京都的成名高中,交响乐团更是高达上百人。这种普及度,让日本学生的交响乐团质量在整个世界的青少年音乐体系之中堪称顶级。每年日本的高中交响乐团都会去欧美的大街上演出,一条长龙乐队,经常登上海外的头条,整体反响效果十分不错。
有这种完美学生培养的基础教育打底,让整个日本音乐之中交响乐的比重占据很大。比如一个我们都听过的人名——久石让。说道久石让,我们会想到久石让和宫崎骏的配合。而实际上,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都隐藏着久石让的一部交响乐。但实际上久石让称之为:交响乐去组。
我们熟知的《天空之城》背后的交响乐是《天空之城交响乐·大树》,《幽灵公主》、《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都有着一部交响曲组。而这些音乐的质量有多高,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乃至于,我们熟知的《让子弹飞》之中的主旋律音乐也是久石让的作曲。而久石让也是代表着日本交响乐,获得了美国国际电影动画学会“最佳原著音乐奖“。
除了交响乐之外,日本另一个地位核心音乐风格就是爵士乐。不同于交响乐的恐怖普及度,爵士乐对于日本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全面忘却曾经文化选择美国文化的事实。
日本是全世界爵士乐氛围最好、市场最大的国家,比美国还要夸张。同样的,摇滚、灵魂乐、嘻哈乐、雷鬼乐等等小众乐种在日本的市场也十分优渥。这里可以穿插一个信息:Beyond。
当年的Beyond,被HK市场抄袭成分的资本驱赶后,就是选择的日本作为发展方向。虽然,发生了意外。但是这个举动的背后,也是应正了日本的音乐市场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肯定远远高于当时鼎盛的HK音乐。
音乐在整个亚洲之中,就数日本市场最赚钱。
2:韩国音乐:成团性质,以音乐为商业核心。
韩国的情况,有一定和日本的类似情况。因为又是一个附庸的存在。但是又有些不同。韩国是世界上音乐歌手成团最多的国家,他们的音乐已经具有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音乐则是他们成团的绝对核心。
他们的商业模式是,以音乐为核心,组建成男团、女团,表演形式是舞蹈。让粉丝和偶像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大众娱乐命脉。本质上是一种资本控制的最大收益源头。但是这是属于韩国经济决定的财阀控制,而且因为他们的财阀控制程度很高,整个音乐产业链完整度比华语要高很多。
因为财阀的垄断地位,导致了韩国音乐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偶像流水线。韩国市场是永远不缺乏顶级偶像的,这一点在华语娱乐圈中学习的成分比较大。甚至说,华语饭圈越来越像韩流,乃至于多过对日本音乐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音乐翻唱上,华语也存在一部分翻唱韩国音乐的例子,比如潘玮柏的早期所有成名曲,都是抄袭/翻唱韩国音乐,比如信的《死了都要爱》拿的是韩国的翻唱版权。
总体上,韩国音乐质量高于华语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商业达到了饱和状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音乐产业链,这一点很像欧美。但本质上他们的流水线基础质量不如欧美,但的确强于我们。他们的流水线音乐旋律感也远远强于华语之内的偶像音乐。
所以,在对比音乐乐团情况下,华语音乐大部分都是在华人内部地区传唱,因为语言的隔阂还是比较巨大的。其次就是居住于华语覆盖范围之内的海外侨胞们,他们分布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所以,如果要说亚洲之内那个国家乐团的传播力度最大,那依然还是华语音乐,因为——我们人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