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城市排名,仅仅是一个私人媒体结构下设栏目推出的一份“商业魅力指数新一线城市”榜单,两个重点,一是这种榜单不惧任何权威性,二是这份排名仅仅是商业魅力指数,跟综合实力甚至跟经济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根据这个榜单看发展是没有依据也没有必要的。
就比如昆明是今年新晋的新一线城市,合肥服气吗?比城市规模、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综合实力,合肥哪一点能输昆明?但是别说合肥,大连和厦门这俩计划单列市以及无锡这个万亿俱乐部成员都在二线待着,昆明却得以上位,不仅上位,而且综合评分竟然跟苏州青岛两个经济强市几乎持平,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排名,通过什么看机遇?
安徽大部分区域都已划入长三角经济带,合肥如今更是成为了长三角副中心,与芜湖、南京未来要形成城市群对接,这才是合肥的发展机遇,这是地缘优势和综合底蕴构成的前景,跟那些私人报刊级的排名根本就不在同一量级。说直观点,这就是某市为了拉升自身地位而拉来一群城市烘托他的突出而创办的一档“栏目”,负责这档“栏目”运营的公司是成都某公司的子公司,所以成都年年秒杀南京杭州武汉成为满分城市。因此没必要过分看重这些,当个热闹就行了。
从二线城市来说,合肥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在省会当中的地位更是仅次于几个老牌强市,竞争力已经直逼强二线。所以单从发展机遇来说比某野榜的排名更具竞争力。
在合肥生活5年,谈谈自己的感受。
1.房价。14年来合肥的时候,一般住宅,房价上万的不多,但依然感觉很贵。后来16年下半年买房的时候,房价全都是上万,甚至更高。无奈,安家了,就得买房啊。那个时候感觉到合肥至少在房价上面达到了二线城市的水平。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爆,所谓买涨不买跌。
2.环境。不得不承认,也不可否认的是,合肥环境是越来越好,而且变化还很大。前几年就是因为要发展,所以到处修路,盖房子,环境自然不好,近两年,其实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3.交通。老火车站修了很多年终于修好,很有大城市的模样,高铁站也很有规模。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已经运行,三号,四号即将开通。出行确实便利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被很多人吐槽的合肥高架桥设计不合理,总是拥堵的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4.科研。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的科研水平是极高的,综合性国家科研中心,科研实力全国前三。这里有中科大,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科大国盾等等,未来潜力不可限量。
5.我自己的工资。这个最关键,普通私营企业,从3k到10k,不过很辛苦。
综上,个人感觉合肥还是有很发展大潜力的,但是也要选对行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