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读《三国演义》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越往后读,觉得越没有意思,尤其是在诸葛亮死了之后,人们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后面的剧情,人物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诸葛亮死后就已经弃读了。
有人便说这部书在后面是没有收好官,最终“烂尾”,其实《三国演义》后面的剧情也有不少亮点的地方,其中邓艾与姜维的对决就非常有看点,司马家篡权也非常好看,此外,还有陆抗对抗东晋。

刘关张三兄弟
可为何有人觉得这部作品仍然是“烂尾”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国演义》里面一直坚持的都是奉蜀汉为正朔,从一开始刘关张结义,到后来孔明出山,虽然曹魏,孙吴两家出场戏份也一样不少,但从剧情到人物的情节,都是偏向蜀汉这边。因此蜀汉的走势,也决定《三国演义》这部书的走势。之前蜀汉内部人才济济,尤其是在刘备称帝之后,算是达到一个小的巅峰,可很快夷陵一战,蜀汉国力大伤,人才损失过半,黄忠等名将先后离世,刘备也驾崩于白帝城。
之后蜀汉就只剩下一个诸葛亮能撑门面,赵云戏份大幅度削减,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诸葛亮他独自撑起剧情,书籍的可阅读性还是很强的,可当时曹操已经去世,孙权戏份严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诸葛亮北伐时期已经没剩几个。看点逐渐减少,曹魏这边真正能和诸葛亮对上的没有几个,司马懿,曹真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读者喜欢,自然司马家后来篡权,也不会太过引起读者的关注。
前期蜀汉这边的人物打造确实是非常成功,在罗贯中的不断的引导下,已经把人们的情感都引导到蜀汉这边,我认为看这部书的人,应该没有几个是一上来就喜欢曹操,孙权这些人的,因此蜀汉的过早衰亡,就决定这部书后部分的精彩部分减少。这是必然的结果,蜀汉在三家里面就是最弱的一个,要不是靠着诸葛亮的苦苦支撑,估计早就已经被其他两家给灭掉,诸葛亮死后,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继续撑住蜀汉,蜀汉灭亡的时候也只有姜维在最后收割一波人心。

在蜀汉灭亡之后,一些读者就弃读了,因为在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去了解三国最终的走势,三分归一是开头就已经表示的,对于晋是怎么统一全国的,应该就没有几个人会重点关注。事实上,罗贯中在处理最后情节的时候,明显是已经没有什么耐心,毕竟他心里是一直认可汉室才是正朔,所以他在收尾的时候,情节过于简略,人物塑造不如前部分,这显得很仓促,但这并不能说这部名著“烂尾”。
按照某些人的观点,那么我认为四大名著里面没有几部作品是完美收官的,比如《红楼梦》的后部分是别人续的,而《水浒传》更是被一些人批评“烂尾”,甚至有些人认为《水浒传》后面是别人代笔的。但不能以此来说这些名著不优秀,没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物品能够做到人人都喜爱的。说到底,名著的撰写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有一些底稿,并且也有一些参考的资料,像《三国演义》里面的不少著名情节,之前就已经有话本了,可以改编加进去。

三国后期归于一统,没有什么有看点的事情可以拿出来,这与晋朝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关系,和三国比起来,后来的西晋是一个更加混乱的朝代,从建立开始就存在着诸多问题,司马炎死后更是闹出八王之乱,紧接着北方大乱,整个华夏文明遭受打击,恢复之后,很多重要的文献已经被毁,后来的人们对于西晋这个朝廷就没有什么好感,而关于晋一统的过程也就没有人会感兴趣,罗贯中想写好,也比较困难。
小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物,要是没有办法塑造好人物,很难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而读《三国演义》我们能发现,汉末时期,英雄辈出,曹操、袁绍、刘备、吕布这些人塑造都非常不错,众多名将谋士也都各放异彩。但是赤壁大战以后,一些名将谋臣凋零,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期,人才凋零得更快,尤其是夷陵之战后,蜀汉这边有名的人几乎凋零殆尽,尤其是刘关张三兄弟,其他两家也是一样,之前群雄逐鹿的时代好像就这样过去了,这也是导致一些人认为《三国演义》“烂尾”的一个原因。

原本的核心人物不断老去、死亡,后来新出现的人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如之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一点,在汉末开始之后,其实国内一片混乱,这就创造出大量的机会,人们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成就一番事业,其实三国后期出现的这些人能力真的差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可问题是三国成立之后,三方的势力格局非常稳定,即便是诸葛亮,孙权他们不断北伐,其实没有改变三家的势力,因此三国平稳发展,这就让天下的局面稳定下来。
在稳定的时期,这些有能力的人得到展现的机会变少,而且成熟政权之间的交锋,和一开始军阀混战不一样,一旦打起来就有可能一战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因此像邓艾这些人得到的机会,都是一战就解决一个国家,他们表现得就不如之前的那些名将那么有吸引力。还有一点,之前作者还是有精力来打造这些战力体系,可往后名将都已经死得差不多,除非是重新打造一个战力体系,还不能与之前的体系有冲突,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三国后期这些名将战力非常混乱,让人看得也感觉非常乱,一些人认为“烂尾”便不足为怪。

我认为《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完全没有“烂尾”,其后面部分同样精彩,令人动容,一些人认为“烂尾”主要是由于他喜欢的谋士、武将都死了,心中产生了一种空落感。《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很多人都知道结局,但是大家却能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三国演义》,它“烂尾”了人们还看得下去?
幸亏罗贯中棺材板厚实,要不然出来肯定说,要不你来写!!!
一点不奇怪。五丈原之后,三国精华已尽。
刘备死,曹操死、五虎上将尽逝,五子良将皆去,连诸葛亮也死了,那还有什么可看的呢?
主角凋零,配角更不争气。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雄才大略曹丞相和他的谋臣武将们、江东周瑜陆逊甘宁们,也依然是光芒四射,拥有大批量的粉丝、拥戴者。他们和蜀国的精彩过招,无疑是三国最让人激情昂扬的看点。
可五丈原之后登场的书后半部主宰、最终得利者司马家又是个什么货呢。
一言以蔽之,没人待见,没人感兴趣的货。
人品不行,吃碗面反碗底的一个家族。
治国、功绩,更不行,这边才窃取了江山,那边十数年就拱手让与胡人,五胡乱华长达数百年之久,成为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讨论历史,东晋还常有人说说,可没几个人人愿意提西晋。造成这一切恶果的“司马货”,因果循环,被人逼得禅让,相信不少三国粉,无论喜欢刘备还是曹操都会拍手称快吧。
顶级人才耗尽,历史精华殆尽,罗老的书后面写得艰难,但其实也不算是烂尾。
邓艾钟会二士争功,姜维胆大如斗、夏侯霸投蜀,魏国荆州前敌先后主帅羊祜羊叔子,杜预,骁勇直逼前人的文鸳、为夫报仇江东奇女子,都写得活灵活现,脍炙人口。
当然对比前半部的可歌可泣风云变幻人才辈出,难免逊色少许。可罗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不能啥事都要求尽善尽美啊。这世上可还能一部有比三国更好看的历史小说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