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假城市人”回“真农村”拼车大戏陆续落幕,明明落地价10万,偏偏要说一二十万,见人就夸自己车好,殊不知花冤枉钱买“鸡肋”配置不说,一年到头还用不上一次,这就是“中国式买车”怪象。
国内汽车发展至今,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有些车,明目张胆地减配,肉眼却很难发现,例如:把防撞钢梁换成泡沫、减配雾灯、减配侧安全气囊、将独立悬挂换成非独立悬挂(断轴就是这么来的)、减配ESP车身稳定系统等安全配置,可以说把国人的生命当草芥,可是国外的车型却货真价实。
有些车,不断地增加花里胡哨的配置,看上去高大上,例如:全景天窗、大灯清洗、自动泊车、空调分区、无钥匙启动、座椅记忆等,给车主装X的机会,实际就是为了“割韭菜”而存在的。
可当新手熬成老司机,发现这10个配置就是交“智商税”,鸡肋不说,还添堵!
鸡肋10、全景天窗!贵不说,还有三个致命缺陷,谁买谁后悔!
但凡买全景天窗就是为了躺在车里看星星,实际上一年看一次都算多的,关键还被恶心到了。
记得有次跟闺蜜自驾游,夜晚打开全景天窗,边看星星边聊女人喜欢的话题,结果一坨酸臭黏糊的东西掉到额头上,用手机一照,居然是鸟屎,从此全景天窗没有再开过。
从市场保有量来看,全景天窗配置率不到三成,一般只有顶配车型才有,由于稀缺价格就上去了,有些人加价也要选这个配置,不然觉得不够大气。
说全景天窗是花瓶一点都不为过,关键它还有三个致命缺陷:
第一,全景天窗出质量问题只有0次和无数次,烦不胜烦。
全景天窗可不是一块简单的玻璃,它由很多部件组成,例如:天窗框架总成、玻璃总成、遮阳帘总成、挡风网总成、机械组总成、全景天窗组成、密封条、遮阳电机、玻璃电机等。
而密封条、挡风网、机械滑轨和排水孔等这些又是保养频率最高的,一旦疏于打理,就会出现异响、卡顿、开关不严实、漏水等情况,搞不好成水帘洞。
第二,有全景天窗,内饰坏得快,驾乘人员也会陷入莫名的烦躁。
太阳的辐射无法穿透金属外壳,但短波可以穿透玻璃,哪怕全景天窗有隔热板,也无法100%遮挡,玻璃越大,车内温度越高,会让人陷入莫名的烦躁,毒辣的阳光让驾乘人员被迫在车里涂防晒霜。
车的内饰基本都是塑料制品,这些东西最怕阳光直射,长时间照射,容易发黄、出现裂纹,而且汽车老化速率会比没有天窗的快很多。
第三,全景天窗一旦翻车就是噩梦。
之前影视名人谢大脚,因撞了骆驼后翻车,车就是全景天窗,结果香消玉损一命呜呼,假如车是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可能有生还的可能。
除非全景天窗是防弹玻璃,否则再好的材质,硬度都不如金属扎实,一旦翻车、或者遭受重物碾压,基本就是一地玻璃渣,这样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全景天窗除了视野大,几乎全是缺点,这玩意一旦漏雨就成了泡水车,谁买谁后悔。
鸡肋9、分区空调!又不是房车,小小的空间用分区空调就是人傻钱多。
房车、大巴士因为空间大,用分区空调节约能耗还情有可原,可家用车,一般不会超过5米长,空间有限,不管开制冷还是制热模式,几分钟车内的温度基本一样,请问多花钱开分区意义何在?
有人说:我怕吹空调风,有分区就可以不用顶着吹。
如果真是这样坐后排、或者手动关闭最近的出风口就可以解决,为何要多花冤枉钱增加出风口呢?
再说汽车增加分区控制,购车成本增加不说,保养也会麻烦一些,出质量问题的几率也会增加。
分区空调,除了让顾客觉得高大上一点,真不知道有什么用,我就不信汽车工程师自己会买这个配置。
鸡肋8、后排娱乐系统!在车上看这个,不晕车的人也会吐。
设计师的想法是,长途行驶,后排人员可以借助这个配置,消遣打发时间,比如说看电影、打游戏等,可实际上谁用谁后悔。
后排娱乐系统多见于高端车型,如果车主自己是司机,平时压根用不上;如果请专职司机,车主坐后排,那基本也不会开。因为坐后排的老板,压根没有闲工夫去打游戏、娱乐,他们要么在沉思,要么在抽时间补瞌睡。
正常人长时间盯着屏幕,路况平稳还好说,一旦颠簸对眼睛伤害很大,搞不好不晕车的人都会被搞吐。
鸡肋7,后视镜自动折叠!手动关闭就是几秒的事,犯不着花钱找罪受。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平时汽车停好不折叠后视镜,汽车很少被剐蹭,可只要把后视镜折叠,你会发现车门上会莫名其妙多出不少磕碰。
因为不折叠后视镜,旁边的车辆和行人面对凸出来的装置,多少会有距离感而选择避开,一旦折叠,他们会无意识地贴近,最后汽车难免会受伤。
有强迫症的人喜欢折叠后视镜,这个无可厚非,可熄火停车几秒钟手动就可以完成的事,为什么要花大价钱买自动的,凡是自动的一旦坏了更换就比较麻烦,购车费用也会高出很多。
鸡肋6、定速巡航!在高速上确实能解放双脚,可是你能克服心理障碍吗?
很多经常开高速的人,定速巡航确实可以解放右脚,可以说是“懒人配置”。
说句不好听的,国内的车况,压根没多少机会开定速巡航,因为不是在堵车,就是在堵车的路上。就算路况好,长时间让脚不参与驾驶,人放松后容易犯困,可高速眨眼的时间危险就大增,更别说睡着开车。
当然定速巡航毕竟是行车电脑控制,一旦出故障那就防不胜防!
有部电影情节:汽车开了定速巡航,结果速度不但没有按恒定值来跑,反而加速越来越快,奇怪的是刹车也失灵了,最后还是警车开道、直升机导航,直至汽车把油烧完才停下来。
尽管只是电影镜头,但定速巡航毕竟是把生命托付给电脑,总感觉有安全隐患。
鸡肋5、大灯清洗!估计设计师平时洗脸只洗眼睛,真搞不懂单独清洗大灯有什么用。
这个配置除了装X,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
夏天跑高速,车身前脸会有很多小虫的遗体,大灯、进气格栅、前保险杠等都难逃侵袭,可单单清洗大灯,别的位置一样脏。
喜欢玩越野车的人,大灯可能被泥土遮挡,这时候用这个功能勉强说得过去,可这种水压对于干涸的泥土也是无能为力。
再说勤快的人,不会让车太脏;懒惰的人,哪怕全车有自动清洗功能,估计都懒得加玻璃水。
鸡肋4、自动泊车!看似解决女人停车难的问题,实际理想大于现实。
自动泊车刚出来的时候,确实火了一把,让女司机和对侧方停车有心理阴影的人看到了希望,因为再也不用被人冷嘲热讽了。
可真有这个配置,发现被现实狠狠地打脸:好停的位置,它能折腾半天;不好停的位置,你看着会急出心脏病。
车技好的人,停车压根不需要什么自动泊车,只要脑子不笨多开就会有车感,很多老司机倒车只用看后视镜,连倒车影像都不看了。
鸡肋3、座椅记忆功能!私家车概不外借,要记忆干嘛?
以前汽车少,车属于稀缺品,会有亲朋好友来借车,有时候顾及情面就借了,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型不一样,难免座椅被调动,这个确实给车主带来不便。
可随着汽车越来越便宜,只要不追求面子,买一辆代步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借车的情况少很多;加上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毕竟车辆借出去,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就算亲朋好友没车,也不会再借车出去,真要用车,车主会主动驾驶帮忙,。
关键这个功能效率太低,等它自动调好,手动都结束了。
鸡肋2、自动启停!销售说省油还环保,但真的不省心。
很多人买自动启停这个配置,都是冲着省油、环保去的,实际体验感很差。
如果在大夏天堵车,自动启停就是恶心的存在,空调一会冷风,一会自然风,要知道三伏天,密闭的汽车没有制冷,温度就像坐在蒸笼一样。
城市道路走走停停的时候,自动启停频繁启动,发动机受得了吗?能省油吗?不伤电瓶吗?
尽管自动启停有单独的AGM电池,属于超纤维材质,可最便宜不低于800元,频繁开关不到2年就得换一个,油是省了一点,电池更换费也是钱呢。
自动启停就是最傻的配置,频繁启动还增加起动机的负担,关键连续打火的声音,让人崩溃。
鸡肋1、??????第一名虚位以待!
每个人理解的“鸡肋”配置不一样,我说倒数第一不算数,群众的眼光才是雪亮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比如说:车载冰箱、远程温控开关、后排杯架、真皮座椅等,有人也说它是鸡肋,有人又说它是神器。
买车也算大事,如果想避免后期后悔,需要知道这10件事!
1、年收入低于80000元的“穷人”别买车,不解释,买过就知道了,真要买车,农村人比城里人买车的实用性大。
2、再喜欢的车型也要车比三家,不要在11月~次年2月买车,这时候优惠少,每年4月出手优惠大。
3、宁选鸡头,不选凤尾,买BBA的入门级,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关键嘴里硬,心里可后悔。
4、一年开不到10000公里,建议别买车,那些喜欢给车长期罩车衣的人,小心把车给停坏了。
5、任何车型,不要买高配,那是交智商税的;可买低配,一般销售会告诉你没有现车,应为低配压根别人不想卖,应为没赚头。
6、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不要买MPV,因为性价比不高;首辆车最好买轿车,10万的轿车比20万的SUV舒服。
7、不要迷恋合资车,特别是减配严重的车型,也不要过分依赖汽车销售排行榜,那个就是花自己的钱买一辆别人喜欢的车。
8、不要买新车型,不然成了 “小白鼠”,价高性能不稳定,关键还有安全隐患
9、朋友、销售说好的车,不一定好;陌生人说差的车,肯定差,买车前多去论坛看下车评。
10、奔驰不过S,宝马不过7,奥迪不奔8,没有全款买豪车的经济实力,就别做豪车梦,普通人买10万代步车足矣。
写到最后:
买车还得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只有这个靠谱才算好车,至于其它的配置看个人需求,别人说好的配置不一定适合自己。
但有一点大家要明白:主动安全、被动安全配置,越多越好,因为这些关键时候能保命。
比如: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系统、侧安全气囊(气帘)、AEB主动刹车系统、胎压监测、盲区监测等,总之安全配置多多益善。
各位朋友,您觉得车上“最应该取消”的鸡肋配置是什么?
恐怕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与感受不一样。
以我的感受而言,我最不喜欢的,是自动启停装置。
这装置的初衷确实不错——遇红灯停车等候时,发动机自动关闭,变绿抬起刹车踏板,发动机自动启动。对个人而言,此举可以省油。对社会而言,此举可以减排。
但实际上,并非全部如此。
第一,不想让它熄火时,它却熄火了。招人烦。
市区驾驶最常遇到的,是频繁地走走停停。您这儿刚踩下刹车踏板,发动机熄火,前车又动了。由于每次停车时间很短,启停装置显得有些多余。有人嫌烦,上车就把它关了,可下次再上车,它又自动激活,您还得再关,每次上车都得手动操作一下。
第二,电池寿命下降,更换费用高。
配备自动启停的车,蓄电池寿命往往比较短,价格也比较贵。我认识一位车主,原车蓄电池只用了3年9个月,就被迫花了2879元,更换了新电池。而在我知道的范围中,没有这项功能的车,原车蓄电池多数都能用5-6年,再换,也不过三四百元。
第三,积碳。
发动机频繁启动/熄火,很可能会加剧积碳的形成。时常听说有人手中的新车才开了2年,就跑去清洗积碳。
不过,厂家出于环保压力,还是把这项功能普及到更多的车上。既然取消这个功能不太可能,建议厂家增加一个选项,让驾驶者自己决定开启还是关闭,而不是目前这种每次上次上车都得手动操作的状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