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中国政治家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清醒的状态下,迎来了一场命运攸关的战争。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朝鲜战场的失利,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还没有影响全局。这时候,清政府如果能认清形势,坚定地投入反侵略战争,并采取正确的战略,一定能够挫败敌人的进攻。可惜中国最高统治者中掌实权的慈禧太后、奕䜣等都是主和派,李鸿章也坚决主张“羁糜为上,力保和局”。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但因为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李鸿章的结论是“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强于我”。所以中国的武备“平内乱有余,御外侮不足。”李鸿章此论一出,立刻就有朝臣对他予以反驳:洋务运动搞了30年,花费了国家巨额资金,为何尚不能一战,与英法德俄不等相抗也还罢了,为何连日本都不能一搏呢?作为战争的主要指挥者来说,头脑中打不赢的阴影必然会对战局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部队士气低落,一味溃败的原因之一。
四、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虽是内线作战,但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清政府和李鸿章对这个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却很模糊,对战争中海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没有清晰的思路。北洋海军一直蜷缩在渤海门户,向朝鲜运送物资也不敢走海上捷径而从陆上转运。日军则“纵横辽海”,运输船只在海军的护卫下畅行无阻。
五、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清朝末年,国家四分五裂,如同一盘散沙。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明争暗斗不停。朝廷分成帝后两党,一班文臣拥戴光绪皇帝前台执政,但并无实权。“阴主朝政”的慈禧太后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也不放松窝里斗。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是政治原因。当时统治中国并主持战争的清朝政府极端腐朽没落,不可能领导一场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
六、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必然影响军队建设。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七、封建政权买办化导致妥协投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的软弱、消极,急于求和投降的态度不是封建统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释的。还有其更深层次的特定原因,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封建政权和统治集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买办化了。封建性加买办化决定了对待资本主义侵略的妥协性。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这个因素是过去历朝历代,包括清朝初期不曾有过的。封建政权买办化源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半殖民地化。
回顾历史:居安思危 实现民族复兴
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国力已经恢复到一定的强度,但同时,如何面对近邻日本的难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的面前。在今天,在日本与有关邻国愈演愈烈的“岛争”中,又一次强烈地显现出来。历史告诉中国,日本社会中具有这样的危险基因与帝国冲动,并且日本时刻都在做细致的准备,只要有机会,它就会牢牢抓住,并狠狠地咬上人一口。
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任人欺凌的屈辱地位,国际地位、综合国力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今天来纪念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仅是为了怀念历史,更多地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讲,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希望和平崛起,但和平崛起并不取决于单方面的良好愿望,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台湾局势,都唤醒我们要时刻回顾历史,居安思危,真正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的失败,又改变了东亚格局,乃至刺激了日本走向扩张道路。表面上来看,甲午战争是一场力量悬殊,却打出了出乎意料的结果,日本人在GDP只有大清五分之一不到的情况下,却成功地歼灭了大清帝国的近代化海军。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甲午战争成了一场“GDP第一”的国家,打输了一场“影响巨大”的战争。为什么拥有巨大资源的清政府在执政的晚期,未能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维持住东亚秩序的完整性,不仅打输了一场军事实力对比并不悬殊的战争,而且在政治上破产的如此彻底,对于一个已经走上了近代化进程的国家来说,这不啻是一个百年天问。一百多年来,国内人仁志士从国际、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解析甲午战争败局的原因,虽然从其不同角度各有道理,但都没有找到根本原因。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完全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决,即这是一场近代史上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与一个没落封建主义国家的决战。1868年,日本发生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资本主义国家,使得日本改变落后的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而清代的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面对处在新兴资本主义时期的日本,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完全处在下风。
这种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制度的对决,决定了大清帝国在中日战争中的必败无疑。正如近几场局部战争,以美国为首的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军队对工业社会的机械化甚至仅仅是半机械军队的作战,美国取得一面倒的胜利是人们意料之中的胜利,并不令人惊叹。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要落后挨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