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生活条件确实提高了,尤其是城市化的推动,让农民有机会到城里打工赚钱,少说一天一百多的收入,收入好的农民工,一天六七百也不稀罕。现在往往是,拼命打工赚钱,把家里房子盖得好,一砖到顶的楼板房,既有太阳能,还有空调,有些房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家家都是网络电视,家里有电动车,摩托车,有些好些的,还有小汽车,可以说生活蒸蒸日上。
但是人条件好了以后,感觉相互之间越来越疏远了,人和人交流的时间少了,经常在农村的街道上,看不到一个人。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逼近,年龄大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大家寿命也长了,过去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七十岁很稀松平常。另一方面,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没有几个在家里,农村剩下些老人小孩。
要说现在人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过去是辛苦还赚不到钱。比如农村兴修水利的年代,大干快上,白天要干活,晚上还要干活,靠着人多,经常一座大型水库,多长时间修起来。就像古代征发几十万人修骊山陵墓,修汉武帝茂陵一样,这些在《平凡的世界》上,双水村的人干活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候吃大锅饭,挣工分,辛苦是辛苦,但是大家联系比较紧密,每天早请示晚汇报的,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比较充实,比较快乐。
现在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村子里人比较多,在外面打工的, 上班的,干事的,都回来了。所以过年农村还有些年味,尤其是深印在脑海里的那种儿时的年味。现在是刚过了年,青壮年劳动力就在村口公路上等车,去城市里打工赚钱养家了。到城里打工,一年半载回来一次,最多就是农忙时节回来一下,平时见不到人,接触和交流的就更少了,这样偌大的村子,感觉空空荡荡的,就更没有过去那种感觉了。
其实就是说,人们把更多精力,都放在赚钱养家,不是在农村盖房子,就是要去城里面买房子。现在农村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了,大部分人把孩子送到县城去上学,然后家里人跟着去城里面伺候孩子,做饭洗衣服,就是个陪读。有些因为结婚,有些因为孩子上学,就选择在城里购房,当然也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付个首付,打算以后在城里打拼,农村房子大多数时间,是锁的严严实实的,没有人的动静。
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了,过去一个大家庭,几十口人,往往是祖辈,父辈,然后孙辈,不说四世同堂,起码是三世同堂,人很多。现在一个家里往往是老两口,孩子们要么分家另过了,要么是去城里了,所以只有老年人,依然过着往昔的生活。村子里有了自来水,有了电话手机宽带,也有了水泥路,不再是过去一下雨的泥泞不堪了。许多家庭也都有电脑,可以说现在农村日子比过去好多了,但是人不爱人了,人和人越来越疏远了。这是为什么?
不得不说,城市化环境下,农村很多东西在向城市看齐。比如给孩子结婚吧,给城里人要房子,给农村人也是要房子。给城里人要车子,给农村人也是要车子。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亩地一年能打多少麦子,产多少玉米?一年卖苹果能挣几个钱?所以很多人迫于无奈,只能背井离乡,踏上漫漫打工路。这样村子里人就少了,大家都在为买房子买车子给孩子结婚奋斗打拼。
农村人没有过去淳朴了,人也在相互攀比,因为是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大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谁家什么情况,几口人,在哪里住,都是一清二楚。这样就都想把生活过好,有个争胜心,但是每个人能力不同,命运不同,最后生活千差万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人找穷人聊天,富人有富人的圈子。就像贾平凹《秦腔》里的清风街,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大势所趋,谁也不能改变。存在即合理,社会发展到这一步了。大家都在闷声发大财,所以像过去的节日活动,都没人参加了,也热闹不起来了。过去村子里开个小卖部,大家都去卖。现在村里开了便利店小超市,大家反而不去卖,而是选择骑车开车去乡镇或者县城买。过去农村人吃地里的芥菜,树上的槐花,蒸菜吃,现在什么都是买。过去农村人自己家里酿高粱酒,现在都是去超市买瓶装酒。农村在变化,人心也在变化。村长说,确确实实人不爱人了。其实也不是说人多么不好,而是过的更务实了,更现实了,打架的事情少见了,有功夫去打个工赚个钱,给孙子买个玩具,可能更实在。
我不这样认为。农村生活好了大部分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很满意快乐的)都满足过的很幸福,只有极少数人(在生产队时代不需要劳动就能获得很大利益的人们)有点不快乐。为什么呢?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如今不快乐的人们在生产队时代可以说是不劳而获者,他们在生产队里占尽了便宜还不要出大力流大汗,懒惰惯了,改开后分田到户啦,懒惰人真的吃不开了,土地没种好,收入大不如以前了,生产队时候的人上人,如今变成了贫困户,真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了”改开四十年来,在农村里凡是勤劳能干的农村人大部分过的都幸福快乐,只有极少数不想出力流汗的懒惰惯了的人们日渐式微而成了贫困户,“天道酬勤”是我中华民族的至理名言。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