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讲如何摆脱之前,先讲讲手机的危害。
1.严重影响睡眠。睡前刷手机是很多人的习惯,社交、小视频、电视剧电影,还有手游,一玩就放不下来。玩够了一看,天已经亮了。事实上,当你睡前刷手机时、液晶屏散发的蓝色光线会阻止褪黑素生成、于是就越来越清醒。苹果、谷歌已经开始在手机中加入睡前模式,将屏幕色调变黄帮助褪黑素生成让你尽快入睡,但如果没有自制力,什么都是徒劳的。
2.毁掉约会和恋爱关系。有没有这种感觉:约会时和男(女)朋友聊了一会,就开始各自刷手机了。奉劝各位“单身狗”,爱情不易,千万不要为了手游或是社交网络,把自己变成“现充”的机会丢掉了……
3.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毫无疑问,成年人都容易上瘾的手机、对孩子吸引力是更大的。这里并非简单“甩锅”给手机、电子游戏,家长们首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而不是简单推卸责任给漫画、网吧、游戏。可以参考一下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育儿经:14岁以前不准孩子使用智能手机。
4.“社交网红价值观”。有些人尤其是网红、主播,将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在手机社交媒体上,这显然是有些片面的。并非只有你在社交网络上美美的、看上去很有钱,就会有人羡慕你,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也很巨大,家长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个部分。
5.影响大脑、阅读理解。一些研究显示,纸质品依然是最好的阅读、理解和记忆方式,手机的屏幕则不是,甚至会产生一些障碍。另外,某项研究证明智能手机会影响你的思维过程,比如算个买菜钱都要用计算器而不是心算。
6.影响心理健康。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可能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让幸福感变低。因为大脑要一直处理各种信息,其中可能是你不需要的。话说回来,上述负面影响的关键词的“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本身是很好的工具,但重点在于正确使用,毕竟人类是一种拥有自律能力的生物。
摆脱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其实很简单,
第一,与工作无关的app全部卸载。如果你觉得你会重新安装的话,直接第三条建议
第二,手机现在大都有,屏幕使用时间设置。直接用手机设置好卡死在这一块。
第三,如果前两条都没有用的话,直接换老人机吧。至少我之前就是这样做的。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要用手机,而且也享受到了手机的便利,那么我们要思考的就不是扔掉手机,而是如何扔掉手机那些负面的影响。
手机对人的负面影响总结起来有以下4点:
1.降低人的专注度
手机是我们连接互联网与他人的一个工具,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热点和资讯,等待着我们去浏览和参与。
当我们手上有工作、心里想着事情的时候,却总想着玩一下手机再去处理,甚至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想着手机里的软件和讯息。
专注度在某一种情况下,也意味着自律。成年人在迫于生活的压力、有较好的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尚且不能对手机免疫,更何况是对新事物比较好奇的青少年呢。
有一个很真实的笑话,刷微博的时候,猛然想起作业还没写——开始紧张地刷微博。
2.固化人的观念
而在大数据的分析和加持下,那些对口味的信息总是让我们难以割舍。更可怕的是这些算法一旦形成对我们的固有观念,那么我们接受到的推送内容将无法跃出那一个范围圈。
在人的一生中,观念本应该随着人的阅历不断的拓展和变化。而大数据却让我们的口味变窄了,甚至让我们的思维固化了。你看得越多,却想的越来越少,而没有思考力的人,是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
3.我们变得有戾气
当我们在手机上发布信息的时候,总是藏在昵称背后,谁也不知道我们是谁。虽然实名制对网络暴力、粗鲁语言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并不阻止一些人铤而走险,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脾气。
李诞在《吐槽大会》上说,互联网发展以来,一代人的仁义礼智信全线倒退。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呲你、骂你、怼你、气你,你打不着。你既不能顺着网线过来打我,又不能用言语对我进行实质性的伤害,一拉黑,你就自己气自己吧。
在一个虚拟的ID下,人性可以暴露的毫无约束。白天里不敢对上司说的话,对生活有怨气而敢怒不敢言,羡慕、嫉妒、恨情绪化的表达,都会加深我们的戾气。
4.我们忘了眼下的生活
李子柒的视频里是世外桃源的牧野笙歌、小红书里满是消费主义包裹的精致、在别人的爱情里,我们不愿想起自己的自卑与苦涩……
如果你选择活在手机里,而忘记了对眼下的生活的反思,甚至对现实生活满是抱怨,却不思改变。靠别人的、虚拟的物质生活来麻痹自己,终究不是解决的方法。
如果不解决好眼下生活里的苟且,那么诗与远方终究不可及。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如果你的视野里有榜样,那么你就不会迷茫。
如果你的心里有敬畏的称,那么你就不会口吐芬芳,行为越轨。
如果你愿意充满干劲地去生活,那么你就不会沉溺于幻想。
如果你愿意主动的改变生活,那么放下手机就是你开始的第1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