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红雨说历史”,为什么要练湘军,主要还是朝廷不行。清朝末期,清朝国家主力绿营军腐败不堪,染食鸦片,战斗力极差。清王朝不得不下令地方实行团练,训练部队。
曾国藩丧母返乡,朝廷命他在家乡湖南办团练,慢慢建立了湘军。湘军主要以招募湘人为主。建立军队的方法就是曾国藩直接选拔各军将领,包括陆军水军。这些将领根据宗族关系,师父朋友等关系招募营官,营官再以类似方法招募士兵。这样保证了曾国藩的统帅地位,也保证了湘军私属性和团结。
我们看招募的将兵从上到下都有或远或近的人际关系,这样保证湘军整体性,作战的团结性。说白话点就是,打起仗来你都不好意思当逃兵,周围都是认识的,回去了也丢人。
湘军后来发展为23营1万多人的军队。多次击败太平军,最后湘军攻下天京(南京),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达到了两万多人。湘军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武装力量,我们知道的左宗棠曾经也担任湘军总督。
文/红雨说历史
都说湘军的创始人是曾国藩,但其实曾国藩只是把湘军带向强大的一个领导人。早在曾国藩出山之前,湖南地方就已经有很多团练、乡勇,如罗泽南等湘军将领都原本就是办团练的,这是湘军的前身。我们虽然叫湘军为湘军,但其实他们是勇,不是清朝的正规军。
曾国藩办湘军,也算是赶鸭子上架,他本是在家守孝,正巧那时太平军攻打长沙、湖南,湖南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保境安民,但是指望清八旗军、绿营军是没戏了,能指望的只能是各地方的团练。可是团练乡勇毕竟都是小规模的,大的也不过是二三千人而已,而且他们都保卫的是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要想抵抗太平军,必须讲这些力量结合起来,整合资源。
谁能整合这些资源?大家思来想去,曾国藩最合适,他也算是朝廷大员,又是湖南本地出来的,在湖南有一定根基,和一些团练把总有些交情,以他的资历和身份,上下都能吃得开,所以在左宗棠的推动下,湖南巡抚就请他出山了。
当然,也不是那么好请的,曾国藩要辞让,这一方面是处于礼节,另一方面也是曾的不自信,毕竟他是文人,带兵打仗这事轻易不敢做。
但最终他还是出山了,因为觉得这事还是可行的,他很希望能在此事件中建功立业,封王拜将,清皇帝可是说能镇压太平军的,可以封王的。当然,各团练老乡和湖南官场同僚的支持,给了他勇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