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监为什么能废立皇帝,君主专权和郡王专权的区别

一、唐代宦官专权的原因

1、宦官干政的苗头

从神龙初至开元初,为时不过八年半,却发生了七次政变,四次更换皇帝。这种极度动荡的政治局面,为宦官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玄宗就是在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的剧烈斗争中取得皇位的,虽然他取得皇位曾得到宦官的帮助,但姚崇提出“宜竖不预政”等十项建议为玄宗所采纳,宦官势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

玄宗后期,开始起用最亲信的宦官高力士作为处理军国大事的助手,“每四方进奏,必先呈高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白:‘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故常止于宫中,稀出外宅。”玄宗为了防范诸王子势力的发展,置十王宅,并以宦官充十宅使以监视之。

《新唐书》卷146《李栖筠附李吉甫传》说:“十宅诸王既不出閤,诸女嫁不时,而选尚皆由中人,厚为财谢乃得遣。”可见宦官对诸王子的监视是十分严格的。对于某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也派宦官加以监视。《新唐书》卷225中《朱泚传》就有“还泚京师,加实封千户,不朝请,中人监第”的记载。可见到唐玄宗时,宦官已秉承皇帝的意旨参与着一定的政治活动。

2、宦官专权的演变与原因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维护皇权的需要,进一步授予宦官以更大的权力。首先是派遣宦官监军。监军有两种,一种是以皇帝使职的身份派驻方镇,称为监军使,以抑制藩镇的势力;一种是临时设置在出征将帅之上,称为观军容使,以督领诸将。

在禁军中原来也设监军使,后来改监军使为左右神策中尉,成为禁军的统兵将领,以加强皇帝对禁军的控制。其次,为了抑制外朝相权的膨胀,又以宦官为枢密使,使其参预中枢决策,以牵制宰相。于是在唐代后期,宦官的权力与前期相比,大为扩大。

特别是神策军左右二中尉与有内相之称的枢密两院使共为宦官的首领,合称四贵。

从历史上的通例看,宦官势力与皇权既相互依赖,又存在矛盾。皇帝用宦官来控制臣下,宦官恃皇权而取得权势,是其依赖的一面;宦官势力膨胀之后,又往往侵蚀皇权、甚至任意废立皇帝,是其矛盾的一面。唐代后期宦官势力扩大之后,这两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从维护皇权方面来说,宦官作为皇帝心腹,对监视朝臣、控制藩镇、抵御少数民族侵扰、维护中央政权,曾起过重大作用,例如以宦官统领的神策军,增强了朝廷的军事力量,有利于防遏少数民族侵扰和抑制地方藩镇;宦官监军,可以直接对藩镇“监视刑赏,奏察违谬”。以枢密使参与决策则是以中朝牵制外朝。

宦官参预军事、政治活动可以说是皇权的延伸。不过在宦官势力膨胀之后,往往擅权干政,就要侵蚀乃至危害皇权,造成政治上的严重后果。

归纳起来,约有下列数端:

一是恃权横行,祸国殃民。

例如当安禄山驱兵进入中原时,唐玄宗临时招募兵士11万人,任李琬为征讨元帅,高仙芝为副,宦官边令诚监军,屯守陕州。东都守将封常清战败,退入陕州,与高仙芝商议,退守潼关,保卫西京。这本是极重要的军事措施,可是边令诚不懂军事,反而向玄宗进谗言,诬陷封常清夸大敌情,动摇军心,高仙芝放弃陕州数百里,还克扣军饷,玄宗听信谗言,命边令诚在军中杀死二将。

后来哥舒翰被玄宗委为兵马副元帅,抱病率军镇守潼关,唐玄宗又连续派遣宦官催促进军,结果是灵宝一战,全军覆没,叛军直入西京,人民惨遭掠夺和杀戮。

二是排除异己,操纵党争。

如有平叛大功的郭子仪即被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在肃宗前进谗言而罢去兵权。此外,朝官中的朋党之争,在一定意义上说,其实就是宦官利用一部分投靠他们的朝官对另一部分朝官进行的斗争,以使他们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居于支配地位。

三是巧取豪夺,霸占民财。

宦官集团霸占田园,抢夺财物,广收贿赂,无恶不作。

四是任意废立皇帝。

肃宗以后,只要皇帝不能代表宦官集团意旨的,就会很快地被推下宝座,轻则监禁废置,重则遭到杀害,危及到皇帝自身。

二、明代宦官大而不强的原因

明代是宦官用事历时最久的一朝。明初,在明太祖和继之而即位的建文帝时期,由于那时对宦官的管束极严,宦官的活动很少,可以不计。但从明成祖夺取帝位以来,直至崇祯十七年(1644)明代灭亡,二百多年来,都是宦官极为活跃的时期,历时之久,即以汉、唐而言,也难与之相比。

但明代宦官用事的时间虽长,势焰却又不够,在对于皇帝可以兴废由己这一点上,却又远远不及汉、唐。即如明末天启年间,已经成为义子满朝堂,生祠遍天下、被人呼为九千岁、与称万岁的天子几乎已是平起平坐了的魏忠贤,原已起了篡位之心,并且很不想让人把信王召进京来嗣位,但因他所握有的朝权、军力等等都还很为不足,不但不能阻挠崇祯嗣位,而且在崇祯即位才三个月后,便完全垮了,这种情况,若和汉、唐为比,特别是和晚唐时的宦官相比,在气势上可又差得太远了。有帝势可倚时,势焰可以熏天;失去帝势时,却又虚弱至此,就在当时也很出乎人们的预料。

所以如此,实自有故,这是由于明代自废去宰相制后,建立起来的是个政由六部,军隶五军都督府的,事权分散,彼此相互牵制的政治机构,一切大权统由皇帝一人来掌握。但因结构松散,牵制太多,即是公认其有调动一切的权力的皇帝。在明代中期以后,遇着大事,调动起来也还很见吃力。其他的人,若想一时之间便能把所有事权都能掌握在手,调动自如,就更难了。明代的宦官虽有很多,但都只能弄权于一时,并且没有一个能具有废帝、立帝全可由己的威势,主要的原因便在这里。

(正文完)

根本原因在于,唐朝从李亨开始,太监直接掌握中央禁军,而明朝的太监名义上权力很大,但没有一点军权。

唐朝的禁军可不是一两万人的事,从中期开始,禁军已经扩大到三四十万的巨大规模,同时地方的三四十万军队,全部归节度使管辖,等于说唐朝皇帝和中央大臣手里无一兵一卒,皇帝不被太监随便杀才怪了。

而明朝的太监看起来牛逼,但真正能指挥动的就锦衣卫,可问题是锦衣卫还是依靠权力节制,从行政、人事、钱粮到指挥,都从来不归东厂直接管理。说白了,锦衣卫能听东厂指挥,那也是因为皇帝的命令。太监对于锦衣卫缺少全面掌控权,在皇帝面前是红人,锦衣卫就听东厂的号令,在皇帝面前失宠了,锦衣卫领的是皇帝的钱,傻子才听太监的话。

再说了,锦衣卫才一两万人,还不够京师周围十几万驻军塞牙缝的。

明朝太监想和唐朝的前辈,掌握大权,与其掌握锦衣卫,还不如掌握五军都督府,直接掌握京师周围十几万驻军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5636.html

(0)
上一篇 2023-05-11 下午5:09
下一篇 2023-05-11 下午5:16

相关推荐

  • 既然贾母喜欢黛玉,为什么要宝玉娶宝钗呢

    你问得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让宝玉娶宝钗的是高鄂,不是曹雪芹。高鄂歪曲曹公的意思,不顾曹公在前八十回埋下的种种线索和细节,借壳还魂,自作主张改成了金玉良缘,兰桂齐芳,让人鄙视。 贾母是…

    爱问 2022-09-13
  • 德国二战是战略空军还是战术空军

    因为当时德国空军主要就是为了满足陆战的需要而建立的,可以说就是一支支援性的力量,而且在作战理论上德国空军更加信赖战术攻击理论,并未重视战略轰炸理论,再加上二战中德国在航空技术和生产…

    爱问 2023-05-15
  • 提前夺冠,女排世界杯第十轮中国3:0雪洗塞尔维亚,您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世界杯第十轮,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女排的比赛刚刚结束,中国队又是一个3-0,干脆利落拿下对手斩获十连胜!最重要的,凭借这场比赛的胜利,中国队已经获得本届2019世界杯冠军!祝贺!祝…

    爱问 2023-06-20
  • 老了喜欢乡下还是城里生活

    倘若老了,是在城里颐养天年,还是在乡下安度余生?这是每个人到了某年龄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我看来,体验不同环境下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同凡响,既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向往…

    爱问 2023-04-27
  • 范巴斯滕和大罗谁更厉害(大罗和范巴斯滕哪个好)

    现代足球只有范巴斯滕和罗纳尔多堪称最具个人技术和统治力的中锋,包括我最喜欢的巴蒂斯图塔在内的其他球员都没有可比性。这两名巨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受伤病影响巅峰期都算不上长,比如个…

    爱问 2023-02-04
  • 上海上港几次中超冠军

    基本可以断定上海上港将获得2018赛季中超联赛冠军了。上海上港5-4广州恒大比赛之后,上海上港领先广州恒大已经有5分差距了,而联赛只剩下两轮比赛,如今对于恒大来说,命运的决定权已不…

    爱问 2022-10-23
  • 真正决定你人脉的是你的实力,没有人脉没有实力如何去找业务

    俗话说,什么样的人玩什么样的朋友圈,这既符合动物特征,“气味相投”;也对应社会群落特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就拿名人与普通人两个分化的对象来说明,名人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也是…

    爱问 2023-02-17
  • 朱元璋怎样打败蒙古骑兵

    1.腐败堕落了。蒙元建成统一大帝国之后,特别是统一中国南方之后,财富获取太容易了,自然不可避免腐化堕落,这是人性所致,蒙元统治者显然没有刻意制止这一点,反而是放纵,结果更是一发不可…

    爱问 2023-04-30
  • 毕业后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工作

    没有谁是打娘胎肚子里出来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的,都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实践分析个人性格及擅长的知识技能。所以,先做好手头工作,然后经常回顾总结,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方向的。 我到北…

    爱问 2023-09-04
  • 郭艾伦赛后哭了

    王仕鹏(1983年4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前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曾效力于广东宏远俱乐部,中国男篮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 王仕鹏1999年开始代表广东队出征CB…

    爱问 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