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经历的越多话就越来越少了(为什么有些人话越来越少)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曾写过一段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

一个人的偏执与倔强,都藏在他的沉默里。沉默,不是懦弱,恰恰相反,它是心如磐石的另一个侧面。

因为沉默是金,所以不怕火炼。

这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感同身受,你的人生只是你一个人的,爱与恨、痛与苦都只是你一个人的,总期待别人的理解,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经历越多就越明白,拥抱沉默是我们人生必经的路。

沉默,是种克制

斯宾诺莎说过一句话:

人类最无力控制的莫过于他们的舌头,而最不能够做到的,便是节制他们的欲望。

总想说,总要说,不服要说,狡辩要说,说多便错多,所以被误解注定是每个表达者的宿命。

但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懂得克制。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在言语上赢过别人,你无法改变的事情有很多,没有必要让所有人了解你的想法。

人类永恒的愚蠢,就是总想通过争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超群。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讲,经常向年轻人传授演讲的技巧。

一天,一位青年登门拜访,向苏格拉底求教如何演讲。但是,还没等苏格拉底开口,这位青年便开始在苏格拉底面前滔滔不绝,卖弄自己的演讲功底,渴望获得苏格拉底的赏识。

结果苏格拉底等他说完以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青年不解,询问原因。

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学会沉默。”

为什么要学会沉默?

在弱者面前适时沉默是善良;

在强者面前适时沉默是尊重;

在自己陌生的领域适时沉默是敬畏;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适时沉默是谦虚。

说,是一种表达,不说,是一种表态,真正的强者不会咄咄逼人,而是习惯了沉默。

因为在漫长的时间荒原里,光靠口舌之争永远改变不了任何事实,唯有沉默,才是保护自己体面的最好方式。

沉默,是种教养

内心空白的人,才要装出一脸世故,真正灵魂丰盈的人,一定是简单的。

天底下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明明自己没有可以足够炫耀的点,却又把可怜的自卑感,用令人生厌的夸张自大的方式装饰起来。

林语堂先生就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抨击过很多这种人:

每与人言,必谈贵戚;

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

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

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

当一个人习惯用自作聪明的表达方式来说话时,他一定是肤浅并且没有教养的。因为他们和别人的交流,永远是始于自我欺骗,终于欺骗他人。

喜欢沉默的人则恰恰相反,该就事论事的时候就绝不多说一句废话,珍惜自己的时间,更不愿浪费别人的耳朵。

周国平在《安静的位置》一书中就曾称赞道:

“比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有时更喜欢和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那种‘不用听废话,更不用逼自己讲废话’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在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和在不该说话的时候闭嘴,一样重要。即便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你,也不意味着,你就有权利对别人说教。

沉默,是种懂得

电影《低俗小说》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

当两个人有默契,就能闭嘴享受片刻的沉默。

沉默,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因为理解,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不必刻意讨好。即便两个人面对面不说一句话,也可以相知相爱。

所以顾城才会写下: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种懂得,一旦遇见,就是幸运。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薛蝌、薛宝琴等一众亲戚投奔贾府,贾母知道后欢喜非常,召集贾府上下,到自己房里见过久别的亲戚,一起叙叙旧情。

就在众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黛玉因为想到别人都是拖家带口,团团圆圆,自己却孤身一人,落得寂寞。便躲在角落垂泪,对于这个爱哭的林妹妹,贾母屋中没有一个人放在心上。

只有宝玉,看到垂泪的黛玉,走向前去,将手放在黛玉肩上,给她安慰,但全程没有一句话。

什么叫懂得?

懂得就是你在我身边,连呼吸都沉默,我却懂你每个情绪。

也因为我懂,所以即便我们相顾无言,我也不觉得尴尬。

真心对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沉默而猜忌,不会因为你的不主动而慌张,更加不会因为你的不回应而怒火中烧。当你需要的时候他便立马出现,哪怕沉默,也会给你静静的守候。

知乎上曾经有人问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平时外向活泼的人,有时会突然不想说话?

其中有一个解答说:在人前开心讲笑话的是你,在人后孤独地沉思的是你,不矛盾,无非这两件事,都令你感到快乐罢了。

经历越多,越明白这段解答的意义所在:

有些心事只能自言自语,有些秘密只能自己把守,自己还是要靠自己拯救。

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你只能把它从一个肩头,换到你的另一个肩头。

活着是为了自己去感受幸福和痛苦,不是为了解释给别人听一段和别人无关的人生。

总想着表达的人,或许会拥有很多,但那样不会深刻。因为当你不再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就注定会被生活束缚。

你好,很高兴能解答你的问题。

人经历的越多,往往话越少,认同嘛?为什么?

开宗明义:不认同。

人经历多了,看的多了,心明亮很多,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等就说明,很早之前古人就已经发现了,人的智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经历过多了,知道多了那就会对性格有影响。分化成三种主要性格。

第一:经历多了,知道多了,看到别人还正经历他经历过的事,他就会觉得无聊,觉得别人都在局里没看透呢,就懒得说。一副过来人的高姿态,静做旁观者。这种人三种心态,一:他知道就算说了,人家也未必听,因为没有经历就不一定认同。认同了还好,万一不认同那不是好心换来嘲笑。二:就是是懒人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人为人处世沉稳内敛。三:城府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他去死。

第二:经历多了,知道多了,也会滔滔不绝的讲他的光荣历史,但是有选择性的或者有目的地性的,遇到对的人就会滔滔不绝讲述历史或者天文地理什么也聊。这种人一般都是性情中人。

第三:经历多了,知道多了,见到谁都滔滔不绝的说,这是忘我型的和心机型的,这种人表面像老小孩。这种人分两种,嬉笑怒骂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另一个面孔或善或恶。

经历多了,岁月都会在身上或多或少留下痕迹。

总之,一两句话很难概括万千性格。

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5739.html

(0)
上一篇 2023-05-12 下午2:45
下一篇 2023-05-12 下午3:02

相关推荐

  • 沈巍先生是大师吗,网红沈巍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谢友邀! 我认为沈巍不是大师!“骑马”在现在就不是,“下了马”也不会当成。 这道不是他的学识够还不够,也不是要论他的学识究竟真假?主要他不识时务的偏执,我行我素的特立独行,这些情况…

    爱问 2022-12-24
  • 美国总统不管疫情

    美国是由若干州合成的国家,有州在先,有国在后。统一在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帜之下。换句话说,自由是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但破坏了这个根本,就动摇了国民的信仰,成为国家分裂的内因条件。所以…

    爱问 2023-08-09
  •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区别哪个更好考

    网友咨询: 事业编和公务员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考公务员和事业编? 我的答复: 事业编和公务员都是体制内非常稳定的两种岗位,只要你能够考上其中一种,未来一辈子不犯大的错误,不…

    爱问 2023-06-30
  • 魔兽世界怀旧服更新太快,玩家还会继续怀旧吗

    不久前暴雪公布了魔兽世界怀旧服第二阶段的开放时间为年底前,近日又公布了厄运之槌的开放时间为10月15日(国服为16日),虽然开放新内容对玩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部分玩家来说依…

    爱问 2023-08-18
  • 中国男篮会在落选赛打出惊艳表现吗英文

    对此问题我先直抒胸臆:在2019年中国男篮经历了最为悲伤的一年,也是让球迷内心的落差最大的一年。在家门口的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还抽到了“上上签”,本应该是中国男篮抛…

    爱问 2022-10-16
  • 今晚欧冠比赛,你觉得曼联会输球吗

    会,而且可能性很大! 塞维利亚自换帅以来,战绩相当不错。塞维利亚在欧战中还没有遭遇过曼联,其主场5次和英格兰球队相遇成绩是3胜1平1负,唯一的输球是2015-16赛季1-3输给曼城…

    爱问 2023-05-11
  • 为什么小学没有男教师

    这个事情很显然啊。这不某市教师招考有个男考生笔试成绩就4分,竟然进入了面试环节。可见中小学男教师稀缺到什么程度。不是说考教师编火爆的一塌糊涂,怎么男生都不去了呢? 男生当老师干到中…

    爱问 2023-05-19
  • 高考前学生成绩波动怎么办理

    很多家长都反映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稳定,随着考期一天天的临近,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不过,当孩子成绩忽高忽低的时候,家长不要太片面的看待问题。要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

    爱问 2022-10-18
  • 巅峰时期的张飞和魏延联手能打得赢吕布吗知乎

    吕布是三国演义中天下第一的武将,这个不用任何怀疑,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吕布这个三国排名第一的武将,是有不少水分的,比如吕布的战绩,斩杀的都是一些无名小将,没有斩杀…

    爱问 2022-10-02
  • 什么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

    在艺术的长廊里,有许多经典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或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法国十九世纪写实绘画大师安格尔的《泉》就是这样一幅直击心灵的经典油画。 记得当年…

    爱问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