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曹操《短歌行》您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我的回答: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什么意思哪?他的愿意是指: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曹操一生对人才的喜爱超过一切。 接下来,我想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曹操的人物性格以及曹操的人生目标,这三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方面:创作背景。曹操《短歌行》的创作于赤壁之战前夕。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的标志事件之一。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可以看出,曹操在早已经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规划,就是通过赤壁一战,彻底统一中国,实现南北的完全统一。可以说胸有成竹,在此背景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另世人瞩目的《短歌行》。可事与愿违,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赤壁之战之前,全国的割据势力已经所剩不多,实力不强大多的已被消灭.赤壁之战之后,曹魏损失过大,一时无力南顾,给南方孙刘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刘备巩固了自己对于荆州的占领,又利用这一段南北相对平静的时期攻占了长沙、零陵等四郡,自己的实力大为增强,这为以后攻占西川奠定了基础.北方对东吴的压力一下减轻了下来,东吴的疆域也稳定下来。经过赤壁之战,使曹、刘、孙的实力更加接进,所以说这使天下三分的局势初步形成.这一战让曹操明白了,军队不能只靠人数多,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人才胜过一堆庸才。看看刘备队伍中的诸葛亮、孙权阵中的周瑜,更加坚定乐曹操对人才的渴望。
所以说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更能让人体会求贤若渴的心情。
第二方面:曹操的人物性格。曹操是一个天分极高、权谋极高的人,他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所以造就了他生性多疑、狠毒残忍的性格。这种性格其实对当时的局势并不是坏事。试想想,如果曹操性格优柔寡断,估计他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情。这就是曹操和刘备最大的区别。超凡的豁达自信也是曹操的 性格特点。但是,曹操性格中最出色的一点是:爱才如命。曹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这一点就算是他敌对阵营的人,他也加倍珍惜。这一点是刘备、孙权比不了的。举个例子:1.对俘虏关羽的对待就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爱惜,甚至天天宴请吃饭,住好房子。2.如看到厉害或者道德水平高且有能力的人都想把他招降过来,能容忍他们犯的错误,哪怕是杀死自己的儿子的仇人,比如张绣和贾诩。3.尤其是对待自己曾经的发小许攸来投奔自己,自己晚上起床,连鞋子都没穿,就出来迎接。这可不是装出来的。如果论人才数量,曹操手下的谋士比孙权、刘备的要多很多,可以说直接碾压三国任何一个诸侯国。虽然说,刘备有诸葛亮,孙权有周瑜。但人家曹操身边人更多,每个都愿意为曹操卖命 。这就是曹操的个人魅力。
所以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正是曹操爱才的真实写照。
第三方面:跟曹操的人生目标有关系。纵观三国,最后长久的还就是曹操那一波人。所以,大家不要被电视剧《三国演义》所误导。电视剧为了突出曹操的奸诈,有意丑化曹操。说他挟天子,令诸侯。如果曹操真想当皇帝,早就把汉献帝KO了。纵观曹操的一生,他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曹操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境界,实现了个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与国家安定繁荣的利益的完美统一。曹操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三国,结束了战乱,可以说 人生目标也大致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身边的人才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文武并用,知人善用。他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看看刘备那边,诸葛亮死了,人才断流。蜀国亡国了。孙权那边,周瑜等人死去,也没有什么力气了。而曹操阵营中可以保持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出。还记不记得冯小刚《天下无贼》电影中的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可见,曹操对人才的重视超过了一切。
所以,说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也为曹操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从《短歌行》的创作背景、曹操的人物性格以及曹操的人生目标,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我最喜欢的,也符合曹操爱才惜才的性格。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谢谢。
曹操的《短歌行》,属乐府《相和曲·平调曲》。曹操《短歌行》有二首,第一首。本篇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分为四节,首八句为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立功业。次八句为第二节,诗人两次引用《诗经》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再次八句为第三节,前四句写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分别照应前两节。最后八句为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情调悲凉,并非表现及时行乐的思想,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建安时期的作家,常常感到人生短暂,不能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如此,他的儿子曹植也如此,曹植《求自试表》云:“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又是一例。此诗三次写到忧,曹操《秋胡行》云:“不戚年往,世忧不治。”年岁的流逝本不足过于伤心,令人担忧的是天下不太平。所以,此诗的情调苍茫悲凉,但诗人的情绪并不低弱,表现的仍然是奋发进取的精神。
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则苍茫悲凉。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四言名篇。要问最喜欢的是那句当属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么的现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