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封神榜是由人教、截教、阐教三教教主创立产生,签订之后引发了三界大乱,三教为什么要设立封神榜呢?如果没有他们凭空生事,人间和仙界是不是会没有那么多的动荡呢?他们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
关于封神榜的起因,原著仅有寥寥几句的描述,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一.主要原因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因一千五百年未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三尸是道家认为人体内兴风作浪的作崇之神共有三个,要完成这场劫数才能继续修行。
玉虚宫元始天尊乃鸿钧老祖得意门生,原始天尊辛辛苦苦培养了上千年的十二金仙如果不能渡过这场劫数,就不能成就大罗金仙。如果十二金仙不能修成大罗金仙造成的后果有多可怕呢?
那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为何如此说呢?十二金仙是站在阐教甚至是整个道教前排的人物,就是现在说的榜样。如果不能修成大罗金仙,后排的道教一众小修会对阐教或道教的教义产生怀疑,这可是立教的根基呀。
所以说整个道教的大佬必定会动用各种资源来帮助十二金仙突破瓶颈,树立榜样,圣人肯定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次要原因
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 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 善恶之神。
那么问题来了?昊天上帝如何敢让十二金仙俯首称臣呢?
昊天上帝之所以敢于下达“命十二仙首称臣”的诏令,就因为他背后有鸿钧老祖的支持。有鸿钧在幕后撑腰,就算是元始天尊也不敢公开反对。
鸿钧老祖好比是一党党首,需要成立一个政府部门来管理人员及事务。于是由昊天上帝出面组织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需要人手来进行具体工作。SO,昊天上帝列出了一份人员需求名单:各部门名称、职位及人员缺口。邮件抄送大BOSS鸿钧老祖。
接下来由鸿钧老祖组织三教开会,阐教,截教,人道共谈,编成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大家都知道没人愿意上这个榜单,具体原因我们下片文章分析哈。凡是要登封神榜,必须先历杀戒,死上一回,舍去肉身成个尸解仙。
三.项目实施
封神大事已定,接下来就需要找一个事件进行实现了。十二金仙要杀人,封神榜上要死人,所以需要一个战场,一个大大的战场。
正巧,赶上周室当兴,商汤气数将尽,又恰逢纣王得罪了女娲娘娘,九尾狐奉女娲娘娘之命迷惑纣王,断送商朝江山,最终成了导火索,于是一场牵涉了天、地、人三界,汇集了三教九流的大战就此展开了!
封神榜,一件贯穿《封神演义》始末的黑名单,榜上有名者注定逃不过杀伐劫难。即使谁能上,谁不能上这样的事情都是三界大佬们提前注定的,没有丝毫误差,也绝无更改的可能。
封神之战是一场推波助澜的棋局
书中第十五回姜子牙下山一章,很明确的指出了设立封神榜的缘由: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伐临身,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可以看出,封神榜设立的初衷是元始天尊为了化解十二门徒红尘之厄和收编危机,这才拉着截教、人道一道趟浑水。趟浑水的方式就是让各方势力在战争中送人头,贡献灵魂。
无所不算、无所不知的圣人大佬们对三界各方大小势力的分布及此消彼长必然烂熟于胸,三月十五女娲宫进香及后续事件岂能逃过他们的法眼。于是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冷眼旁观、默许纵容、推波助澜,一场牵连巨大的封神对战徐徐拉开序幕。
圣人之下皆蝼蚁,圣人对待蝼蚁自然无情,圣人能轻而易举另立“地水火风”,重新开辟世界,他们自身实力已经达到至高点,所以他们布的局只有利益,没有道义,更没有人情味。众神是棋子,天下苍生是棋子,王朝兴替也是棋子,只有大佬们才是棋手。棋手有输有赢而自身不会有半点损失,无非挣个面子罢了,但棋子却只有胜出和死亡两种选择。大佬制定规则,左右棋局,局中人别无选择,只有跟随大佬的节奏随时准备牺牲。
封神榜如催命符,应劫之人早已注定
封神榜是针对特定人群打造的催命符,是祸非福。
封神的规则是,只有肉身被斩,成为游魂状态才能进入封神榜。在这场大戏中,圣人们所在意的无非是让自己的门人少上或不上封神榜,因为上榜意味着杀伐临身不得善终,化作魂体,实力大减,修为难以存进,终生不得自由。
在法宝纷飞、道术争雄的封神大战中,封神榜像一把利剑一般悬挂在所有参与者头顶,随时都有可能落下。“弥封无影,死后见明”,许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把剑,但是这把剑究竟会落在谁头上谁也说不清。
封神是局又是戏,而且是一场结果早已注定,只需耐心等待落幕的大戏。为什么说封神的结局早已注定?因为封神榜上诸神早已悉数确定,只等应劫之人死于非命。
张桂芳讨伐西岐,姜子牙一上昆仑面见元始天尊,请回封神至宝“封神榜”。返程路过东海之际,遇见轩辕黄帝总兵官柏鉴的游魂。于是将其救起同回西岐,命令五路神协助柏鉴监造封神台,张挂封神榜。
封神台建好之后收取的第一道灵魂便是王魔。书中说“话说金吒一剑,把王魔斩了。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柏鉴用百灵幡引进去了”。这一战中后来又相继有人被斩,魂归封神台——“子牙将神鞭丢起,空中只听雷鸣火电,正中高友乾顶上……一魂已入封神台去了”,“杨森方欲收此宝,被金吒将遁龙桩祭起,遁住杨森,早被金吒一剑挥为两段,一道灵魂也进封神台去了”。
如此例子不胜枚举。战争中死去的灵魂千千万,如果封神台、封神榜和这些应劫之人没有特定的感应,怎么可能如此精准的收取灵魂。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