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能理解提的初衷。先说结论,如果双方武器力量悬殊不大,日本绝对能占上风。
不是日吹,我只说历史事实。
日本曾在太平洋上战争中都是以寡敌众打得美国大兵怀疑人生,虽然最终是战败,但是能从战争的过程中窥探一二日本的作战实力。
塞班岛死伤2万,硫磺岛又死伤2万,冲绳死伤4万,美国是什么国家,飞机大炮航母围着一个小岛打,完全切断日军的补给,都付出了如此大的伤亡。日军在太平洋岛上和美国大兵死战到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给美军造成重大伤亡,连进攻部队司令官布克纳尔中校被如军一门独炮炸得粉碎,美国大兵想报仇,日本兵都不给他们机会,打完这一炮后当场自杀。
厌恶情绪抛一边,个人认为日本军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股坚韧的意志,有他们自己的信仰,有勇于为他们天皇献身的精神(呸),一支有了信仰的军队战斗力可不能小瞧。
虽然和我们中国志愿军、解放军没法比,但是和俄罗斯相比,还是略胜一筹。
反观俄罗斯,我们称俄罗斯为战斗民族,其实是夸大了,他们民风彪悍是真,但是翻开战斗民族的战争史,就是一部屡战屡败的血泪史。
首先,好战和善战是两码事,战斗和战胜又是两码事,历史上的战斗民族很好战,但是很少战胜。因为土地情结浸入骨髓,喜欢欺负弱小国家侵占土地,一旦遇到稍微硬一点的对手,战斗民族打起仗来就是稀里哗啦的。
沙俄VS瑞典
概括:欺负别人但没打赢,不服气嘴里瞎叨叨,惹得对方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冲他家里扇他两耳光。
1700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入海口,4万大军包围了瑞典的纳尔瓦城,还在纳尔瓦修筑了近五公里长的工事,镇守纳尔瓦的瑞典守军才2000多人,俄军包围了3个月还是无可奈何。17岁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率领8000余人支援纳尔瓦,尽管俄军数量是瑞典的5倍,但这8000人在他的带领下攻进俄军阵营,俄军瞬间稀里哗啦,4万人被瑞典军各个击破。一战下来,瑞典8000人伤亡3000余人,4万俄军伤亡8000余,俄高级军官无一生还,还缴了几百门大炮。
俄国大败,但并不死心,时不时搞点小动作再次激起了瑞典国王的怒火。9年后,26岁的国王率兵7万多人攻打俄国,面对气势汹汹的瑞典军队,俄军本土作战,边打边退,一路退一路把沿路的庄稼村庄全部毁灭,目的就是为了切断瑞典的粮草,没有后勤补给的瑞典军队举步维艰,遇到俄国的极寒天气一天减员两千多人。风尘仆仆走了一年后,7万军队只剩下3万(一路占领一路派人驻守),终于到达乌克兰境内的赛波尔塔瓦城下,城里正好有4.5万名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的俄军,哪怕是这样,瑞典军队也打得俄军溃不成兵。最后,俄军搬出100多门大炮彻底压倒了瑞典30门缺乏弹药的火炮,俄骑兵一阵冲锋后,瑞典军队这才瓦解。此战瑞典军队伤亡近万人,2万余人被俘,查理十二世败逃,俄军伤亡1.5万人。
沙俄VS法国
概括:都被人打到家了,趁其主动撤退时才组织起反击。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分为三路,直取莫斯科。拿破仑在欧洲打仗时是战斗打到哪里就在哪里补给,这次进了俄国领地,俄国人又边打边撤退,并沿途放火,实行焦土政策,把法军途经之处烧得一干二净,拿破仑军队5千多辆马车和2千多辆牛车的草料供应出现问题。战争开始后不久,俄国的天气很快进入了秋冬天气,远道而来的法国士兵出现水土不服,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军队居然一路打到了莫斯科,还占领了莫斯科。
俄法战争
10月下旬,莫斯科天气进入严寒时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无法就地补给的拿破仑不得已下令撤退,法军这一撤,俄军就实施反包围,法军只能饿着肚子断着补给艰难突围,逃回法国时,战无不胜的法国精锐雄狮只剩下不到2万人,这也为英、普、奥等国的反法战争奠定了基础,才有了后面的滑铁卢战役。
克里米亚战争
概括:不听劝,非要动手,架没打赢,被劝架的冲到家里一顿胖揍,临走还搬走了家里唯一的电视机。
1853年,沙俄又看上了奥斯曼帝国的两个黑海的出海口,出兵8.3万人发动侵略,奥斯曼帝国被迫向俄国宣战,同时英法两国对沙俄下了通牒要求立即撤退,否则参战,可沙皇并没有理会。由于奥斯曼军队的顽强抵抗,沙俄的侵略失败,被迫从奥斯曼撤离。本来沙俄侵略不成功,撤退就完了,可是英法此时已经参战,强盗出门哪有空手回家的道理。6万多英法奥联军士兵从海上直扑俄国半岛克里米亚,双方先是在阿尔马河激战,在俄军比联军多出几千人的优势下,俄军伤亡6000多人,法军伤亡500多人,英军伤亡2000多人,驻守俄军被打退,联军随即向俄国黑海舰队的主要及其塞瓦斯托波尔挺进,要一举消灭俄国的黑海舰队。
尼古拉一世
此次战役前后打了三年,1855年补充了一次军,英法加上奥斯曼联军是远道而来,俄国军队在本土作战,最后英法联军伤亡7万多人,俄军伤亡超过10万人,塞瓦斯托波尔沦陷,俄海军上将缅希莫夫被解职,沙皇尼古拉一世在战败割地的绝望中去世。
俄国VS日本
概括:恃强凌弱,意气用事,赔了夫人又折兵
1895年,俄国联合英法向日本施压,逼日本吐出“甲午战争”战果之一“辽东半岛”,三对一,日本给了,但不服气,于是1901年对辽东半岛的俄军发动突击,俄军两任最高司令先后被击毙,半岛被夺回,完全取得海上控制权。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重新夺回这个太平洋港口,居然从欧洲调集40艘舰船,途径非洲前往亚洲战场。1905年5月,在海上行驶了八个月的俄国舰队刚开进“对马海峡”就遭到了日本的埋伏,由于舰队司令官错误指挥,俄军40艘战舰中6艘跑掉,9艘被俘,其余全部被击沉。俄国阵亡5000多人,被俘6000多人,这一仗几乎打掉了沙俄海军的全部家当,而日本仅损失鱼雷舰3艘,伤亡不到1000人。俄国大败,签订《朴茨茅斯合约》不仅归还辽东半岛,还划了库页岛给日本。
尼古拉二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VS德国
概括:一败到底
1914年,俄国率领两个集团军攻入德国,向首府柯尼斯堡进发。德国派出一个集团军实施反击,并设计了一个陷阱,让由南向上的俄国第二集团军提前进入德国。8月,在坦伦堡战场,俄第二集团军被德军从两翼包抄围歼,俄军伤亡被俘27万人,俄第二集团军司令员萨姆索诺夫兵败自杀。9月,德军再次围歼俄国第一集团军,俄军又损失12万多人。1915年,兴登堡将军发起冬季攻势,俄军第二次在马祖里湖被德军击败,伤亡20多万人。1916年3月,俄军对东线德军发动进攻,双方基本打平,俄损失10万人。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成立了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对德战争,但仍被德军一次次击败。面对德军攻击,俄军是打又打不过,不打又不行,于是1918年双方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俄国割让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赔偿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同意撤军,俄国正式退出战场。
一战时期德军
苏联VS波兰
概括:以多打少,反挨一顿胖揍。
1919年,苏联政府与沙俄内战还没结束,波兰开始蠢蠢欲动,挥军向东,开疆拓土。波兰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把手伸到了苏联的土地上,此时苏联无暇顾及,忙着收拾国内残局,任由波兰占领。第二年,苏联国内平定后,立刻集结80万军队兵分两路,粉碎波兰的基辅行动后,苏联打得非常顺利,以四倍的兵力把波军逼得节节后退,苏联大军兵围华沙城。结果波兰元帅毕苏斯基绝地反击,一下把苏联打得丧魂落魄,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反将苏联军队团团包围,苏军将领哈切夫斯基急忙下令撤退,可是已经太迟,苏联只能求和。
苏联VS芬兰
概括:5个打1个打不赢的话,那就只能500个打1个了。
1939年,二战爆发,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跑到芬兰,让芬兰割让点土地,芬兰不同意,于是战争爆发。芬兰,一个弹丸小国,440万人口,战前军队才3万,步兵坦克都是一战水平,十九世纪的大炮。战争开始后,芬兰急速扩军到12万,反坦克炮约100余门,枪弹仅够2个月、炮弹仅够3个星期,轰炸机30架,战斗机56架,侦察机59架。反观苏联,30多万人的兵力,1000余辆坦克、800多架飞机。
苏军被全歼
装备悬殊如此之大的芬兰,在曼纳海姆元帅的指挥下,歼灭苏联四个师,苏联失败羞愧不已,最后换帅,由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亲自挂帅,出动百万大军,芬兰这才屈服。苏联动用相当于芬兰人口四分之一的军队,才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赫鲁晓夫回忆录中说道:苏芬战争,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可见实际情况比这更糟。(这场仗芬兰打得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朋友建议深入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VS 德国
概括:一场惨烈的胜战。
当希特勒看到就芬兰这么一个弹丸小国都能对抗苏联这么长时间,那苏联也不怎么样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1941年6月22号,德国对苏联开展闪电战攻势,一路东进,打得苏联措手不及。苏军在自己国土上可谓是逢战必退,逢围必被歼。最高统帅巴普洛夫浑然不知自己的65万大军被围歼,幸存者寥寥无几,巴普洛夫被枪毙。
7月10日,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十天时间,防守的苏军30余万人阵亡后,苏军组织反攻,反攻的三个集团军又被德军全歼,两个月时间,苏联损失48万多人,德国损失14万人。
基辅战役打得更是触目惊心,苏联伤亡19万人,俘虏说出来不敢相信,两个半月的战役,苏军投降66万人,德国伤亡13万余人。
德从6月22号攻苏,到11月底,基本上这个西边那个值钱的领土全丢了,还一路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苏联损失700万人。斯大林忧伤地对英国记者说:“我们失去了列宁所缔造的一切”
好在老天爷又帮大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德军一路打得太远,后方补给受阻,冬衣迟迟不到,士兵枪都拿不稳,一天冻死冻伤上千人,大大迟滞了进攻,莫斯科保住了,闪电战正式结束。
德军
第二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次斯大林和希特勒杠上了,一方为了同名荣誉,另一方为了毁灭对方的荣誉,双方都打红了眼,一度失去理智,还在不断加码。此战打了199天,苏联共计投入145万人,伤亡人数113万,新兵存活率不超过24小时,运气好第一天幸存下来,第二天直接当连长。轴心国这边加起来101万人,德国占40万。一场梭哈战,苏联拿出了家底,保住了斯大林格勒,德国几面受敌,已无力再扛下去。
最后柏林一战,苏联已是强弩之末,或许因为仇恨,或许为了扩大战后话语权,苏联不计伤亡,一路猛突,连十二岁的孩子都派上战场。此次投入250万人,德军80万,最后以伤亡30万的代价拿下柏林。
声明一点:二战的胜利苏联是最大功臣,是苏联把德国打败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打过车臣两次,车臣是一个什么国家,面积比北京大一点,人口不到150万,俄罗斯都没有办法彻底平乱。
2008年俄罗斯又打格鲁吉亚,一个不到5个北京大的国家,跟俄罗斯完全不成比例,这倒有点欺负人。
早年苏联在珍宝岛和中国有过摩擦,苏联可谓是预谋已久,坦克都用上了也没占到便宜。
总结:
战斗民族战斗力一言难尽,以大欺小都不是次次占到便宜,遇到强敌,不是边打边撤,就是直接原地投降。4万军队搞侵略被8000人打垮,本土作战打得一塌糊涂,弹丸小国出动百万军队,真是又菜又好斗。
被德军一次围歼就损失几十万,65万人直接投降,北京“鸟巢”有8万观众席,德军一次投降人数可以坐满8个“鸟巢”,整个二战苏联300万人被俘。如果不是斯大林下达“不许后撤”的命令,凭战斗民族的战斗意志,斯大林格勒指定保不住,就在命令发布后的两个月内,后方督战队一共拦截了14万名撤退的士兵,其中1189人被枪决。
原则性极差,二战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的时候,25万波兰人被苏联俘虏,到1943年德军在波兰东部发现一个“万人坑”,苏联说是德国人干的,这就是卡廷事件。后期苏联军反攻德国时,犯下的恶行比德军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报复心理极强,加上伏特加不离身,烧杀抢夺沿路平民每天都在发生,二百万德国妇女惨遭毒手,斯大林也知道,但一直默认。苏联俘虏的大约11万德军士兵,最后平安回德的不到5000人,皆被虐杀殆尽。
不择手段,1941年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0428号训令》,训令大致意思是要求内务部队到德国占领区穿着德军的服装去摧毁德占区的居民点,杀死与德军“通好”的居民,并留下几个“证人”证明德军是因为苏联游击队的袭击而采用的残暴报复手段,以激起占领区苏联居民的反德情绪,有利于发动更多的人加入抗德的游击队。另外与德军对阵的前沿纵深40-60公里的居民点,苏军集中使用火炮和迫击炮,使用侦察兵、滑雪兵和游击队,还有空军,摧毁所有居民区。
不可忽略的是,二战的胜利苏联贡献是最大的。二战全世界一共伤亡7000余万人,光苏联就损失2300多万,(中国1800万)这是官方统计数字,实际伤亡远高于此。虽然从头到尾漂亮仗打得不多,但是一直在艰苦作战。
战斗民族自古以来都具有侵略性,非常看重领土问题,他们好战但不善战,做最大的准备打出最次的水平,这样的民族不多见。
最近又不太平,很多人希望战斗民族能和“他们”打起来,其实我个人是持消极态度的。
历史告诉我们,战斗民族不怕事,但真要干起仗来,稀里哗啦肯定少不了,只怕…又是一场“人间悲剧”。
这篇解答是我之前写的关于俄罗斯战斗力的文章,直接粘贴过来,感谢各位看官支持。
虽然没有如果,但若假设如此,我想俄罗斯也不最不济打个平手。
如果俄罗斯没有核武器,按俄罗斯人的性格脾气,一样有让世界敬畏的存在。就像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像美国一样空军,海军全面发展很困难,像美国一样造十一艘航母更是天方夜谭。但是俄罗斯有自己的计划,根据自己的经济允许程度,研发了“萨尔马特”洲际战略导弹,射程1.8万公里;设计并建造了第四代核潜艇“北风之神”,这也是海洋里不亚于航母的存在,而且核潜艇还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其中一个关键部分。如果把核字去掉,我想俄罗斯会有另一个计划完成必须的军事强大。
当然日本也不能小觑,毕竟也是轰炸过珍珠港,侵略过亚洲多个国家,其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如果俄罗斯没有核武器,我想他的常规武器绝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曾经的工业强国,总会有一两样看家的本领,没有核武器,和日本发生战争最不济也是两败俱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