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也许一时不够聪明,可以“当傻子一样对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经验的补足,他们会慢慢成熟起来。
如果是很聪明的人,那成熟的速度也许难以想象。
待之成熟,即使不“报答”当初的待遇,也绝不可能成为平心静气的同事。
.
更不必说,有些人根本就是不愿搭理、“主动装傻”——但这不代表会任由别人拿自己当傻子。
.
有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拿别人当傻子。他们会更多地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试图“多方合作”。
.
.
原来有个“善良无比,聪明吓人”的女同事。
她非常聪明。学习能力惊人,成长速度快到让人害怕。
她善良无比,该管的、不该管的,他都要伸手帮助。
许多同事觉得她“聪明,但傻”。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开始打她的主意,想拿她“当傻子用用”。
如:
- 领导希望她拼命干、干无数,但别开口谈待遇;
- 好占便宜的,希望她“保持善良本色,助人不止”;
- 有目的的,希望她“愤怒起来,成为自己手中的枪”;
- 别有用心的男同事,希望能“骗骗她,占点便宜”。
各路“不傻的人”纷纷出马,各用手段,且因看准了女同事的“傻”而毫无底线、毫无顾忌。
不到半年,就把那个“善良的、聪明的”人,逼得无路可走,处于崩溃的边缘。
实在没办法,她主动调走,去另一个部门重新开始。
.
也许是经历了这一场深刻的灵魂洗礼,也许是她本来就极聪明,她迅速成熟了。
没几年,她就在其他部门做出很好的成绩,且受到高层的注意。
她的未来,是明显的光明。
.
至于原来一心拿她当“傻子”对待的那些同事,则惭愧。
当然,惭愧只是表象,实质则是恐惧。
恐惧这个明显很聪明的人,将来在掌握更大的权力之后,会对当初的“傻子待遇”,给予相应的“回报”。
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主动去套近乎、找门路,试图开解关系。
他们并没得到想要的答案。那个“当初的傻子”没给他们任何明确的表示,谁也不知她依然生气——还是依然“无底线的善良”。
.
.
有些人也许暂时不够聪明,但不代表会一直如此。
学校都是那些学校、教材都是那些教材,“文化水平”只有高、或低的区别。
大多数“同一个单位(或同部门)的同事”,文化水平,相差不会太远。
但有文化不代表有社会经验、有“面对人的能力”。
个体的成长环境、经历千差万别,“面对生活的能力”也是。
有些人也许学历不错、脑袋不错,但对《社会》这一课的学时还不够、领悟还不足,说话做事未免就带些“傻”气。
.
但他们不会一直如此。
随时时光的流逝,他们必定会成熟起来,否则不会有“四十不惑”这个词。
且很多人根本不用等到“四十”那么久。他们很快便会成长起来,“脱离傻气”。
到那个时候,你又如何面对当初那个“被自己当傻子一样对待”的同事呢?
.
.
有些“傻人”,其实是在装傻
平静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应迟缓”——对许多事不作反应。
这不是脑袋不够用。这只是看得太过通透,根本不用“有所反应”而已。
这就是“越成熟,越没情绪”的原因。
.
有些人看不透这“平静背后的通透”,只认为对方是不聪明、“傻”。
因此,搞出许多“当人是傻”的操作。
结果很明显。
他们当然可以忍受许多冒犯的行为,但不代表会一直忍受、无底线忍受。
到那个时候,难看的又是谁呢?
.
.
越有智慧,就越“看不到傻子”
能力越不行的人,就越有爱好挑毛捡刺、贬低于人的倾向。
这一方面是在“表达智慧”;
另一方面,则是狭窄的眼界、并不宽阔的心胸,看不到更多的好、容不下更多的优秀。
.
富有智慧的人则不同。
他们更有智慧,能看到更深刻、更宽广、更久远,能从细微之处看到真实。
至于“缺点、不足”,他们认为那是“人所共有的,不用计较的”。
.
事实也是如此。
谁没有缺点呢,谁又没有“过”缺点呢,谁又一生下来就精明无比呢?
眼里只瞅着别人的缺点、别人的“尚不通透”,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获得呢?
.
,
总之,拿同事当“傻子”对待,绝不是理智的行为。
这世上没几个真正的傻人。许多“傻人傻事”,也许对社会的认知不同,也许纯粹是嫌麻烦在装愚。
且,越是有智慧、越是宽广的脑袋,就越不会有“他真傻”的想法。
别认为同事傻——如果你真聪明,就绝不会有这种想法。
.
职场中,只有熟练与不熟练,擅长与不擅长,在意与不在意。不存在“傻子”。
1.熟练与不熟练,是纵向的。即,在你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或岗位上,你也是经历了一个从刚入职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而同事也是在经历这个过程。可能有快慢之别,却都会到达目标。
2.擅长与不擅长,是横向的。是领域的不同,是重点的不同。负责行政运行的,不擅长产品销售。负责人力资源的不擅长财务数据分析。你可以在你的领域之外再去学习和发展其他技能。但其他同事也可以选择不用管其他,只把自己的业务版块作深作精。
3.在意与不在意,是个体意识,不被约束和强制的。这方面更多的表现在同事间的人际交往。在意职位提升的同事,会维护好与领导关系。在意人脉资源的同事,会维护与其他同事的关系,等等。但不在意这些的人,他们也并不是傻子,只不过有其他在意的方面,比如,收益,比如工作与生活的分割。
前两点主要是针对工作职责和业务能力两方面,并且会随着时间积累发生质变。第三点,是针对个人思想。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去评判其他同事的想法是对是错。在职场中,我们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不能把同事当“傻子”。他们也在为自己做着趋利避害的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