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说事为您解答。
这得看什么情况,总之一般情况下,指挥员上战场,绝对不会拿着手枪加入到战斗中,这和找死没有多大区别。
要知道手枪的定义,它是一款自卫武器,而不是作战武器,实战效果差得要命。
比如现在的手枪大多数的有效射程是五十米的距离,但要想让射击精度有所保障,最好在十五米左右的距离,就这个距离还必须是用枪好手才能保障精度的。
那么有这个数据作为依据,不难想象,如果在真实的战场上进行作战,哪个指挥官会在敌人距离十来米的时候才发起进攻?
如果是在百米之外进攻,手枪都超过射击的有效距离了,拿一支破手枪射击,有什么用?听个响吗?那还不如回家放爆竹,便宜还实惠。
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
《亮剑》这部电视剧估计都看过,故事虽然是好几个抗战老帅们的事迹糅合到一块拍摄出来的,但一些东西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情况。
比如,有一个故事情节,楚云飞有一个手下叫钱伯钧,这个人吃了一段时间抗战的饭嫌不好吃,要另换锅灶吃日本赏下来的狗肉饭,吃着软乎吃着香甜,回头带着部队就要叛变。
楚云飞去了钱伯钧哪里,一下子就被钱伯钧给围了,好悬没把楚云飞给弄死。
结果李云龙带着人马就给楚云飞解了围。
钱伯钧吓得麻溜地跑,而楚云飞去追钱伯钧的时候,是从李云龙那里借了一把骑步枪去追的,而不是什么手枪。
其实原因很简单,手枪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就是一支好看的玩具而已,表现身份用的,步枪才是王道。
手枪的枪管短,注定射程不会太远,要想提高手枪的射程和威力,换来的代价就是后坐力大,一只手根本就压不住这种后坐力,而后坐力压不住的话,枪口就会出现指东打西的情况。
如果这个剧情还不能说明什么?回头看看过去拍的战争片,这些影片都很贴近现实的。
比如《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作为连长,带着他的九连冲锋在战场上,手里拿的可不是什么手枪,而是一支五六式冲锋枪。
这就是事实,在真正的战场上,手枪的效用不大,还得看步枪。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点,梁三喜是有原型的,就是当年打小霸王的十三军三十九师一一五团二炮连副连长王发坤烈士。
王发坤牺牲后,老婆李金花都哭晕了,上门的武装部的同志被李金花当作骗子给轰出了家门。
两千元欠债,李金花一个人用了十一年的时间才还清。
二十八年后,李金花才找到了王发坤的墓地,贷款两千元一家人才相聚一块。
说手枪的事,说了上面这件事,主要原因是,在翻阅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了梁三喜原型的事情,放在心里不说不痛快。
烈士为了保护我们牺牲了,家人的生活却很难。
两千块还了十一年,为了见面又借了两千块。
不过如今我们对烈士的注重程度越来越高,王发坤家属的生活也有了变化,据说家里在当地部门的照顾下,建起了两层小楼,当地的军分区送来了家具和家电,县里每年还发放九千元的优抚金,并且帮助烈士的家属搞起了养殖业。
烈士家属过得好,才叫好。
好了,接着说手枪的事情吧。
怎么说呢?手枪在战场上的使用率是很低,要想具体说明,最好从手枪一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的作用说起。
手枪在战场上出现
话说一开始手枪有很多的,但符合现代意义的手枪,是一款叫做簧轮枪的手枪。
这种枪是利用机械进行打火的枪械,就是一个铁制的轮盘,用弹簧驱使转动,让这个粗糙的铁制轮盘和安装在里边的黄铁矿石摩擦产生火花,原理和现在的打火机一个意思。
这种枪结构比较复杂,当时的火绳枪才七个零件,这种枪就有二十多个,所以价格很昂贵,当时各个国家就把这种枪装备给了,更加昂贵的兵种骑兵。
至于步兵依然使用的火绳枪。
当时的骑兵分为三类,一种是长枪兵,就是那种拿着长矛可劲冲锋的骑兵;然后是重骑兵,武器就是一把马刀;最后是枪骑兵,使用的是骑枪,其实就是长枪版的簧轮枪(长度比火绳枪要短)。
那么这三种骑兵无一例外的,都会装备两支手枪版的簧轮枪。
不过在战场上,各个国家很快发现,他们的长枪骑兵和拿着马刀的重骑兵,遇到用长矛手结阵四角搭配火枪兵的步兵方阵,基本上就是白给。
最终骑兵就剩下使用簧轮枪的枪骑兵,以及新开发的一种龙骑兵(马匹是运输工具,作战的时候士兵下马结阵,使用火绳枪或者簧轮枪攻击的骑马步兵)。
再往后,这些使用装备了手枪版的簧轮枪的枪骑兵们,发现在战场上,手枪版的簧轮枪基本上没有多少用,这东西的射程太近了,近的他们还没有进入到攻击距离,就被步兵方阵中的火绳枪给击中了。
最后这些枪骑兵搞出一套战法,骑兵部队分成几波进行快步冲锋,记住不是全力冲锋,骑兵在距离步兵方阵一定距离上使用簧轮枪(长枪或者手枪)进攻一波,然后从步兵方阵侧面脱离战斗。
这种攻击模式来回这么做,就是为了引诱步兵主动出击,然后骑兵乘着这个机会冲入步兵方阵中大杀四方。
如果步兵不出击,那么双方就只能耗下去了,看谁撑不住,谁就笑到了最后。
这是骑兵对步兵,如果骑兵对骑兵,当时的骑兵部队还是装备头盔和胸甲的,而手枪根本就破不开这样的防御,还不如拿着一把刀和对手骑兵来个对冲呢?
所以手枪在这种反复的验证中,证明这东西真心没有用。
以至于后来的英国人,在给骑兵装备上手枪的时候,也仅仅给他们装备了三发子弹而已。
再往后发展,手枪这种鸡肋,就彻底地从骑兵队伍中被剔除了出去,骑兵变成了使用刀剑和步枪的一支部队。
至此以后,手枪大规模的列装到士兵这个级别中的现象就没有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说我们的历史上就出现过,手枪排,手枪连,甚至是手枪旅。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解放前我们国家就是一个农业国,成体系的工业化就没有,在当时造枪都是个技术活,别说机枪这种连发武器,就连步枪都造不好,就算是造出来了,问题也一大堆。
想要从外部进口一些,在哪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里,还被外国来了一个武器禁运,而驳壳枪这种连发武器作为一种手枪,被外国认为是自卫武器,就没有被列入禁运名单。
这才成批量的大量的进口驳壳枪装备部队,所以当时用驳壳枪装备部队是当机枪来使唤的。
而一把驳壳枪显然和真正的机枪比起来,真不是一盘菜,那么就只能用数量来提高质量了,这才出现了手枪排,手枪连,甚至是手枪旅。
所以这些事,说到底还是因为国家的综合国力上不去导致的,这要是部队能在一个班里装备起一挺轻机枪的话,谁还会费劲用手枪去装备一整支部队,要知道当时的驳壳枪可不便宜。
好了,接着从手枪版的簧轮枪说起。
那么手枪的不堪已经被证实了,所以手枪就从士兵的装备上消失了,但手枪这东西在军官中反而流行起来了。
这个主要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毕竟作为一名军官,不可能随时随地扛着一把长枪到处活动,手枪比较方便,遇到特殊情况,就算是不顶事还是能凑活用上一用。
其实手枪作为军官使用的标配,它和佩刀佩剑进行过一段较量。
因为在当时佩刀和佩剑是作为一种荣誉,配发给军官的,在实战中这些武器还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一战,这个时期武器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作战过程中,人们发现佩剑佩刀这种东西不仅招惹敌人的注意,使用起来没法和步枪比,步枪可以远远的一枪就能放到对手,而佩刀必须冲过去靠近对手才有伤害。
所以佩剑佩刀慢慢地就变成了礼仪上的一种装饰物,不再在战场上出现了。
而手枪就取代了佩剑佩刀的地位,成为了军官的一种标配,但记住了,军官一旦要上战场,他们依然会选择一把步枪,卡宾枪或者冲锋枪来当作武器,至于手枪,哪是迫不得已才会使用的武器。
如今手枪的地位。
怎么说呢?手枪在外文中翻译过来,其实叫随身武器,它到了现在其实主要的功用就是替代成为装饰品的佩刀佩剑,变成了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
比如在二战时期,一支部队向另一支部队投降的时候,手下的士兵会交出手里的武器,而作为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会向接受投降的部队最高长官交出手枪。
这是在投降阶段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代表着投降的部队,放弃抵抗乖乖地做俘虏。
其实我们在电视剧中也能看到这一幕,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接受日军投降,日军会将士兵的武器放在一边,日军的最高指挥官会将自己的佩刀双手奉上。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日军没有经历过一战,很多思想都是继承至一战之前的,所以军官佩刀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参观过诺门坎一战的德国观察员,会给出日军的水平仅仅处于1920年水平的评价。
所以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对方指挥官交出手枪,在亚洲战场上日军交出佩刀,这就代表了整支部队投降。
手枪的功用更注重礼仪上的意义,作为武器的意义还是差了一点了。
那么到了实际作战的时候,营以下的军官其实都是按照编制配发步枪给予使用的,甚至是全套的士兵装备,比如头盔,护具等等。
种地方,什么情况都会发生的,保不齐一场遭遇战就会发生,一支长枪护身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这么做还可以保持低调,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发生被围攻的事情。
再有就是军官到前线视察的时候,带上一支长枪,战士们也会有一定的认同感,军官都准备随时参加战斗的。
说道这里,很多人就会想到如今的电视剧里,八路军战士隐蔽在战壕里,伏击敌人,指挥员总是拿一支手枪作为信号枪发起对敌的攻击,这个难道是错误的?
这个画面不能说不对。
在当时八路军战士手里能有一把枪就不错了,当时四个战士配发一把枪,这些枪还包括机枪和手枪的,说一组数据就明白了。
八路军截止1937年的十二月做了一个调查,八路军在这个时间点上增加了五万七千四百人,而枪支才增加了一万多支。
什么概念?增加的人数和增加的枪支是五比一的比例。
要是把这个数据放大了,当时的八路军总人数是九万两千多人,长枪两万支,短枪两千零七十支,手枪四百支,机枪,冲锋枪,重机枪和到一块不到一千一百支。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不管是士兵还是指挥员四个人才一把枪,其余用不上枪的,只能使用大砍刀和长矛从战场上去缴获敌人的枪械来使用。
后来八路军的部队,要求部队将枪支的持有率提高到五成,就是一半的人有枪,这个难度相当高的。
而到了1940年的四月份,枪支的持有率只有三成。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部队增长得过快,而枪支却没有什么增长,再加上和日军作战过程中的损失,造成枪支的持有率低下。
与此同时,八路军在这一年的一月二月消耗的弹药却相当的惊人,各类弹药消耗了两百零两万两千一百五十三颗,这些弹药包括了各种枪械的子弹以及掷弹筒,迫击炮,山炮等等炮弹和手榴弹。
数字是不会说谎的,所以八路军和日军作战是很频繁的,但在这种频繁作战下,枪支的持有率上不去。
说道原因就是八路军打日军打得痛快,老百姓们喜欢加入八路军,人多了,但武器却上不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手里有枪就是好事,不在乎手枪不手枪的。
所以战壕里出现指挥员使用手枪的事情,是没有毛病的,但作为信号枪使用,这显然是不对的,距离太远的话就算是驳壳枪也打不到(驳壳枪最远可以打一百五十米的),纯属浪费子弹。
战场上的指挥员分为这么几种,一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二是纯粹的指挥员,不参与战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的多是作战方案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虽然配备有手枪,但作战时还是以长枪为主,就是射击距离较远的那种武器。
纯碎的指挥员随身配备的手枪只是作为近卫武器用来防身使用,或者是一种身份和权威的象征,到了靠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的指挥人员来讲,自然有随身的警卫人员和警卫部队来保卫,其指挥所也是处于较为隐蔽的位置,一般的敌人也无法觅得其行踪 。
现代战争已经脱离传统作战模式,点穴战和斩首战成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主要战术之一,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利用外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和无人机定向测位技术,把一向喜欢靠前指挥的俄罗斯高级指挥员斩首的不少,其中就有少将级别的军官。
所以说,作为指挥人员随身配备的手枪,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拿着手枪去战斗,多是身份和权威的象征而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