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的空与道家的无是什么关系

要明白佛法的”空″与道家的”无”。须从《心经》和《道德经》说起。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我们的心在佛法智慧的观照之下,自性空无一物,如如不动,一心不乱一念不生!佛光将我们自性照亮之后,原来覆于无明之下的是一颗一尘不染,通透的妙明真心,那就是我们心心念念寻寻觅觅的佛,如来法藏,万法归一的清静自性,与十方诸佛十方众生同处一真法界。无明众生是梦幻的空有,缘起的幻相。光明佛性是众生本俱自有的空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功能。万法唯此妙明真心而幻化呈现,而缘起,因缘合和,因果轮回!而自性一念清静,空无妙有!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若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就不是一般的道,大道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断道!以无欲之心观其名状“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通过两厢比较,佛与道中,空与无极其相似。一个是真空妙有,一个是无中生有。可见,空非真空,无非无有。佛法讲,缘起性空,万法唯心所显!万法归于一念清静自性之中!道家讲,无欲观无中妙之又妙之妙道,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不可言说。以有欲观照万物原本名状玄奥之妙道!有形与无形乃同源一体,是有欲与无欲所见有与无在道上的投射!老子的无中生有与佛祖的缘起性空都是在说无和有是同一个东西,色与空是同一个东西。开悟的人,在佛法中能看到性空妙明本心,在道中看到无的玄妙真体。看来,老子也是开悟之人。老子可能是在禅定中知道了宇宙万物道的玄妙。老子道中的无与佛法中的空似乎是同一个东西,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佛法中的空性是向内心性探求证悟的,而道家中的无是向心外观想宇宙,看到宇宙有一个道的系统存在,有形运动物质的背后隐藏无形的运行规律!同样是由我们这个心发现。佛法讲我心即是佛即是色即是空。当下一念清静万法归一,即是如来空性,当下一念缘起万法因缘所生世界万象,六道轮回!《道德经》里讲道大,先于天地诞生就存在着,无边无际,无声无色,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老不坏,无始无终,无所不能,独立存在,永恒存在于天地之先前。这和无量寿如来何其相似。殊途同归。只不过在佛法看来,道不在心外,道就是一真法界一念清静自性的如来法藏!就此而论,空比无的境界要高得多。空直取成佛,五蕴空六根净,出三界,入三昧,成正等正觉,事事无碍,物物相通。然后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而无直指人心,无为无所不为。发挥大道妙用,我们这个社会将依天道而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大道行天下兴,大道灭天下亡!

佛的“空性”是一种心识智慧,老子道德经的“无”是“道”的一个自然过程,前者比较唯心,后者尊重客观自然!

空性,指的是万物、万事皆空,皆是虚幻虚无的,它存不存在,由你的心念决定,烦恼都来自于起心动念,它与色相对应,这里的色不是色情的意思,是包含贪嗔痴等等欲念,所以,佛更多的是讲自己与心的关系,要想极乐,断一切烦恼,获得大智慧大光明,首先就要做到空性。

在道德经里,无为天地之始,它的意思就是表面的理解,天地一开始什么都没有,之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老子认为就是道的存在,从什么都没有遵循德的规律规则演变发生,有了万物,跟易经的思想相吻合。从无到有再归于无,这便是我们古人领悟的自然哲学、智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7972.html

(0)
上一篇 2023-05-30 下午12:55
下一篇 2023-05-30 下午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