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到底怎么看?
是超越时空、机械地看、苛求古人地看历史?
还是穿越到当时历史情境、设身处地、辩证地看?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大唐武德九年的六月四号,是公元626年的7月2号。
这一天,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政变,地点是在长安的宫城的玄武门外,这一天他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即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随后把这两个人满门抄斩。
然后,逼迫老爸唐高祖李渊,禅让了皇位给自己。
事实有多种细节,但要想理解以前的历史,只能把这些事实,变成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情节,而且里面包含很多判断,事实和故事有啥区别呢?区别大了去了。
我理解这段历史,就是一句话李世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原因三个:
第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世民处于权力风暴中心,没办法。
还是以玄武门之变为例,如果你是李世民,你希望后人怎么看这段历史?
李世民记载的历史,一直都是这么讲的。
其实,你如果是李世民,你穿越到他那个时代,为了父亲、为了李家王朝,金戈铁马、奔赴沙场,因为天赋异禀,立下赫赫战功,突然间,自己的兄弟就被自己远远地甩到了十几条街,你说,他自己怎么想?别人怎么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能不恐惧?
为什么恐惧?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尤其皇权社会,太子和皇子的关系是极其微妙的,一旦有个皇子跟太子争皇位,失败后,命运是悲惨的。
按李世民的宏才大略、远见卓识,他能想到这一点。
但历史不能做详细记录,而且事实已经面目全非,细节消失在茫茫历史烟雾里,想看也看不清了,能看到的只是当时记录,剩下的凭借我们的推测和想象。
想看的明白,首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不要带有是非判断,其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回到当时情境,你很难用谁是谁非,谁好?谁坏?简单的是非判断,简单、痛快,但很难说服别人。
第二、李建成处心积虑维护自己地位,打压李世民也是迫不得已。
这说明,李渊没有起坏作用,至少没起反作用。
李建成,被李世民改的这个人是奸、馋、懒、滑、坏、残暴,但实际却是一个很出色的人,收付过长安,李渊打仗时,掌管后勤保障,也做的不错。人缘也很好,李元吉、魏征都是他的死忠粉,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冒着生命危险为他造反,至少表明他不是平庸之辈。
本来,一开始,一切都按照李渊的设计进行,李建成当太子,等李渊百年之后,权力顺利交接,不管李世民乐不乐意,只要求他当好秦王,有吃有喝,安居乐业。
但是因为,李世民的军功卓著,他在整个朝廷当中的政治威望和政治光芒,光荣绽放起来,这对李渊、李建成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后面的一系列事件也由此导致。
李建成,这个太子,在李世民的万丈光芒之下,黯淡无光,怎么办呢?就得干一点事,这也是不得已。
不重要的就不讲了,什么抢立军功、兄弟结盟,这都正常,挑点主要的讲。
他广纳各路英雄好汉,另一方面买通了李渊身边的那些妃子,在老爹身边安排一些暗探,偷听、打听事情,缺乏安全感,换做我,我也会这么做。
这时候发生了杨文干事件,就把李建成推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叫杨文干事件,这件事现在在历史上的记载大体过程是这样的,李建成有一个人叫杨文干,现在跑到庆州去当都督。
他突然给杨文干赏赐了一些东西,什么呢?盔甲。盔甲是干啥用的,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有很强的暗示性。这可不得了,送盔甲的人政治觉悟高,直接跑到李渊那儿,就把李建成给告了,说太子可能要谋反,要不然他怎么给杨文干送盔甲呢?
听完密告,李渊干了两件事,第一呢,把李建成软禁。
第二派李世民去消灭杨文干。还没到地方,杨文干就让手下杀了,这事就完了。
但李渊心理会有阴影,李建成这时候心理也会起了杀机,一切都是形势所迫。
第三、李世民属下没有安全感,不断怂恿,也是迫不得已。
排除是非倾向,一切阴谋化,想读透历史,需要心智转换,要身心合一入局,入当年历史人物所入的局,你就会知道,所有的历史人物最终结局,是当事人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是不得已。
杨文干事件,十有八九是李世民手下干的。
后世史学家推测,李建成是冤枉的,因为,李建成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怎么会干这么蠢的事呢
李世民呢,李世民也不会干,因为整个阴谋的链条太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他的政治前途。
最有可能就是李世民的私人班底。从证据来看,李渊对于杨文干事件,不但处理了太子的人,也惩罚了李世民的人。
但从常识来看,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较劲时,谁最恐惧?当然是李世民的这帮幕僚。
跟着李世民飞黄腾达,这个想法是根本,否则谁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跟你混?但代价是时刻的恐惧。
因为李建成一旦当了太子,对弟弟李世民也不能怎么样,但是李世民手下那帮人,怎能轻饶?这样的事件,历史反复上演,这帮知识分子怎能不熟记在心?所以李世民的这帮幕僚是惶恐不可终日,也就想进各种招数,激化太子跟李世民的矛盾。
历史正是按照这个格局推动发展的,李渊这个时候也知道,李世民有这帮幕僚天天整事,得想办法调离。
最后就剩长孙无忌,这样下去,李世民就成孤家寡人了。没办法,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就是一个格局它的系统演变的必然方向,叫什么?进入了一种正反馈,它一定会往那个方向越走越快。
看看三方的反应:对李建成来说,每天都如坐针毡,危险越来越迫在眉睫;对于李世民来说,每天就是在刀尖上行走;对于幕僚来说,每一秒都是生死时速。
所以各种各样的事件,即使仅仅是一个误会,都会被双方理解成明确的敌意,最终,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大唐王朝的历史就此改变。
历史真的不能创造,也不能由阴谋写就,它有自己的系统,有自己的节奏,每一个人在其中,其实都是身不由己,任何事情都有趋势开推动、发展,其实谁在当时都看不到整个的局面。
秦王与太子原来创业阶段,可能功劳旗鼓相当,太子又大李世民很多所以内部没有啥不和谐的地方。但是随着定都长安,太子多处于内,而秦王处于外!秦王在外征战,功劳越大,慢慢的形成自己的小团队,随着外部矛盾,各个割据势力的消灭,秦王与太子的矛盾成了主要矛盾。
封亲王已经到极限了!但是跟着他的很多人,立下战功,也想往上走!
在什么时候,老大对老二都是打压的,因为他离你留一步之遥。不管是现在的公司,还是以前的朝廷!
太子加齐王势力大于秦王!看着压倒的优势!秦王倍感压力。如何破解,李渊没有及时的正确解决。
秦王势力 太子实力!
也许李渊死后,秦王就完了。
众将站队,秦王府将领,大唐的官员!
秦王抓住机会,一击而中!
矛盾需要解决!只有先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