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历史,我们会发现,先秦的中国人,品格清澈;唐宋时的中国人,雍容文雅;及至明清,中国人的品质却大幅劣化,麻木懦弱,毫无创造力。其差别之大,令人惊讶。从“尚武精神”到“妇女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个个强悍好战,连吴越地区都是非常尚武的土地,先后出现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两位霸主。再如,楚国以军事立国,举国上下有一种喜征战、重成败的尚武习俗。楚康王即位后,五年没有率师出征,就认为自己是莫大的失职,死后无脸见祖宗。同样,秦国在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中一直处于优势,这也与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尚武习俗分不开。那时,人民对于勇武之士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相反,懦弱、胆怯遭人鄙夷。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侠客遍地,武士横行。至夏商周三代,虽已强调礼乐教化,却仍然重视武备。讲求文武并重,即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就是旨在培养保卫国土的武备之才。然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在信中却这样写道:“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他们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清初思想家颜元曾痛骂道:“宋元来儒者习成妇女态”,全国成了一个放大的禁宫,绝大多数人在精神上被集体去势,望眼欲穿、苦心孤诣地等着权力的临幸。颜元说:“衣冠文士羞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他深切地述说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并认为中国人变文弱的病根就是“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人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朱熹)为之也”。从“侠客”到“罪民”春秋时代,是中国侠文化最灿烂的时代。《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了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四大刺客”尤为著名,他们的信条无不是“士为知己者死”,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让自己的侠义之名万古流芳。侠人义士救危扶困,济人不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赵氏孤儿、鱼腹藏剑、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个时代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春秋时代的侠客,最大的特点是极端重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他们行侠仗义,不是为利,甚至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及至明清,“侠客”们却自愿攀附权力,沦为权力的附庸。《三侠五义》中的侠客个个自称“罪民”,以向权力规则屈服为荣。如鲁迅所说,春秋时的侠客,是以“死”为终极目的,而明清小说中的侠客,却个个成了地主的官僚,游走于黑白两道,失掉了“侠义”的原则本质,变得市侩和功利。从“刚健清新”到“形如槁木”被封建统治阶级做为统治工具的“孔孟之道”,诞生之初其实并不像后来那样充满奴性,而是有着刚健清新的一面。春秋士人大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迷信权威,也没有思想禁区,每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所学之“道”凌驾于权势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一点,以儒家最为突出。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各国的知识分子只能生活在一个皇帝之下,没有了选择的机会,也没有逃亡的自由,只能为这一个政权服务。秦始皇确立了君主制,给专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后面的历朝历代,继续在专制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秦汉以下,虽然在世俗层面,士人们遵守权力秩序,但是在精神层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以“圣人”自我期许,追求“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人格独立。但到了明清,儒生出身的大臣们已被驯化得“百炼钢成绕指柔”。在皇帝明察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会大肆贪污,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产。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所谓操守、尊严和人格,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着边际的空话。宋代以前的中国人,称得上伟大,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从上到下,人们既狡猾又愚昧,既贪婪又懦弱。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干涸萎缩、奄奄一息了。虽然明清曾出现过“万历中兴”“康乾盛世”,但社会僵化已病入骨髓。德国著名哲学家赫尔德,说道:“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
看了一帮人引经据典地解答感觉非常搞笑。都是不读历史,只学政治教科书的书呆子。题主之所以问这些问题,是对历史不了解,对民族迁徙史不了解。我不想长篇,简单说一说。
1)唐朝尚武的主要是关陇军事集团和关东六镇后裔。这些人多是鲜卑人、或胡人混血后裔,这批人是尚武的。而关东士族、南方华族则本来就是不尚武的。
2)隋唐多次征讨高丽,就是为了消耗关陇军事贵族和关东六镇后裔的力量,到安史之乱又一波消耗,这批人已经弱化了很多了。
3)到了北宋赵匡胤这一代,那批定居关陇河北到外族军事贵族基本被消耗光了,所有人都纳入了编户齐民之下。 没有了军事贵族,也就没法尚武了,因为普通编户齐民没有资源习武。只能种地纳税,那里还有啥尚武精神?
总结,其实汉人,从汉朝后就没有尚武精神了。因为汉朝之后,其实都是外族军事贵族在统治汉人,定下的基调都是 “汉税胡兵”,汉人定位为纳税的,不能尚武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