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国家的大事在祭祀与战争这两件事情上。所以,在古代,战争在国家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紧密关注社会现实的一群人,诗人们总是积极创作出反应社会现实与时代精神的军旅题材诗篇,形成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文学团体——边塞诗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王之涣都是边塞诗人,留下了众多豪气万丈的边塞诗句,成为人们表达高昂志斗与高尚人格的工具。
而我今天要说的这首边塞诗,我第一次看到就热血沸腾,心里感叹这么优秀的诗篇怎么我现在才看到,枉我还整天感叹好的诗篇都让我读完了。闲言少叙,咱们先来赏读这首诗——《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老子我穿着这身甲衣百战沙场,风沙在上面把洞都磨出来了。今算是栽面了,在城南叫敌人把我重重围了起来。左奔右突,敌人越围越紧,眼看着千钧一发,战势急转直下。关键时刻,我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纵马向北,粘弓搭箭,嗖的一声,只见远处一人应声而落,翻下马去!哎呀,我终于把敌人的呼延将军射杀了!敌人立刻乱了阵脚,而我军则愈战愈勇,终于突出重围。傍晚时刻,我和数千残存战士们骑着战马回到营地。回想刚才的战斗,依然是心有余悸!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写主人公如何神勇,如何旗开得胜,相反,它抓住了一个军事将领身陷重围,落魄不堪时,他怎样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带领士兵们杀出重围,逃出生天。
当时我看完这首诗之后,就在想是谁有这样的笔力,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一个危机时刻英勇救场的将军形象,他着眼的场景还这样奇怪,竟然是一场大战落败之后,这实在是神来之笔!我一查,竟然是李白的作品!虽然他也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样的句子,但是像这样纯正的边塞诗,这样具体的军事诗,还是感到很意外,看来李白的确是人才难得,中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
哎呀,太喜欢这首诗了,当时。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诗兴大发,自己也作了一首,一抒自己的万丈胸襟,
破胆英雄将,落入敌手中。
翻身叱敌阵,纵马自西来!
绝望中创造希望比波澜不惊的胜利更能让人忘怀。
感觉很不错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二句是明写花的繁富美丽,三丶四句暗写花的魅力神韵。全诗写了“独步寻花”的所见所闻,其状物之细微,色彩之浓丽,令人叹服。诗人运用双声叠字更好地显示了蝶舞莺啼、春意盎然、遍地春花的情趣,维妙维肖地表达了看花人为美景所陶醉,惊奇不已的感受。
志南《绝句》
古木荫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二句写诗人出门春游。三、四句写诗人游春感受。景中藏情,优美的景色描绘中,渗透着诗人游春时的怡然情绪。
全诗由远及近,由小到大,一句一景,气脉相连,景物充满生机,人物形象鲜明,构成了一组春意盎然的连轴画卷。
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人写江花、江水,以红日、朝霞作背景,将红、绿、蓝作有机调配,把江南早春描绘得生机蓬勃,生趣盎然。更有味的是,诗人使用了“春来”、“日出”、“火”、“水”等富有动感的词语,来描绘江南早春气象,注画面以灵动之气,整个画面仿佛活的一般,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感。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二句言情,三、四句摹景:花映旭日,叶托晓雾,其色绚丽,其馥扑鼻。这迷幻开阔之景,令人神爽气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写雪名联,令人拍案惊奇,一是比喻奇,以梨花喻雪,以春温写严寒,言人所未言,贴切新奇。二是景象奇,北地奇寒,雪势迅猛,景象壮丽。诗人以“忽如”、“千树万树”等词来绘写这种奇景,令人感同身受,奇想不已。三是传情奇,面对异地奇景,诗人惊奇踊跃,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读之可掬。诗人大处着眼,笔墨酣畅地为读者展示了这一壮丽的图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