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红军二战时期的伙食还是不错的,前线厨子们为士兵们准备了高卡路里和多样化的食物。
野外厨房
士兵的饭食是使用野外厨房准备的。就像用来烤面包的战地面包房一样,这些厨房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它们被放置在轮式拖车上或平板货车的后部,由几个大锅(一到四个)和一个用于存放食物和厨房用具的隔间组成。
野战厨房使用柴火,为了掩盖敌人的烟雾,必须在日出前的清晨和天黑后的晚上准备食物。用大锅烧开水花40分钟,准备了两道菜的午餐要花三个小时,准备晚餐要花一个半小时。晚上厨房很忙:去皮,洗大锅。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大多数厨师都是女性。
运送食物是另一个挑战,士兵们不得不将带有食物的沉重大锅通过战壕从野战厨房运送到前线,他们要冒着生命危险。供应的主菜是kulesh-由小米制成的汤,可以添加其他成分,例如猪油或蔬菜。此外,野外厨房还提供俄罗斯受欢迎的汤,如罗宋汤和卷心菜汤(白菜汤),以及炖土豆和荞麦以及煮或炖牛肉或罐头食品。
每日口粮
士兵们就餐
1941年9月12日所规定的红军士兵和单位指挥官的日常口粮,其中包括特定的食品清单:面包(800-900克),二等小麦粉(20克),细燕麦粉(140克),通心粉( 30克),肉(150克),鱼(100克),脂肪和猪油(30克)以及植物油,糖,茶,盐和蔬菜(马铃薯,白菜,胡萝卜,甜菜根,洋葱和草药)。
奇怪的是,还有烟草配给品(每天20克)和火柴配给品(每月3盒)。 非吸烟女性则可以领到黄油,饼干和巧克力。
飞行员的菜单种类繁多,卡路里含量更高。 除了基本的日常饮食外,他们还可以领到了新鲜或炼乳,干酪,酸奶油,鸡蛋,黄油和奶酪,以及水果提取物和干果。
潜水员的饮食也有特殊的补充:红酒,酸菜,咸黄瓜和生洋葱。 这些食物被认为可以防止坏血病,并弥补船上氧气的不足。 水手们收到了面包干。 小型船只可以在岸上烤面包,大型船只有特殊的炉子。 战争快要结束时,粮食状况恶化,因此削减了口粮。
士兵们在作饭
厨师们竭尽所能来改变口粮,战争结束后配给品变得越来越贫乏。 例如,他们通过磨碎胡萝卜制成胡萝卜茶,然后将其与Laetiporus sulphureus树菌煮沸。 胡萝卜可以带来甜味,而真菌则具有令人愉悦的深色调。
还有“ Rzhevsky”面包的特殊配方,它是通过煮土豆,去皮并将土豆放在绞肉机中制成的。将得到的状物撒在撒有麸皮的板上,然后冷却。加入更多的麸皮以及盐,然后将“面团”快速捏合。然后将其放在有油脂的罐子中,然后在烤箱中烘烤。
1944年春战争临近结束时,苏联军队从盟军那里收到玉米面。一些厨师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将其添加到面包中,导致其变得易碎且迅速变馊。这自然激怒了那些开始诅咒厨师的人。
士兵们在战壕里吃饭
然而,其他厨师意识到他们可以用它做面包。在他的回忆录中,一位退伍军人描述了一个厨师如何派人到草原上收集草药(盐酱,酸模,苜蓿,野蒜等),以便他可以用草药和玉米面制作比罗日基式的面包。后来,他还制作了摩尔多瓦国家料理mamaliga,这是一种用玉米面制成的煮熟的稀饭。它太厚了,必须用刀切。
苏军的伙食不能一概而论,打战的时候可能后勤赶不上!也可能就地解决!
不同的地方,苏军士兵们的伙食差异大了去了。
二战时期,中国抗联曾经在苏联接受军事训练,他们的待遇跟苏军士兵差不多,伙食也是一样的。
看看他们的生活待遇和吃穿吧!
二战时期,苏军士兵伙食到底怎么样,都能吃得些什么呢?
为了保存力量,并根据共产国际的正式决定,中国抗联主力陆续转移到苏联远东边疆的南、北两个野营进行集中整训。
后来,这个抗联野营部队的后勤供应,就是由苏军负责的。
他们的军装也是多用苏军替换下来的棉衣、军大衣、少量的皮大衣和毡靴、棉皮鞋等旧衣物。
事实上,苏军的伙食供应还算不错,每个抗联战士每天1公斤面包。
后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他们的伙食就要好一点了!
苏军进城时,群众可能有些惊慌!
不过,苏军纪律还很好,不怎么扰民,对老百姓态度还算友善,对刚刚诞生的新政权,也不加干涉。
苏军非常重视保密工作,每逢开会都把窗户挡上。
苏军老兵往往嗜酒,喜欢吃饺子,但自己又不会包。苏军指挥官则是非常好客,常请县长们去喝酒,可见苏军是可以喝酒的。
当然,如果是战役进行中,苏军的伙食就很一般,哨所上的士兵只能吃黑面包,菜则是罐头土豆、豆角!能够吃啥呢?有土豆吃就不错了。
- 如果后勤保障到位,苏军还是很重视他们士兵营养的质量
蛋白的价值,决定于它的氨基酸成分、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以及这些氨基酸在口粮中的相互比例都有明文规定。
肉、鱼和牛乳是蛋白质中含有必需氨基酸的主要食品。
因此,为了获得最充分的蛋白营养,在苏军口粮中必须有足量的动物性食品。
在苏军给养标准中,动物性食品,肉和肉制品的量,足以保证士兵身体的需要!
与此同时,也要使口粮中的食品多样化,便为各种食品间氨基酸的互相补偿创造了条件。
总之,苏军士兵的营养标准中醣的总量平衡也有保障,至少有500克糖。
1918年到1941年期间,苏军给养标准中糖量的改变是不很大的,在有充分营养价值的口粮中,蛋白、脂肪含量比较讲究。
苏联人民委员会还专门成立了苏军给养和被装供应委员会。
在1941至1942年,苏联政府同意配给粮食的军人,以及居民总数大约为7700万人。
当然,在1941年的夏天,由于可以从所在地区的国家物资储备委员会的仓库里就地取得粮食和服装,红军在生活上倒还不算太贫乏。
- 苏军往往能够因地制宜解决伙食问题
比如:在东北战场,苏军除了用苏联红军票收购粮食土产品供给苏军给养外,还曾经下令昌图县治安维持会开办食堂,为过往的苏军部队提供饭菜。
德国战场后勤往往跟不上,有时因为德国援军已到,再加上苏军给养上的困难,他们的攻势往往会暂时停止了。
- 苏军非常重视部队的伙食和后勤!
在东部地区,首先是在乌拉尔、窝尔加河流域等地扩大谷物、马玲薯和蔬菜播种面积
把技术和物种植业移到东部区域。巩固集体农庄中的劳动纪律,特别是提高集体农民劳动日的最低限额工作时间。
与此同时,增加肉品和羊毛交纳额;规定额外谷物和肉类交纳,藉以充作苏军给养基金。
苏军给养勤务部,是苏联武装力量勤务之一,其任务是保障军队所需给养,组织伙食,供应给养勤务所属机关与机构的专用炊事装备和物资。
苏在建军初期就设置该勤务部门,特别建立了经济委员会,掌管工农红军给养保障工作。
总而言之,苏军不是吃素的呀!他们非常注重士兵营养均衡,比较喜欢吃肉,也会因地制宜解决伙食问题,德国战场往往有土豆吃就不错了!
进入中国东北的苏军,伙食非常好,有饺子吃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