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控制住疫情的国家,而在大洋的另一边,美国的疫情堪忧, 点控制不住的意思。7月7日,美国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300万,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西博士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况无法解决”,每日感染量可能飙升至10万人。在国外疫情未见拐点的形势下,“外放输入,内防反弹”还应该是我们防疫工作的重点。结合题主的问题,首先分析一下国外疫情、特别是美国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其次,在结合专家观点,分析一下疫情什么时候会消失。
美国疫情为防控带来压力
1、中美复航带来输入压力
美国疫情对中国还有有一定影响的。以中美复航为例,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未来两国每周将有8个航班通行,而中美复航自然会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带来压力。
目前,各方面都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从航空公司来说,为了防控疫情,售票座位数将受到限制,只开放75%的商务舱座位和60%的经济舱座位。
航空公司也在实施前所未有的健康安全措施,比如,要求所有乘客在搭乘航班时全程佩戴口罩;员工与乘客保持6英尺的安全距离;在机场和飞机上实施进一步强化的清洁消毒措施等等。
此外,民航局也推出了针对外国航空公司的奖励和熔断机制,确保境外航空公司履行疫情防控的责任。同时,民航局和海关总署也要求归国旅客在出行前 14 天起申报防疫健康信息,如果漏掉申报将导致无法登机。当然,还有一直在执行的境外人员入境隔离等措施。
2、货物贸易带来管控压力
目前在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病毒输入又存在多种途径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守住人,更要盯住物。对来自美国等高风险国家的商品货物,特别是那些通过冷链运输的生鲜类商品,要增强检验检疫和防控。
目前,海关总署开始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生鲜冷链产品,比如水产品、肉类、冷冻蔬菜、水生动物、短时或低温运输工业品等开展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此外,自6月17日起,中国海关还暂停德国一家猪肉屠宰及其分割、冷藏企业的产品的输入。
今冬明春疫情仍然会持续
从局部来看,中日韩等东亚地区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欧洲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疫情已经趋于稳定,但疫情反复也不可避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在“今冬明春”交际时,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仍不会消失,必要时,仍需要采用强硬措施控制病情不再发生。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认为,全球新冠确诊超过1000万例不是一个终点,只是一个里程碑,这是人类与病毒的一场恶战。目前还看不到全球疫情何时结束,疫情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认为,今年的秋冬季节,全球会面临第二波疫情的爆发,全球性疫情蔓延的情况至少要到年底和明年上半年(注意:张文宏说的是蔓延的持续时间而不是结束)。
中国拒绝出现疫情第二波
尽管新冠病毒狡猾,尽管疫情也不会立刻结束,但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心,张文宏教授认为,世界范围看,第二波疫情一定会来,但北京是散发疫情,从流行病学史上是反弹,没有造成扩大。中国无论是遇到输入性的疫情,还是局部的反弹,都会快速反应,精准防控,不会允许有第二波出现,相信中国也不会有第二波疫情。
疫情彻底结束,可能需要等待疫苗的接种
尽管我们的防控到位、及时、精准,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尽快接种到预防感染的疫苗可能会更加的实际和有效。世卫组织也表示,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疫苗成为人类遏制疫情扩散的唯一希望。张文宏教授也认为,加快疫苗产品研发速度,将成为解决这一全球性灾难的关键途径。
目前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疫苗研发进展最快。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合作研发AZD1222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美国已有一款名为mRNA1273的疫苗即将进入三期临床,中国有2种疫苗近期分别在阿联酋和巴西开始进行临床Ⅲ期试验。
中国生物预计,疫苗最早会在2021年上市。张文宏教授预测,全球高疫情国家可能会在获得3期临床研究结果前,批准2期临床研究有效疫苗的紧急使用权限。钟南山院士预计,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
中国人民觉悟高,一呼百应,防疫效果神速,但是,世界疫情正方兴未艾,中国必须锁紧国门,严防境外病源输入,引起疫情复发,与国外人员往来是避免不了的,只能时时提高警惕!现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因疫情,经济发生严重衰退,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的大本营,经济体量如此大,世界贸易受重大打击,我国的产品能卖给谁呀?反过来必然冲击中国经济发展,国际旅游业,航空远输业首当其冲;世界经济不复苏,对中国的影响会是长期的,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也少不了世界,人类已是利益相关的共同体。疫情终有终止的一天,今年要完全消除疫患,恐怕无望,看明年吧!因防疫和复产处于顾此失彼,无法两全其美的矛盾中,只能希望抗病疫苗早日问世,广泛应用,防疫成功,经济复苏,皆大欢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69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