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没了编制,有能力的医护人员收入高了,院长的权力大了,患者痊愈率提高了,医院的发展有后劲了。
先介绍一个无编制公立医院运营实录:
深圳港大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立的无编制公立医院,全员聘用制,不再有“铁饭碗”,所有员工不再具有事业编制,医院取消行政级别。
2012年投入运营,护士起点20万,医生起点40万,专家、教授100万封顶,充分体现劳务价值和技术价值。八年过去了,运营和群众口碑良好。
按照人社部的解释,公立医院就是去消事业编,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编制不利于医院根据实际需要聘用人员,造成同一个单位,同一个科室有编无编人员之间的矛盾,去消编制的目的就是取消大锅饭,去消有编人员的优越感,统一聘用,同在一个起跑线上。
去编后,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主题责任不变,财政仍然拨款,拨款目的: 一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营,二是保障医护收入,三是保障减轻患者费用。但它不是人头费,是根据医院提供的公共服务拨款。比如医院今年门诊5万人就诊,2万住院,政府根据为患者服务所付出的人力和财物资源按比例拨款,由医院统一支付给员工。
如果是同工同酬,工资都由财政核算,编制则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最多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编制本身来讲是将医护人员划分成了三种。很多人可能觉得是编内和编外两种。实际上是三种。
编内人员又被分成了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干部身份在以前大部分是经过国家统招考试,在正规的医学院校毕业后分配的。工人身份,则是通过自费的方式或者培训班的方式入行,然后转正成了编内人员。根据技术和能力,这些人会被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有些如果没法从事医疗活动,则被分配到收费岗位,挂号岗位等。当然,这也不全是如此。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人事代理机制,也算是编内吧。就是有些福利待遇会享受到。例如,五险一金之类。单位福利房之类。
且他们的工资构成方式不一样。待遇方面也略有不同。这个具体的区别医院会计或者工资核算的部门知道的比较详细。
至于临时工,那就相当于头条没有黄V.就是这种感觉吧。工资,福利你们可以自己品。各地不一样。
如果完全取消了编制,并自负盈亏,也就相当于将医院私立化。后果是医院的职能会发生改变。例如,乡镇和社区医院负责公共卫生,但如果国家不再投入资金,而让你自负盈亏。谁会搞公共卫生?至于,院长,医生,患者。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各奔前程目前就有。不用等到取消编制。很多人都在削尖脑袋找门路。至于患者,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医院就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