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应该令人感到奇怪,因为任何技术的成熟,都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虽然火器自宋代便已经被初步运用于军事上,而且明代更是中国火器比较流行的时代,但却都只是初级的、原始的火器而已!
而到了清朝末期,却正值火器技术由中国传至欧洲,并又由欧洲反哺中国之时!别的不说,就是那著名的所谓“格林快炮”(重机枪)以及欧洲后装膛线步枪,都是在此时被引入清朝并被其仿制的!更不要说那全盘从欧洲引进的北洋海军的装备了!
并且清朝末年內忧外患频起,内有各地起义外有列强扣关。而清朝呢,则是败仗一个接一个的打,赔款一笔接一笔的出。况且清朝统治阶层还有一个“坏毛病”——面对洋鬼子的侵略时,每战必输,每输必赔,每赔之后感觉到了肉疼,才会有所限制的前进那么一小步!
这从清朝缓慢的军事近代化改良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只是到了1900年的庚子国变之后,慈禧太后才感受到了旧军事体制的弊端,从而才会开始照猫画虎的组建“新军”!只不过此刻为时已晚,甚么样的改良也已经无法阻止清朝被历史淘汰的命运了!
正是因为晚清时代出现了,当清军大败于洋人后,清朝在武器装备与技术上才会前进一步的状态。而晚清所处的时代,又是火器技术走向成熟的时候!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似乎只是到了清末,才对火器运用得多的错觉。
最早唐朝就有了,宋朝和元朝对科技的重视,和经济的繁荣下,军事科技发展很快,南宋末年已经有火枪的雏形。
只是明朝和清朝时期,各方面停滞不前,导致火器发展缓慢。知识分子都去研究八股文了,之后才有小部分人有心情研究火器,但是研究火器普遍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行为。
甚至明朝在朱棣以后,就没列装过自主研发的火器,都是和欧洲商人打一场后,发现更好的火器,才仿制,后来甚至仿制不出来。而清朝,因为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将近百年没有遇到太强的敌人,军事废弛。民间虽然也保有大量火器,但是也没有人喜欢【清代文献有很多火器运用的记载,所以清朝的禁枪令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且后装枪出现之前,火枪的发射频率不及弓箭,弓箭在战争中依旧可与火枪抗衡一二,这也影响了中原火枪的发展。
但是欧洲日新月异。鸦片战争后,大量的对外战争失利,清王朝也看到了武器差距,所以才开始新式军队的训练和引进更先进的火枪火炮。
这是一个误会
实际上火器的使用,明朝已经大规模使用了,明朝军队火器的装备率,超过当时世界所有的军队,而且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支纯火器装备的军队。
明朝的《军器图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可见当时明朝对火器的重视。
而代明而起的清朝,当初和明军交战的时候,就是屡屡吃了火器的大亏,明朝与清朝交锋的关宁防线,采用的策略就是,修坚城,用大炮。而这样的防线,如果不是吴三桂开关,直到明朝灭亡,清兵也没有能够真正的突破。
清兵真正强大的是个人战力,所以清兵得天下之后限制了火器的发展,因为火器是可以弥补个人勇武不足的手段。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拿着火枪也可以干掉一个屠熊搏虎的勇士,对于靠勇武得天下的大清,火器就是威胁其军队存在的一个因素。
这就好比弓弩,弓弩在宋代发展到顶峰,神臂弩更是宋军赖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神兵利器,然而到了元朝,弓弩急转直下,元代以后少有发展,这里一方面有火器的崛起,一方面也是马背上得天下的元朝对于弓弩这种可以威胁骑兵武器的限制。
所以清朝为了保证其统治,特别是其以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为了防止内部民族的反叛,对火器进行了限制。这样才能保证其勇力上的优势得以保证,保证其军队上的强势。
然而和平百年之后,以往的勇武在八旗兵里边就是传说,八旗兵连太平天国的农民也打不过。而这百年也错过了火器的发展的黄金时期。当西方列强敲开大门,国内无能战之兵,勇武又不再可依靠时,火器不得不再次成为了选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