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经常成为各种调侃的佐料,其实还是有点冤的。在中国,足协隶属体育局,长期从国际足联的分成是被体育局拿来发展重点夺金项目了,所以,中国足球的基础发展一直营养不良,直到中国经济上来后才有所改变。但从现代足球发展的本身来看,有几个特点不能忽视,1.其第三产业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三产的发达和国家居民消费能力是正相关的。中国整体经济是上来了,但人均消费能力并不高。2.群众基础。中国球迷既多也不多,在总数上多,在整个人群中占比非常低。以德国为例,德国从德甲到最低级别联赛共有8级,从第五级往上就是半职业化和职业化了,注册球员占比很早就达到14比1,中国球员比例远远达不到。3.地越大,足球越难发展。足球员的提高是离不开高质量的比赛的,以日本小学生为例,其每年比赛约60多场,中国则很少,地区间隔距离是与比赛组织难度成几何级增长的。有人可能会说巴西,但巴西实际上人才培养是以州际联赛为主,巴西的里约州和圣保罗州才是巴西的人才输出地。4.中国独特的足球消费模式。中国球迷每年足球消费上其实很低的,而且还受欧洲足球的冲击。大部分中国球迷看球基本是免费的,现场看球虽然在增加,但仅限于中超部分球队,低级别的球队根本吸引不了观众,球队发展纯粹靠企业投入,无法自身造血,无观众,无关注度,不能产生广告效应,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而且,每年欧洲高水平联赛通过电视,网络还要将中国足球消费吃掉一大口。5.家长对足球的态度。中国家长相对比较理智的,足球成才率低,基层收入差且不稳定是不争事实,所以家长更愿意投资孩子的文化教育而不是足球这是个现状,这有奈于足球整体的改变。最后回到主题,中国战胜德国队,说明中国足球上来了,更说明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球迷消费能力和俱乐部营利能力都上来了,这说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已经很牛且居民平均消费能力已经挤身发达国家了。不用怀疑中国人能不能踢足球,诸多条件捆绑了我们,相比足球我们需要解决的其它方面的问题更多。中国足球崛起将是欧洲足球的恶梦,因为中国庞大人口的收入增加将会使很多发达国家经济严重萎缩,其足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将荡然无存。前路还很长,但未来可期。
国足打败德国队分分钟的事情。我有三个锦囊妙计已经传授给国足,按此打法必胜无疑。
现公布我的以下三种打法: 1,买通对方球员,不努力比赛。 2,买通裁判吹黑啃。3,制造乌龙球。
情景设计:
成功上演:
比赛过程:上半场国脚O比10负于德国队,德国队遥遥领先,中场休息,协议签好,每人N欧元(金额保密),下半场国足反攻倒算。进了十一个球,总比分11比10取得最后胜利。比赛结果正所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第二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2,情景设计,裁判的威力无比,无人抵挡。
成功上演:
比赛过程:这场比赛国足向世界上演了一出神话,首次参加世界杯一举夺得世界冠军。国足之所以能一举夺冠,除了与主教练的运筹帷幄有关之外,裁判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凡德国队员一出脚统统判为犯规,这一招使得一支支球队倒在国足的脚下,最后的决赛,本届世界杯,最终成就了国足现代神话。殊不知,裁判是国足派出去的卧底。
第二天,地球倒着转。
3,情景设计。制造乌龙球。要做假也真是真也假的境界。
成功上演。
国足和德国队被分在同一小组,都已经顺利进入4强,德国队想着如何让对方进球。国足什么踏都踏不进,眼看对方进攻没有任何起色,时间快到了,德国队那个急呀!急死人了,后卫竟然直接将球踢吊向自家球门,门将失误球进了,顺利输球。
第二天,地球爆炸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