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随着春天的到来,新冠病毒会自动消失吗?大地回暖真是这场战役将要终结的信号吗?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是亲戚吗?
想弄清楚二者的关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冠状病毒家族。
冠状病毒结构图(制图 吉振)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等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科分为α、β、γ、δ属等4个属。
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七型,其中三种对我们人类有巨大的“杀伤力”,分别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03年爆发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2012年在中东首先爆发的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前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鲍一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新冠病毒与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80%。可以确认新冠病毒属于病毒界的“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种,因此在分类学上,它和SARS病毒是同一“种”的。
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于1月24日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
同“种”意味着什么呢?鲍一明解释说病毒之间的基因组序列相似,并不代表其传播和致病能力相似。
新冠病毒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喜欢用“狡猾”来形容它。不久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彩色照片。这张经过渲染的伪彩色照片显示病毒表面布满了冠状物,仿佛恶魔的嘴让人不寒而栗。
冠状病毒的“狡猾”体现在传播速度快、潜伏期长、存在隐匿性感染现象即带毒不发病或症状轻微等。
前不久,微博认证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的李永乐(@李永乐老师)在其微博公开课中,指出SARS病毒的致死率近10%,作为其“亲戚”的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有所减低(目前有专家估计为2%左右)。此外,新冠病毒的潜伏期较长(14天左右)也方便了其在宿主体内复制繁殖。
相比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致死性不高,但传染性高,可以说是比SARS狡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很多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症状跟一般的感冒差不多,这给开始的诊断及防控都带来很大的难题。
虽然新冠病毒死亡率远低于SARS冠状病毒,但是它的感染人数很快超过了后者。可见,这种病毒的威胁性不容小视。
大地回暖新冠病毒会自动退场吗?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虽然在毒性和传染性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怕热方面却表现出了一致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新冠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下30分钟可以有效灭活病毒。SARS病毒亦是如此。
“病毒在33℃最为活跃,繁殖最快,到35℃时,活动力就下降,到37℃时就‘抑郁’不想动了。”近日,专家团队志愿者、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廖皓磊在线答复网民时表示,“人的体温一般是36℃-37℃,这是躯体的体温,而手脚的温度就是病毒喜欢的33℃左右。”他建议人们尽量让手脚温度达到让病毒“抑郁”的37℃。
可见,新冠病毒对温度尤其是高温非常敏感。那么,天气转暖会带来疫情的转折吗?
关于目前尚无定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李岩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听说过这种说法,说气温升高新型冠状病毒会自行消失,其实这是根据当年SARS病情发展的一种猜测。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并不久,针对此病毒的研究刚刚开展。病毒会不会因为气温升高失去活性,科学上还没有结论。”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科主任王凌航也表达了相似观点:“市民对于疫情的认识,不应因天气的变化而转向。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病毒,什么条件下能够彻底杀死,现在的认识仍是不够成熟的。”
据新华社的报道,围绕“新冠病毒会否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消失”这一疑问,多位美国公共卫生学界人士近期各抒己见。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1日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传染病专家阿梅什·阿达尔贾支持“新冠病毒具有季节性”观点。“我们都知道某些环境条件有利于病毒传播,比如寒冷的天气、湿度等都会影响病毒的传播链。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新冠病毒同样具有季节性。”阿达尔贾表示。
而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指望天气变暖遏制新冠病毒传播还为时过早。“很多人作此判断是因为非典疫情就是在夏天结束的。”他说,“不知是不是巧合。也可能正好在当年夏天,人类控制住了疫情。”
虽然争论还在继续,但近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的说法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他表示对疫情持乐观态度,一些地区新增病例数量已经出现下降,疫情不久将会放缓。基于数学模型预测、近期情况及政府行动,疫情预计可能会在2月中下旬达到峰值,随后经过一段平稳期,然后下降。
“我希望本次疫情或将于4月左右结束。”此前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采访时说道。
疫情终会结束让我们做好自己,静待春天的到来
加缪在长篇小说《鼠疫》中写道:“因为瘟疫的来临使得整个城市里死伤惨重,每一家户大概都有许许多多生离死别的悲惨,在愁云惨雾之下,大家都备受压抑,整个城市又被封锁,那简直与世隔绝。于是每个人只能够咬紧牙关,苦苦承担自己心里面的锥心泣血。”
站在2020年的当下,重读这些文字,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实和文学的交织。
好在,现实中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截至2月14日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221例,连续第11日呈下降态势。
那么,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可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做些什么?在正常的工作生活之外,我们最首要的还是加强自身防护,哪怕春天来了,枝头绿了,花儿开了,也要暂时按耐住一颗自由出行的心,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国家和社会的疫情防控添乱。此外,还要利用这段禁足在家的时光,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
加缪曾说:“人类能在这场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我们只有记住过去的教训,才能避免再次犯错,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科研人员已经发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此次疫情大概率与人们食用或买卖野生动物有关,新冠病毒极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从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可悲的是,我们似乎并没有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感受到足够深刻的教训。
近日,《柳叶刀》刊登了来自中国学者的评论:《野味消费与2019-nCoV》(Game consumption and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评论认为,中国民间对于食药同源哲学的痴迷,以及对野生动物具有医疗作用的想象,可能导致自然界中的病毒感染人类。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立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可喜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工作,以依法加大打击和惩治乱捕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的片尾说:“人类虽然走到了物种的最顶端,但病毒更早是地球的主人,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我们不知道它因何而来,也不知道为何而去。”
有研究估计人类的身体中有380万亿多个病毒。可见人类和病毒并不完全是对立的,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是战胜,而是和解,在“自然共同体”中寻求和谐共生的方式。可见,未来我们要改变和探索的还有很多。
不管疫情拐点什么时候到来,不管气温上升是否能让新冠病毒得到全面遏制,当下,让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守望相助,万众一心,静待“春天”的到来。
随着严密有效防控措施的持续显效,相信不会太长时间即可迎来最终战胜疫情的拐点。目前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预判是,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传染源基数的减少和气温的回升,田研究显示该新型病毒不耐高温,疫情相对来说可能会有减少,但不会对整个疫情的根本性好转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因为,根据目前研究证据表明:
病毒对热敏感,当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平时用空调制热升高环境温度不可能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暖气温度也达不到杀灭病毒的效果。另外,太阳的照射温度不能达到56℃,日照紫外线的强度也达不到紫外灯的强度。
由此可见,我们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决不能有丝毫放松,还必须要具备较长时间的彻底打赢这场疫情战的思想,所以,全国上下还须更加要万众一心,持之以恒,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才能夺得这个战役的最后胜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