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农业农村部消息,2019年将主推72项农业技术,其中十几项与机械化有关,仅农业种植领域就包括了玉米、大豆、油菜、花生、棉花、茶叶、蔬菜、药材、冬绿肥、残膜回收等多项,可见机械化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将大量来袭。你说,机械化时代还会遥远吗?
从发展的趋势看,我们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增加收益,不实行机械化是不行的。这是在倒逼着我们前进,必须努力向前,才不会越来越处于被动的地位。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逐渐转向现代化农场的模式,农民到自己流转出去的土地上打工,完全是有可能的,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但是,也存在农民无工可打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未来农业会要求更高。
现在的农村耕地,大多是传统方法,最多就部分地区实行了半机械化,而非全机械化。农民朋友们很多距离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还远,需要加强学习才行。只有有知识、懂技能、善经营的农民,在未来农业中才能处于主导地位,有其立足之地。如果啥也不学,啥也不懂,未来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沾不上边,只能打打零工过日子。所以说,在全面机械化来临前,农民朋友们需要抓紧学习,这是未来立足之本。
现在只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主推机械化,待政策成熟、技术成熟之后,全国性推广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南西北,势必全面走向机械化。也许有人会说,西部地区不会受到机械化的冲击,因为山区多,不便机械化作业。其实不是那样的,因为机械化装备,有大型的,有中型的,也有小型微型的啊。比如耕地机,有大型耕地机,有中型耕地机,也有小型耕地机、微耕机。我们要未雨绸缪,早点加入学习提高自己的队伍,到时候才不会心慌意乱,才能有在未来农业中展示自己的机会!
理想是很好的,但是这种方法在现实实施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平原地区的机械化耕种可能很普遍,但是山地就不好实施了。像我老家就是在四川农村,全是大山,山陡路窄,田地高低不平又分散,根本没法统一机械化,而且山区农村每一家的土地,不像平原土地那么多,根本没法比较。个人觉得发展养殖还是可行的。
虽说农村养殖可以,但很多人也不愿意搞,比如我们那个村,年轻人都在城市打工,留在老家的都是老人,中年人都很少。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干部找大家谈集体养鱼的事,政府还出资扶持,那些老人大部分都不愿意,舍不得那田,最后这事儿不了了之。后几年,村里的干部也不好再提搞养殖什么的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
其实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是很辛苦的,要是老家能发展好也不错,谁又想长年跑外地奔波,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回归正题,全国范围实施机械化,农村人全部进城打工,目前看来是不可行的,除非将来对山地大改造。
首先我们要从天,地,人。三面说说天时上我们是占优的国家面积大,又在暧温带上,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是非一般的好!就连前几年的雾霾都被我们赶走了。地利方面是我最不看好的,我国北方常年少雨缺水建国以后毛主席带着我们建了很多水库和村里的大蓄水池塘。可当时是以村集体为单位的小工程现在没多大用处。我不是说它不好,而是不合适现在这个时代了。南方我不太了解可北方农业这个水就是一大难。工程量应该是大到不可能完成。就这一个水字是北方农民自古以来把种地叫做〝靠天吃饭〞说出了这口水是人力不可达的难题。我以一个小人物的有限眼光是这么以为的,也希望我们的祖国现在的科技与实力远超我的想象吧!如果在有个几百个南水北调,也就OK了。希望就在眼前!人和方面就是我们国家农民人口可不是一般多,现在都种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多饱不说一定饿不着。把地一收养这么多张嘴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吃不上和吃撑了都是事,粮食和钱不一样,没钱我大不了这个脸我来上一把锅底黑也就算不要了!如果出一点不管什么问题就算是天灾没有饭吃人们的玩命模式就会被打开。地在自己手里有了天灾,怨天 想打它干死它可你没有对手。我是农村人从小在庄稼地里长大又在大城市住了小20年,对大面积·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我还是非常非常想看到的,农村里自己种地一年四季的苦我是深有体会。我是在也不想种地了,希望所有的农民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对我们的祖国有信心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子孙过上更好,更轻松,更快捷,更高效,更快乐,更幸福的现代化健康生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