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与新年之
物以稀为贵,即便是对于食物来说也是如此。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比如同样是土豆炖肉这道菜,如果土豆多肉少,大家就挑肉吃,如果是土豆少肉多,大家就挑土豆吃。就是觉得少的那一样香。但现在,平时吃的与过年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别说是大人,就连小孩儿也觉得“年味”淡了。
“二十五,磨豆腐”,为什么呢?过去肉太少了,因为粮食珍贵,人们不舍得用粮食喂猪,都是用杏叶子、薯秧、谷糠喂那么一个小猪,都不到二百斤,而且一年的油全指望着这个小猪呢。肉不够,豆腐凑,所以过年做豆腐是必备项目。这里面还有一个惊心动魄而又苦涩的故事,父亲说他小时候有一年,跟着奶奶到村里的石磨那儿去磨豆腐,先把豆子磨成豆渣,然后再磨成浆,可是刚把豆渣磨好,收到盆里准备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时候,来了一头大灰狼,磨道那块儿排队的人端着豆子作鸟兽散,奶奶端着豆渣也跟着跑,因为是原来裹的小脚,跑得不快,又端着豆渣,不稳,摔倒在地上,这下顾不得豆渣了,先跑到近处人家的篱笆院里躲了起来,等大灰狼离开,又去收拾的豆渣,用水淘洗淘洗之后又磨的豆腐。父亲说那一年吃豆腐特别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就会被石子把牙咯了。
年是阶段性的总结,是老百姓给自己放的假,是老百姓对自己一年的劳动给与的奖励。过去物质匮乏,所以平时要节俭一些,攒一些好吃的,留着过年时吃,所以从腊八就开始积攒,这也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童谣的由来。
过年要“穿新衣戴新帽”,就是再困难,也要“扯上二尺红头绳”扎起来。衣服要浆洗平整,铜活擦的锃亮,糊上新窗纸,贴上窗花,过年就要有个过年样。但现在,平时可不是限于去两次那个“衣柜”,所以对过年买新衣服也没有什么大的感觉了。
。觉得长大后的我们和小时候过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上有了巨大差别,小时候过年总觉得特别爱过年,因为有好吃好玩得,还穿新衣服。既使那个年月日子是清贫寒苦了些,可对年节的那份热情丝毫不减,那时根本不认为自己是身处贫寒之家,就是知道吃好穿好玩好就兴奋得了不得。
而如今已中年的自己对于过年这件事,却有了太多的感处,眼望着春节的到来,身感岁月是如此之匆匆,它不会为这世上任何人而停歇一分一秒钟。过年再没有过去那样发自心底里彻头彻尾得无所顾忌得去兴奋去释放自己了。
而更多存留心中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无奈,一份总牵挂着这个那个的不能安定下来的心。
岁月可以使人变老,它让人连同那颗最初童稚得心,也随它一起变得丰盈而复杂起来。似乎比过去又增添太多的东西,你想扔都扔不掉。
不可否认,也有的人历经沧桑最终还一直守候着自己最初的那颗童心。
这将是多么坚强而恒定得坚守呀!是问人间有多少人真正做到?
如今的年味其实一点都没有淡,真正变淡了的是我们看待它的那颗心,对它再没有最初之时的那种激动,那种迫切,那种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