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铁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清朝靠八旗取得天下后,入关,清朝规定八旗子弟专事武装,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八旗武装除了守卫北京城(京师八旗)外,扼守天下重镇、要害,称驻防八旗。驻防八旗的“户口”、“编制”都在北京,本质上算是中央外派地方工作人员,还会调回北京或者调防他处。这套驻防制度的本意,是保持八旗子弟的武力,依赖精干的八旗武装巩固统治。 清廷给予八旗官兵极大的待遇,当时的清朝以满人为贵,满人以八旗为尊,八旗的子弟都有稳定丰厚的待遇,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当兵。一个有编制的八旗士兵,一个月能拿到不少的银两,基本不低于三四两,这个水平跟当时的县太爷是一个水平的。此外还有非常好的待遇,比如还有赏钱和送各种生活物资等福利。而且八旗士兵即使死后,妻儿的生活也由军队负责,所有说当时的八旗子弟兵生活算是十分丰厚的,这还只是最底层的八旗士兵。 只要是八旗的人,一出生,基本都是有了铁饭碗,很多职业只规定八旗子弟能够担任。即使资质不好,也能有一官半职。 这样的制度刚开始是为了让八旗子弟能够更好的打仗,但是入关之后,除了少数反清复明的人,基本没有大的仗可以打,所以这样的制度,让很多八旗子弟都懒散了下来。反正做与不做都是一样,基本不会有多大的改变,随随便便也能谋得一官半职,即使不想当官,每个月的俸禄一下来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刚开始的入关的时候,八旗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随着战事的越来越少,丰厚的俸禄让这些高傲的八旗子弟慢慢闲置了下来。吴三桂造反时,已经要用上汉人的军队,到了洋人打进来的时候,基本都打不动了。这时候也是湘军,淮军慢慢涌现出来的时候。 而且随着八旗的开销越来越大,战斗力却越来越差,朝廷已经慢慢供养不上这些人,因为八旗每一个驻点都是上万人,加上家属,更是一个庞大的开销。 更有的八旗子弟一天都是斗鸟,玩蟋蟀等消遣,体力都慢慢更不上了。八旗入关之前都是游牧生活,每个人都是骑在马背上过日子的,但到了清朝末年,这些人有的脸马都不会骑了,更不要说拿着武器战斗。 玩乐的八旗子弟 正是清朝的制度毁了八旗军队,也毁了自己的江山。清朝覆灭后,有的八旗开始跟着一些准备复辟的人,有的则隐姓埋名,有的甚至当上了乞丐,曾经八旗的辉煌已不在。

清朝的八旗兵在不同时期的战斗力是不一样的。

在八旗入关前,一方面八旗军在统一建州各部和与明军的长期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另一方面东北苦寒,八旗按照军功分赏战利品的制度让士兵在对外征战中保持着极高的士气,敢打敢拼。加上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军事指挥能力也不错,八旗成为当时一支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军队。

在八旗入关以后,为了维持满人的统治,清朝规定八旗子弟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只能从军或者从政,并圈占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本意是保持一支属于自己的本族武装力量。但是由于入关以后生活日益安逸富裕,八旗军的战斗力下降快。

到平三藩的作战中,八旗军的表现差强人意,不得不依赖绿营作为主力。在面对30多年前八旗军的手下败将吴三桂时,即使吴三桂势穷力孤,清军还是畏惧吴三桂的威名而徘徊不前。直到他死以后,清军才敢大举进攻。

等到了清末,八旗那烂的更是彻底,遛鸟唱戏吸大烟,败家更是一绝,打仗那就算了。太平军起义,初期倒也调了些八旗兵去围剿,但是表现比平三藩时还差。

攻打永安时,八旗兵加威宁兵数百有大炮10多门,结果7名太平军士兵手持长矛短刀冲上来,清军调头就跑,几百人被7个人逼得跳河逃生,简直丢尽了祖上的脸。后来主要靠汉人大臣编练的湘军、淮军才打败太平天国。

不过关外的八旗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战斗力,太平天国时黑龙江的多隆阿作战骁勇,有和湘军名将鲍超有多龙鲍虎之称。甲午战争时,依克唐阿,长顺等所部八旗部队表现尚好,在各路清军里算比较有战斗力的。关外驻防八旗的4、5万人,最后在庚子年沙俄入侵东北时被打散。

此后账面上的13万八旗士兵的战斗力就基本可以忽略了。组建新军时以旗人为主力组建了北洋军第1镇,但是表现也一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1858.html

(0)
上一篇 2023-06-24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3-06-24 上午1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