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为一部“国宝级”的电视剧,陪伴了华人几代人的成长,算得上是一部跨越了年龄阶层、认知阶层的现象级的电视剧。
要说,哪个主人公最招人喜欢,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但本人最喜欢的,必须是孙悟空,这是从小到大都没变过的一件事儿。
喜欢孙悟空,不光是因为他通天入地无所不能,而是因为,他的身上,实在是有太多闪光点了。
他好学,且有远见有毅力。本来呢,作为一只吸取了天地精华的石猴,能够成为花果山的美猴王,长居水帘洞,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了,换成我等,肯定就是夫复何求,及时行乐吧。
可人家孙悟空却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反而生出了不少居安思危的感慨。于是,为了能够长生不老,人家放弃了猴王的悠哉生活,独自漂洋过海去求仙问道去了,要知道,他可是在汪洋大海里撑着一条小木筏,漂了十几年,才得以上岸,然后拜入菩提老祖门下的呀!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呀!
拜入老祖门下后,虽然一开始几年只是做挑挑水砍砍柴的杂活儿,但人家孙悟空毫无怨言,不急不燥,很是沉得住气。
因为聪明有悟性,老祖开始教他本领。这时的孙悟空,又表现出了勤学苦练的精神,加之本来聪明,因而学得很快。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优点呀!
他不畏世俗、不畏强权,活得洒脱率性。孙悟空骨子里就是一只有反叛精神的猴子,因此,他闯龙宫也好,打阎王也好,大闹天宫也好,都是性之所至。世俗、强权、公序良俗他未必不懂,只是不屑。因此,他才会说,玉帝这个宝座应该轮流坐,“今年该俺老孙来坐”。
哈,老孙一不小心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可每一个被他说出心声的人,却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于是这些人的虚伪表现在老孙看来,就更加搞笑。所以,老孙真实,不虚伪。
最要紧的,老孙是非观很正,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坏人必须得到惩罚,是妖精,就必须得打死。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但唐僧不是,他的信仰是,不能轻易伤人性命,哪怕对方十恶不赦,哪怕人家是差点把他吃了的妖精。
于是,两人之间最大的冲突就产生了,这个冲突终于在三打白骨精之后彻底爆发。于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发生了,好坏不分的唐僧要赶走孙悟空。
这个情节,真是看得人上火,并且深深地位孙悟空感到不值,感到委屈。一路拼死拼活斩妖除魔护师父取经,保师父周全,却竟然没换来对方的半点信任,你说冤不冤?
但即便如此,你看孙悟空也是极力讨好,百般求情,这与他一贯向往自由的洒脱性格,分明是背道而驰的。可他为何还想苦苦留下?并不知是为了完成菩萨交代的任务,而是他早已经拿真心对待唐僧了,他视唐僧为自己最重要的人,他心甘情愿要替他降妖除魔、披荆斩棘。
这说明,孙悟空内心十分重情重义,且十分懂得大是大非,他看似不受束缚,但也深深折服于唐僧要西天取经的信仰,并也逐渐内化成了自己的信仰。
当然了,师徒间的这次冲突,本来也是一场考验,算是一场别致的“团建”。因为这场冲突,进而还导致了“真假美猴王”这个劫难的发生。
此后,师徒消除嫌隙,达成共识,向着共同的目标继续前进,直至取得真经,人人圆满。
最后想说的是,孙悟空恐怕是不少人的偶像吧?估计从古到今,都没有哪个人的粉丝群有他的庞大,现在的流量们比不了的。且人家实则还是个正能量满满的“全民偶像”!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从记事开始那神奇魔幻的故事便慢慢印在了脑子里。小时候只看到其中的光怪陆离和惊险有趣,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憎恶猪八戒的丑态和懒惰,嘲笑沙僧的老实木讷……
随着年纪增长,看到更多社会的真实面容,经历了各种人情冷暖,再回想那些人物那些故事,不禁又是另一番滋味。纵然孙悟空能力无限,直爽豪气,可依旧被那些规则束缚压制,猪八戒式的懒惰在哪里都能看见,沙僧的善良木讷其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所以现在我最欣赏的是沙僧。原因🈶三,第一,虽被贬,却未曾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第二,对师父,对师兄永远忠诚爱护。第三,在现实中拎得清自己的状况和能力,不虚夸,也不沉侵在过去的辉煌光环下。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他最没用,只知道挑担子,只知道告诉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但是他却最默默无闻,最踏实肯干,最善良重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