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压力大
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能有几百元生活费就感觉很开心,只要想着这个钱怎么花;
毕业刚工作那几年对未来充满憧憬,生活上能养活自己顿时感觉满足,要是还能有点结余就更加知足了;
工作几年30岁左右,一心扑在工作上期待有所成绩,找老婆,生小孩,买房子,买车子,根本没有时间开心或者不开心;
35岁左右开始,停下脚步回头一看,上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下有儿女需要养育,要得看老婆会不会持家,可能此时3万元收入还算不错,如果考虑房贷和一家人支出,也就能存下几千元,对于一家人来说存款没有上百万或几百万,也感觉不到太多安全感。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存的钱还是没有满足到自己对未来的预期还是主要原因。
所处的阶层还很低
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如果是一穷二白的“打工人”,年轻的时候怀揣梦想而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在这里是有钱人的天堂,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最初的目标可能是存下10万元钱给自己一点安全感,然后买下一套郊区老破小有个安身之所,再后面瞄准换一套郊区面积大点的新房,接着是给孩子整个学区房,再再后面可能是市区不大的新房……,总之在北上广深上亿的豪宅都不算稀奇,在这里普通人的钱永远是挣不够的。
之所有不错的收入不开心,也很可能是对目前财富所处于的阶层不高有关系,因为高资产的人实在太多,或者身边同事高收入高资产的人太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换一个角度,如果题主生活在长沙月薪3万,可能完全不一样。
未来没有保障
在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大部分年轻人都从外地过来发展,大都在互联网或一些科技类的民营或外资企业,35岁以后大部分人被认为在职场是缺乏性价比而导致就业前景暗淡。
现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产业更迭加速导致很多企业出现效益不好,裁员,甚至倒闭的情况。35岁以后的职场人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都很大,对很多人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很大,现在收入高也同样不敢多花,同样觉得穷,只不过是希望哪天丢掉工作的时候自己和家人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毕竟“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或环境
除了薪资待遇,大部分职场人都希望工作很够有成就感,有好的企业文化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公司和行业,工作是否有自己大展拳脚的空间,并且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否有信任自己的老板和同事,有舒适的人际关系。
以上希望题主有参考的价值,学会调节自己,和自己和解,加油?。
因为虽然你收入很高,但是你依然是个打工阶层,手停口就停。如果一个人的收入来源只是工资收入的话,无论这个收入有多高,他都不会开心,而且收入越高越焦虑——因为这个收入能否持续,是老板说了算,自己做不了主;收入特别高的,一般是优先被裁的对象。
如果是收入跟你一样多的小老板,可能就会比你愉快很多,除非遇到特别惨烈的经济危机或者社会变化,这个收入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只要他想,可以一直干到80岁。
如果是收入跟你一样多的房东,那他就更开心了。只要国家不放弃房地产,他天天啥事不干坐地收租可以一直收到他孙子大学毕业。
所以,收入多少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收入的性质,是工资收入还是经营收入还是财产性收入,那可是天壤之别。这三种收入在个税的税率上也对应 的是不同的标准。
所以,人奋斗的目的,不应是努力提高工资性收入,而是应当拓宽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越活越开心,否则就会越来越痛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