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明风华》是当下流行电视剧,引起了不少观众对明代历史的兴趣。历史上如何记载朱高煦造反失败的,成为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朱高煦仿照先父“清君侧”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仁宗嫡长子朱瞻基以29岁的年龄,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宣德,史称明宣宗。
朱瞻基即位后,虽然深知两位皇叔久怀反志,但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反而以礼相待,重加赏赐。
这反而让朱高煦认为朱瞻基年少可欺,私下积极谋划夺取皇位之事。
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经过精心的准备后,仿照他的父亲朱棣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准备举兵进攻北京。
这又是一场叔侄之间争夺皇位的战争,只是这次与朱棣的靖难之役在过程和结果上有很大的不同。
亲征平乱,稳定民心
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朝廷大臣们意见却不统一。
为此,明宣宗朱瞻基召集群臣商议平乱之事。
本来,朱瞻基要派阳武侯薛禄率兵讨伐,大学士杨荣以建文帝时李景隆为戒,劝帝亲征。
大臣夏原吉也表示,兵贵神速,应当一鼓作所平叛逆臣作乱,这可以先声夺人之心。
英国公张辅自告奋勇,自请两万精兵前往平定朱高煦。
明宣宗表示:“爱卿您确实能击败叛贼。但朕新即帝位,保不准有小人怀有二心,亲征之事就这样决定了吧。”
明宣宗朱瞻基虽年纪轻轻,却是少年老成的英明果决之主。
初登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采纳了杨荣、夏原吉的建议,亲征朱高煦,显示出了与太祖、成祖一样的英武气概,
在声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叛军,皇帝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
明宣德元年(1426年)秋八月,经过周密布置,祭过天地宗庙之后,朱瞻基亲率大营五军将士出征。
英明神武,迅速平叛
深知朱高煦为人的朱瞻基,知道朱高煦临事多疑,遇事犹豫少断的性格,外表好似诡诈,实际内心已经胆怯,既不敢攻取济南,也不敢征战南京,判断朱高煦不敢出战,会留在乐安城。
事实的确如宣宗所料,朱高煦没有料到年轻的皇帝竟然会亲征,信心大失,失去了举兵之初的勇气。
同时,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就包围了乐安城。
此时的朱高煦,色厉内荏,心虚胆怯,加之看到众叛亲离,军无斗志,只得在乐安束手待毙。
宣宗令平叛大军将乐安四面包围。
宣宗手下诸将纷纷请战攻城,朱瞻基一概不许。明宣宗敕谕朱高煦,要他主动投降,朱高煦不报。
宣宗皇帝下最后通牒,再次敕谕劝降,并派人将缚有“招降归正”敕书射入城内,对城中百姓人民告以福祸逆顺。
内心惶恐的朱高煦在大殿思前想后,下不了决心,最后秘密派人哀求明宣宗宽限一天,让自己侄子多给一点考虑时间。
明宣宗朱瞻基答应。
当夜,朱高煦把多年私造的兵器和与众人往来密谋造反的文书信札,全部付之一炬,销毁罪状,史书记载“城中通夕火光烛天”。
转天,朱高煦决定出城投降,其大将王斌很有血性,劝他说:“宁一战而死!就擒,辱矣!”
朱高煦辩解说乐安是小城,不易驻守,于是从地道偷偷溜出城,穿着一身白衣,见到侄子朱瞻基后,二话没说跪倒于地,顿首自白:“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
圈禁汉王,自寻死命
明宣宗没有听取大臣意见,依据刑法对朱高煦“明正典型”,而是把他一家人送至京师,在西安门内新筑宫室圈禁,虽属软禁,但好吃好喝,饮食衣服之奉,仍旧无改。
班师之后,宣宗仅仅诛杀逆党王斌等人,胁从者皆不问罪。
得胜回京后,朱瞻基马上传诏给另外一个皇叔、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
朱高燧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当时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军队,称做卫)。
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一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三年后,宣宗朱瞻基前往西安门囚室探望皇叔朱高煦。
谁知这朱高煦不知是哪根神经搭错了线,不但不领情,还在宣宗离开时故意用脚勾了皇帝一下,把宣宗绊倒了。
宣宗大怒,立刻命力士从殿外抬口大铜缸进来,把朱高煦扣闷在里面。
此铜缸重达300斤。
但是这位汉王自小习武,身体倍好,用脖子还能把缸顶起,晃晃悠悠逼近宣宗朱瞻基。
盛怒之下,明宣宗朱瞻基命人抬来数百斤木炭,堆积于缸上,然后用火点燃。
不久,炭烧铜熔,把朱高煦烧成一顿灰烬。
宣宗皇帝余怒未消,下令把朱高煦诸子全部处死。
至此,汉王、赵王的威胁被解除,保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仁宣之治。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