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打雷谷堆堆,十月打雷坟堆堆”是一句常见的农村俗语,产生于久远、贫穷的年代。表面是写的不同月份的打雷后果,实际上是针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的对应关系而言,在过去尚有些道理于其中,如今却已逐步丧失了指导农事和生活的作用。
一:“九月打雷谷堆堆,十月打雷坟堆堆”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八九月分,正是秋收秋种的时节。此时打雷降雨,对于作物的后期成熟以及秋耕秋种非常有利,可以形成谷堆遍野,丰收的年景,这样的打雷无疑是令人喜悦的。而十月之后,由于已进入冬天,在古代认为是个阳气藏起的时节,西北的干燥冷空气控制气候,很难出现打雷降雨。一旦出现,肯定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异象,尤其说明出现了暖冬现象。
暖冬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造成了土壤的干旱不说,更容易使得病虫害越冬,从而造成作物的毁坏和疫情产生,特别是来年,还会出现倒春寒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播种会困难,萌发可能受损,牲畜十栏九空,粮食减产,导致农民挨饿死亡,所以才有了坟堆堆的说法。
二:这句农村俗语该如何看待?
季节、天气与作物的生长密不可分,作物一定要遵循季节生长,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收成。在靠天吃饭,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这种影响非常大。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往往就是减产或绝产。而没有了粮食,饿死人是自然现象。
但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上早已告别了靠天吃饭,在应对自然灾害有更多的方法。比如,利用人工降雨抗旱、利用熏烟、喷水等措施来预防早霜,可以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以2020年为例,今年的自然灾害频繁,多次出现倒春寒、冰雹、春雪等,但农业生产依然喜获丰收,农民安居乐业。由此看,这句俗语早已丧失了指导意义。
总之,众多的农村俗语,在历史的发展中,闪现着珍贵的先人智慧,亦总有许多,局限于时代成为过去,我们在继承的过程中,应辩证对待。
朋友们,您对这句俗语怎么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