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古以来世界竞争法则推崇“弱国无外交”,但对于英雄之间很多的则是惺惺相惜。李鸿章“卖国贼”这个名号是后来的中国人给的。更多的人只看到了李鸿章在谈判桌上的无能为力,但对于列强而言,只要你是个弱国,再有力的谈判措辞都是废话,完全不值得理会。
纵使李鸿章有雄心壮志,但在那样一个风雨飘遥,贪污腐败,奸臣当道,君主无能的国家背景下,面对如此强大的列强,已是古稀之年的李鸿章又能如何呢?一切依然需要背后的慈禧定夺,可谓没有实际的权利,他能做的只能是应对。而慈禧为了自保,最终沦为了列强的傀儡,就这样,整个国家让列强任意摆布。并不是李鸿章的无能,其实质是国家的羸弱。
但对于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或者日本伊藤博文而言,李鸿章确实值得让人敬佩,如此高龄,还毅然而然的去接受谈判,面对强权,依然据理力争,又怎么能说其是“卖国贼”呢?为什么慈禧不派别人,而只派已经古稀之年的李鸿章?这足以说明李鸿章是当时国家唯一一个知晓西方列强习惯,深知列强利益关系的外交家,如果换做别人,恐怕赔款分地会更多。而对于德国日本这两者,确实给了李鸿章非常客观的评价。
从李鸿章个人而言,当时国家的国情,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他都深有体会,都相当了解,在谈判的过程中也懂得如何确保国家利益,让国家损失最少。而反观其背后主政的愚昧无知者慈禧,确被列强吓的跑到了西安。而李鸿章则是带病从广东北上谈判,一是确实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一是面对强大的列强确实势单力薄,毕竟背后是一个整个国民团结不起来的弱国,底气明显不足,而最荒唐的是连当政者都跑掉了,还有什么谈判可言呢?如果没有李鸿章的硬扛,恐怕那时风雨飘摇的中国,早就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了。但也就是李鸿章的出现,也让其背上了“卖国贼”的黑锅。
我们当代人更应该反思,历史的英雄我们往往将其看做是罪人,而对于外国人而言,确实将其看做为英雄。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顾维钧,他们都曾在列强面前,对国家的利益进行过无畏强权的争辩和呐喊,都维护过国家的利益,但有些人只注重于结局,用所谓的最终结局来判定这个人是好是坏的标准,所以才有了“卖国贼”的称号吧。但历史的转折往往是多方面原因的,并不是他们一个人可以力挽狂澜的。也许,在俾斯麦和伊藤博文的眼里,正是由于虽然背后是一个弱国,但是李鸿章作为一个外交家依然可以无畏强权,为国家利益据理力争的那种无畏精神,以及发自心底的那种爱国情怀,让这两位有所敬佩有所敬畏,甚至有所崇拜,因此,才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
李鸿章和俾斯麦,伊藤博文相比差远了!
原因两点,
1,官太小。李鸿章当的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相当于首都市长和第一军区总司令,而俾斯麦和伊藤博文都是首相,而且是二元君主制的首相,相当于半总统制的总理!俾斯麦和伊藤博文遇上从善如流的国王那就是权臣,国家主宰!李鸿章的的主人是奕訢和奕譞,奕訢奕譞虽是王爷,却是慈禧的奴才!
这么大的差距,不如那两位成功也是正常。
2,国家制度差距太大。中国在满清的统治下,产生了一种惯性,不能改革和开放,一改革就会失去政权。这种害怕在道光慈禧这样的鼠目寸光的领导人眼里更明显!所以,一次次挨打,就是不改革,甘于落后甘于挨打。这是满清中国的特点。而德国,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德国,天生追求团结和军事进步。日本更是天生有危机感,一旦有危机整个国家的力量都能整合起来。
如果咸丰或慈禧能够实行君主立宪,曾左李张来当首相,中国绝对碾压日本,制霸远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