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书法和文学融汇贯通的层面去理解。书 法实在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简要读本。如果说它简要的话,并不是说它浅,它很深,它很高,但是图象一看就知道哪个人的人格结构。所以金庸也好,莫言也好,古龙也好,他们有机会都是 练练书法,读读书法,追一追书法的。他们的浑身所谓的书卷气就会大大增加,他们的生命价值就会出现新的等级。
● 我们在看书法作品时,如果说它有真正艺术美的时候,其实不完全在乎它表达的内容,是在于它的线条、墨色、节奏、韵律,它所表达出来的生命感。我身后的一副莫言的左手书法《壹朝一会》,清雅幼致,宁静致远,属于文人书法中意境比较美的一种。
● 请记住,这是一个最需要精神价值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最需要真正艺术的时代,但是,恰恰又是最容易失去这一切的时代。从这个层面来说,金庸给了时代精神价值,但金庸没有用自己书法融汇进武侠作品里。
● 我非常主张年轻人都学书法,几年前我们看到当时台北市长马英九他在主张台北市的中小学每个礼拜有几节课的书法课,我认为马英九先生做得太好了,中国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人格化体现就是如此,从以上几个层面来看,莫言书法更接近文学底气,融汇贯通。这便于《兰亭小院》见解。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学根本就不讲什么艺术造诣。
就好像跑步一样,1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42.195千米,孰优孰劣?
金庸先生的正统武侠小说,古龙先生的推理式武侠小说,以及莫言的地域人情小说,他们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
没有任何一种表现形式比其他的更好或更差,说句通俗的话,不论脸长得什么样,都是一个娘的孩子。
哪个孩子的成就更高?见仁见智。经商成为一代富豪又如何,比教书育人的老师可敬吗?可是老师就比救死扶伤的医生高尚吗?医生比保家卫国的军人光荣吗?
没法比。
要是论什么“造诣”,那似乎反而是奇技淫巧的最好。回文诗,甚至璇玑图,可谓造诣颇高。可是细想的话,那种玩意到底有什么思想深度?
不要过度着眼于莫言的诺贝尔奖。他的作品虽好,但诺贝尔奖是有条件的,即所谓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等理由的作品,不能参选。不然的话,别说莫言,所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可能都要换一茬,没有几个人还保得住光环。
金庸的拥趸有多少?这就是他的作品的价值;古龙的书迷有多少?这也是他作品的价值。与此相比,莫言还真就差一些,因为他的作品在“本土社会性”上跟另外两位大师不在一个档次上,差远了。
但是在“国际社会性”上,金、古二位的作品又远不如莫言的作品能够阐释人文,因为外国人很难理解,所以莫言能拿诺贝尔奖,他们的作品却不行。
更何况,作家的作品,并无法完全展示他的文学水平究竟如何。因为他作品里的一切都围绕着某个主题,是为作品自身服务的,而不是作家对自己的剖白,因此,以作品来论,根本就不公平。
所以其实题目是个伪命题,问谁的文学造诣高,但文学压根不讲什么艺术造诣。
因为文学的本质是思想,思想的本质是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