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问问自身,什么都做不好,是真的不会做,还是我们的心理导向让我们以为做不好?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的心理过程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是否能够跟的上。
一般来说,自卑的形成都和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童年时期的生活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在我们有了自我意识之后的完善自我更加重要。从心理根源上来说,自卑是由于自我认知偏差带来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本来我们拥有一些品质和能力,但是由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负面居多,所以导致我们会处处拿自己的短处和他人的长处对比,我们会误以为我们做的事情比别人差,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想要改变自卑,第一步既是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劣势,你可以拿一张纸,写下你认为是自己的优点,无论是什么,然后再写一下你自己的劣势;在这个步骤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客观地发掘我们自己的优势,我相信你肯定也有。我相信你又会出现一种思维,即我的优势算不上什么,别人也有,但是要扭正一种思维模式,即你有的别人可能也会有,但是,自己用脑子想想,难倒你是第一个会飞的人类才算是不一样的优势吗?
第二步,修正思维模式,走出原有的模式,一般来说,自卑的人都有这样几个典型的思维方式:1、别人有我没有的优势,我很自卑;2、我的优势跟别人比起来不值得一提,我很自卑;3、我做错了一件事情,所以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很自卑;而这些思维模式当中都会有一个固定模式,即无论什么事情,我从内心先否定了自己,而不是客观分析自我。
修正思维模式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抗争,但是就像是跑步一样,无论你有没有基础,无论你现在的体力有多差,坚持跑下去,你最终会跑的更长更远。所以,当你出现负面思维时,及时的中断,你可以感受下,就像是脑子里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你可以控制大脑马上中断这个思维,接着,你需要将正面思想的力量注入这个心理过程当中,例如:同事小李长的比我帅,比我有钱,比我受欢迎,我很自卑,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马上中断,因为这些思想会不断地深入和重复,过程很痛苦,我相信你知道,中断之后,注入正面或是客观的思维,无论别人有多优秀,那是别人,我就是我,我有我的优势,我只需要发挥好我的优势即可。这不是自我安慰,这是一种客观思维的力量。
先去尝试这些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体在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对这种心理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
他们在试验中先是将狗固定在架子上进行电击,狗既不能预料也不能控制电击。在这之后,他们把狗放在一个中间用矮板墙隔开的实验室里,让他们学习回避电击。电击前10秒室内亮灯,狗只要跳过板墙就可以回避电击,对于一般的狗来说,这是非常容易学的,可是,实验室中的狗绝大部分没有学会回避电击,他们先是乱转乱叫,后来干脆趴在地板上甘心忍受电击,不进行任何地反应。塞里格曼认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有了“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实验之后,妨碍新的学习。后来,以人为被试的许多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读完这个实验,你应该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了吧?原来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不行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以及失败,而是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我们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心理压力,影响力我们的自我认知,于是对自己的能力,意志力等个性品质产生了怀疑。往往这种怀疑会使我们尽量的回避与外界接触企图减缓自卑的压力,时间长了,这种逃避心理会使我们遇到事情不敢积极面对,而只是消极退缩,而人这种退缩正好验证了自己一开始的“预言”——我不行。
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给予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多回想自己成功的经历,要能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的成功,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当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做好!”当你真正具备了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的时候,当你能够常从容的分析客观世界的时候,渐渐的,你会发现成功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成功正在向自己慢慢地靠近。罗斯福曾经说过“我们唯一该怕的是‘恐慌心理’。”正是这种对成功的恐慌心理使得许多人对成功望而却步。
特别提醒:自卑感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各种“事实”或者“经验”,而是来自于对这些事实和经验的分析和评价。在教育中这样观念应当灌输给学生们,并达到真正内化的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说,这比请家教、上补习班要有用得多。
作为管理者,我们应当时时告诫自己以及自己的下属:
我不可能什么都行,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行,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我就是行,比任何人都行。
我这一次不行,并不意味着下一次不行,更不意味着我永远不行。
我现在不行,并不是因为我的潜能不行,而是由于努力不够,坚持下去,继续努力,我就能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