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解答你的问题
希望看完后,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 数学能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中国历史悠久,对于数学的向往与发展也是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很多很多发明家都是数学家,很多很多发明都离不开数学计算。这些看似与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直到我研究了算盘、加法机、计算器等的历史演变,我发现了一些规律。
最早著名的数学利器是算盘,而算盘是由算筹演变而来。算盘的发展解决了很多贸易问题,在后来的唐、宋,算盘几乎进入了所有普通小商铺家。而到如今的21世纪,算盘也没有绝迹江湖,更有甚者,很多老大爷珠算比计算器还要算的快、准。
后来算盘的使用与方法逐渐的通过中西贸易,流入了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一些数学家觉得很有意思,并对其进行研究改良,终于有了后来的加法机。至此,中国的算盘一直没有多大改变,珠算口诀也是言传至今,而西方国家的计算器却不断迭代,直到后来的计算机、程序应运而生。
第二 数学需要不断创新与迭代
“1+1=2”,这在普通人眼里,它是绝对的;但在数学家眼里,它是相对的;在生物学家眼里,它是错的。
数学的初衷是学习基本的计算,像个位、十位、百位四则运算,但到了一定的阶段就需要变。算盘的巧妙不在于去数算盘的珠子有多少个,而在于那一套口诀,那口诀不是死记硬背、不经推敲的,而是有一定的数学推理与逻辑在里面的。也就是大家都喜欢提的数学思维。
有的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只会专注于结果,算出了正确的结果,那么我就学会了数学?真是这样?
记得我那时学数学时,我的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着数学解题思路,我没有认真听讲,老师看到后,要我上讲台来做题。我用了自己的方法解答出来了,结果还刚好对上了,当时老师没有说什么。直到下课后,把我叫到办公室去了,认真帮我分析为啥思路是错误的。从那以后,我就喜欢学会老师教的方法,但更喜欢自己想出另外一套解决方法。
创新是需要有基石的,前辈们的一些数学原理,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那都是精华。很多人可能都知道1+2+3+4+······+100,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简便方法(1+100)*(100/2)。古话说的好,求学问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大学数学、科技数学…….都有其规律可循,每一阶段都是一个关卡,哪怕你冲会员跳到了下一关卡,但你的历练、学识、技能,并没有得到提高。喜欢数学的第一关需要有敬畏之情、热爱之情。
给你分享我的真实故事。我上大学时,要学习数学。但是我高中读的是文科,所以我们基础是比较差的。然后我就自己想办法,去图书馆借了好几本书,把它们全部摊开放在桌子上。一本一本的看,要知道每本书啊!他的深浅程度是不一样的。看不懂就换一本书,有的书讲的比较基础就能看得懂。那么我就边看边做题,慢慢的把基础打扎实了。这过程其实就是要花时间了,第一学期结束后,我高等数学考了76分,还是比较满意的。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养成了一个学习的习惯,还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自信了。大一下学期继续学习高等数学,同样也是考的比较高的分数,还拿了奖学金。大二的时候学线性代数,每天也是晚上都会去自习,做几道题目。学期结束后也同样是考的比较高的分数,后来就是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课程我是没有去上课。后面考试前我花了一期把它读完的,然后考试也考了80多分。这个过程其实是很愉快的。世上无难事,只要你付出了,肯定会有收获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