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开局一个碗,终局得天下”。朱元璋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从乞丐到帝王,这在中国历史以至于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逆袭”的奇迹。
纵观中国历史,所有完成大一统的帝王里面,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卑微的。嬴政出身就是王子、刘邦是亭长出身、司马炎是世家子弟、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大将军、李渊是世袭了唐国公、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都指挥使、努尔哈赤出生于酋长家中。
在这些帝王里面,只有朱元璋的出身最低,而他的开局也是最差的。当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一位“平民”帝王。
分析
题目中提到一个词“淮西”。这个词现在已经不用了,但要是想把问题解释清楚,还是需要把“淮西”简单地说一下。
所谓的淮西,包括:寿州、庐州、濠州、舒州、和州、蕲州、黄州、光州、无为军、六安军。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大部,以及河南、湖北一小部分。
在安徽有一句俗语,叫做“鱼出一湾,鳖出一滩”。这句话就是用来指,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经常会出现某种人或者某种现象。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在风雨飘摇的元朝末年,淮西地区会出现那么多,即便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非常有名的人才。
- 那么朱元璋手下哪些文臣武将是出自于淮西
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想要成功,除了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魄力、韧性、格局外,还需要有一大批既有忠心,又有能力的文、武人才去辅保。
说到文,朱元璋所仰仗的主要是淮西、浙东人士。这里面来自于淮西的主要谋臣有后来的百官之首李善长,还有中国最后一个中书省丞相胡惟庸,也为朱元璋出力很大。
至于说到武将,那从淮西出来的就太多了。首先就是朱元璋的基干团队淮西二十名将,这里面比较有名的有徐达、汤和、花云、陆仲亨、华云龙、郭兴、郭英、周德兴。
除了淮西二十四名将,开国三小将,即朱文正、李文忠、沐英,也是从淮西出来的;还有就是开国第一先锋常遇春,开国第一伯乐胡大海,包括名将邓愈也是淮西人。还有傅友德、冯胜,虽然不是淮西人,但也距离淮西不远,算朱元璋半个老乡。
这些人,除了为朱元璋建立大明效力,在明王朝建立之后,依然是中央朝廷的主要势力。当时的明朝,只有两个集团,一个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另一个就是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
可两相比较之下,浙东集团在人数上与淮西集团相比,就要逊色太多了。
- “水涨船高”,淮西集团押对了宝
虽然这句话用在这里不太合适,但的确就是这个意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朱元璋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淮西人士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地位。正是由于朱元璋最终问鼎天下,那些追随朱元璋的人也都被拔高了。
我们大概地看一下朱元璋手下这些人才的质量。
文臣之中,最为优秀的当属刘伯温,朱元璋对刘伯温才干的信任与欣赏,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至于出自淮西的李善长,朱元璋对他的态度是信任是不及刘伯温的。不是说李善长的能力不够,但如果让他和刘伯温相比,朱元璋更认可刘伯温。
而武将里面,虽然杰出者不少。但真正能够到达统帅级别的淮西武将或许只有徐达一人而已。
当然,除了徐达之外,明朝淮西籍开国将领中,优秀的有很多,像汤和、常遇春、朱文正、李文忠、邓愈、胡大海、郭英,都属于我非常欣赏的名将。
可除了这些位,其他的淮西名将,或许就不那么入流了。至于说淮西二十四将,我总感觉里面有些人有凑数之嫌。
- 朱元璋的“乡土”意识,让他最信任淮西人
“乡土”意识是所有中国人难以避免的一种思维。成长于黄河流域,依靠农耕生存的中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意识。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遗传基因”。
在中国想要成功,必须要依靠“乡里”,而成功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报家乡。这不见得是必须,但一定是普遍。
就拿刘邦来说,他的成功依靠了大量出自于沛县的人。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他们都来自于沛县。而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首先做的就是给沛县免除赋税。
刘秀喜欢用南阳人,曹操重用曹、夏侯两家,高欢喜欢用渤海郡的旧人,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基本上都是河南、河北的人。包括蒋介石,也是对浙江人有偏爱。
这种“乡土”情怀里所具有的信任,是其他纽带所建立起的关系,难以替代的。这不是朱元璋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几乎是所有人。
而朱元璋的“乡土”情怀,只是更重了。朱元璋虽然是一代帝王,他有能力、有韧性、有胆识、有魄力,可我们能从他的身上看到浓重的“小农意识”。
这种意识,让他对乡里乡亲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再加之朱元璋悲惨的早期经历,他面对“乡亲”之时的感情,就如同面对亲人一般。“淮西”这个地理名词,在朱元璋这里代表了“亲人”。
所以,在朱元璋不认为自己统治地位将受到威胁之前,他会给予淮西人最大的信任、包容。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是赐“丹书铁券”最多的一个皇帝。
在那个时候,这些开国功勋不止是臣,还是亲。朱元璋愿意和他们结亲,也是因为他早年悲惨生活让他无限地渴望亲情。
这是因为这种情感,让朱元璋喜欢把机会留给淮西人。
再加之淮西人抱团的意识,让这些人也都有意无意地聚到了“乡土领袖”朱元璋的身边。
- 淮西的“地域”影响
元朝的统治是对汉人的人性、人心、人格,压迫极大的统治。
他们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在这里面,汉人所指代的只是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族。
而作为最低一等的南人,所包括的是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他们被极大歧视和压迫,甚至不被当人对待,而被称之为“两脚羊”。
南人在元朝的地位之低,甚至还要比奴隶更低。他们在参加科举考试、外出经商方面都受到极大的控制。甚至就连出行自由和婚姻都要被剥削。
再加之,元朝末年,淮西由于气候原因而导致颗粒无收,无数的人家都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百姓民不聊生。
百姓们没有钱可以去乞讨,没有住所可以睡在破庙、大街,可如果没有粮食、没有吃的,甚至连乞讨都乞讨不到粮食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反抗。
当时的淮西,或者说是整个安徽、湖北一带,百姓们已经不得不反了。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爆发了,作为点燃反元第一把火的红巾军起义,他们的起兵地点是在颍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阜阳一带。
红巾军起义带动了接下来的反元起义大爆发。而安徽、湖北两地,则是早期起义最为激烈的地方,参与的人数也是最多的。
当基数变得庞大起来,里面的人才也就会多起来。尤其是在乱世当中,那些优秀的人就更容易脱颖而出了。
结语
我绝不相信地域差别,会带来智力与能力的天然差距。
可同时我也坚信相信,绝顶天才的出现会推动人才的出现。而朱元璋作为绝顶天才,他的出现促使了淮西人载入史册。
趣谈答案:这件事情和其他人都没有关系,仅仅与朱元璋有关。
天下网红是一家
请注意我没有跑题,我仅仅是借着网红来举一个例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并不是无理取闹,也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着一定切实可行的规律。
因为当一个网红成为网红的时候,她就知道网红是非常赚钱的,她也希望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能够成为网红。接下来就开办公司,加大企业规模化,紧随其后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成了网红。
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某个地区他们盛产某某宝快递,而且他们这些快递能够运往所有的地方,但是这样的快递点往往是集中性的,这个村子全都是搞这个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知道这个能赚钱之后,整个村子都会服从他的安排,一起开开心心的赚大钱。
朱元璋的集群效应
我们通过上面的小例子就能够明白:朱元璋时期淮西老家这么多的杰出臣子,和他们本身没有太大联系,仅仅是和朱元璋有关。
换句话来说,朱元璋出生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有一大批的英雄,有一大批的高等级将领,因为朱元璋将会给他们一个平台,将会带动了他们全面发展。
当然从侧面也能够说出来,这些武将在成为武将之前都是平凡的人,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武将,能够成为贤臣,是在慢慢的历练过程中自我学习。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国当中刘备仅仅是织席贩履之徒,而张飞是卖猪肉的,关羽是看大门的,可是慢慢的他们三位均为成为了撼动华夏的无敌存在。
当然,这个无敌的时间可能短了一点点。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