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现代人通常都视之为腐朽落后的一项封建制度。在现代人眼中,选择继承人,再怎么都应该看哪位候选人更加“贤能”,而不是以其出身来决定继承资格。
然而,所谓“贤能”,却是最难以量化衡量的一个标准。历史上,正因为人们对贤能的看法不一,导致了太多的历史悲剧。
商朝最后一位国君商纣王,史称“资辩捷急,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堪称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商人选择他作帝王,某种程度上,正是选“贤”的结果。可商纣王虽然才能出众,却“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他坐上国君之位后,凡事都喜欢自作主张,专横跋扈,丝毫听不进别人劝谏。时间一长,商纣王便成了只能听阿谀奉承之声的暴君。最终,商纣王被天下人抛弃,葬送了成汤江山。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商纣王不够“贤能”吗?那么在选择他作太子时,为什么鲜少有人能指出?
在深入研读历史之后,司马光曾感叹道:“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司马光是在看到知伯被韩、赵、魏三家所灭后,有感而发。以他的观点,德才兼备称之圣人,德才皆失称之为愚人,德胜才称为君子,才胜德称为小人。知伯为人,身强体壮、才艺过人、能文能武、坚毅果断,但却失之于仁。所以,在司马光眼中知伯是有才而无德之人,应称之为“小人”,原本就不应被立为继承人。商纣王就与知伯类似,也是有“才”而缺“德”的小人,所以才葬送了成汤江山。
然而,司马光的选“贤”标准又是否可靠呢?
宋桓公去世时,太子兹父到他病榻前,强烈要求另立太子:“目夷年长而且仁德,请国君立他为太子!”宋桓公听了,便叫来了庶长子目夷,想立他为太子。但目夷听了后,却推辞道:“他既然能以国相让,还有比这更大的仁德吗?我无法与他相比,况且改立太子不符合宗法制。”说完,他立刻就退下了。宋桓公没办法,只得将兹父立为太子。
宋桓公去世后,兹父当上了国君,即后来鼎鼎有名的宋襄公。
宋襄公能让贤,充分证明了他的仁德。以司马光的观点,即便宋襄公无才,也称得上是位君子。他作国君,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
可事态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因为在霸主齐桓公去世后成功地平定了齐国内乱,宋襄公自信心爆棚,想重振殷商雄风、称霸东周。尽管庶兄目夷数次苦口婆心地劝谏,可宋襄公却始终听不进去。结果,宋襄公一连两次被楚成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公元前639年的盂地(今河南睢县东南)会盟时,被楚成王劫持着去攻打宋国;公元前638年,又在泓水之滨大败于楚军,不但宋襄公身受重伤,宋国军队也损失惨重!
宋襄公执政十四年,因不自量力地想称霸天下,最终成了天下人的笑话!
那么宋人选择宋襄公作继承人,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宋襄公到底是不是“贤”人呢?
很多人认为,宋襄公虽然有君子之风,但显得太过迂腐——这其实就是在暗暗讥讽他的才干不足。那么如果有一位仁德又有才干的继承人,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
晋献公太子申生并非嫡子,但因为嫡夫人贾国女未能生下儿子,申生便以庶长子身份当上了太子。申生为人,按他政敌评价,是“处处小心而洁身自好,年长稳重,不忍心害人”。这么一位洁身自好不忍心伤害别人的好人,当然也属于司马光眼中的“仁人”,至少能称得上是君子。
正因为君子洁身自好,从政时往往就显得懦弱而迂腐,难以出政绩。那么太子申生是不是这样的人?
在骊姬不断地吹“枕边风”后,晋献公对申生也逐渐产生了疑心。为试探儿子,晋献公不断地出各种难题来考验申生,想借机找出错漏而废黜他的太子之位。
首先,晋献公组建了上、下二军,命申生率下军去攻打霍国。申生虽然感觉到父亲心态已产生了变化,但依然忠顺地听从父命,率军前往伐霍。结果,申生顺利地将霍国给灭了。
一看申生如此能带兵,反倒是加剧了晋献公对他的戒心。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再度命申生率兵去讨伐皋落狄,还特别强调:“狄人没有被彻底消灭,就不能撤军!”晋国周边的狄人部落众多,实力极其强大。晋献公以彻底剿灭皋落狄来要求申生,其实就是为了抓他的过失,好治他的罪。跟随太子申生出征的大臣,不少都丧失了信心,劝他干脆逃亡国外算了。可太子申生却毅然出征,并出色地完成了晋献公交给的任务!
申生为人仁德,又能统军立下如此多的战功,难道还不是一位德才兼备的继承人?
可这么德才兼备的太子,却在骊姬陷害下丝毫没有抵抗力,最终被迫害致死。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就因为太子申生之死不能服众,再度爆发了长期的内乱。
如果太子申生能保住性命,晋国还会经历那么多波折吗?
商纣王、宋襄公、太子申生三人的例子足以证明,所谓“选贤”制度看起来美好,可在古代操作起来却是极为困难之事。
即便是到了现代,要想衡量一位管理者的优劣,也相当困难:短期业绩辉煌之人,也许是以牺牲长期业绩为代价;更注重长期业绩的管理者,也许因短期业绩不突出而被上司给否决了;长短期业绩都好的管理者,说不定又因对下属压榨过甚,导致众叛亲离……。
正因为“立贤”的标准太过主观,难以量化,所以古人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最少争议的制度——以出身来定义继承资格——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虽然嫡长子继承制显得极为僵化,也无法彻底消除争储隐患,但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
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权力交接期的平稳过渡,这正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最大优势所在。
一般说来,任何国君还有贵族都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够贤明,从而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业,把自己的家业发扬光大。但是在中国真正的历史上,很多时候挑选继承人并不是以贤明来挑选,而往往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来选择继承人。
因为贤明这种东西,说实话是很难用到数字具体去衡量的。往往在皇位继承中,某个皇子被众人说是非常的贤明,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很多人在给他造势,并不一定是他真正能力的反映。因为在历史上废长立幼,最后以庶子代替嫡子继位,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太多这样那样的事情,所以最后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以贤明来选择继承人。
三国演义估计大家都看过了,在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袁绍和刘表。他们都曾经打下了一个非常大的基业,但是在选择继承人上有所不妥,最后导致自己的基业灰飞烟灭。以至于后人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的时候,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该废长立幼。曹操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最后是贾许一锤定音,也是拿袁绍和刘表的例子来做反面教材。
所以不管嫡长子继承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确实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至少大家都认可这一制度,服从这一制度。而如果以贤明来选的话,可能其他的庶子很多都非常有才能,谁也不愿意服从谁,最后各自都有自己的拥护者,到时候就会形成各个派系互相争夺,四分五裂。最典型的就是康熙皇帝末年的九龙夺嫡,因为康熙废了太子之后,一直没有再立新的太子,所以其他的皇子就看到了希望,结果在私下里你争我夺,完全是不择手段,不可谓不惨烈。结果雍正当了皇帝之后,由于当年和那些兄弟争夺储位结下了巨大的仇恨,所以把其中好多都害死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