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整几句知识点)“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曹操虽以“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广揽天下之英才,但是,其作恶多端、阴差阳错的也丧失了很多更优秀更英明的人才。这是他奋斗一生,才“勉强”三分天下的主观原因。
试想,倘若刘备没有诸葛亮的加盟!刘备能不能有一席之地?孙权在赤壁之战前夕,没有鲁肃的支持,会不会奋力抵抗曹操?如果,没有诸葛亮和鲁肃的攻守同盟,吴、蜀有没有力量对抗曹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能、不会、也没有。(雒城之战)
孙权在拥有鲁肃之前,张昭是内部第一谋主。周瑜掌握大局!不用说张昭了,张昭干脆主张全面投降曹操。只有周瑜👍,而周瑜的战略方向是:西,拿下益州与马超联合牵制曹操;东,驻扎荆州用以进攻曹操。孙权也同意,但不现实。
首先,马超已经被曹操打得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刘备用张飞给他做副手,人家曹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他打得丢盔卸甲地跑到了汉中😄。马超的影响力早已荡然无存!不联合马超还好,联合马超纯属自讨苦吃。
其次,周瑜打刘璋路途遥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曹操尚且“察蜀贼栖於山岩”,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而不敢劳师远征。周瑜就一定能轻轻松松的打下来益州吗?万一益州战事吃紧,刘璋随时随地都可以投靠曹操,曹操出兵下益州就毫无悬念了。
孙权明知道周瑜的方案没有可行性,又不能不给周瑜面子,表面上全力以赴的支持,背地里还是认可鲁肃👍。宁肯得罪周瑜,也要按照鲁肃的建议把荆州南郡借给刘备👍!这是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此举足以让天下三分。
刘备在对待益州的问题上是以庞统为主!虽然这个战略方向的提出是诸葛亮,但是,实际操作实施计划的人是庞统。可是,庞统是人家周瑜的部下😄😄😄功曹,刘备自己有没有拿下益州的主见?就算是有,与周瑜的战略方向相冲突,势必兵戎相见!前提是在没有诸葛亮和鲁肃的情况下。而且,庞统就算是主动离开的周瑜,不是也死在了雒城吗?
因此,没有鲁肃和诸葛亮,孙权和刘备的发展方向不可想象。这一点毫无疑问!至少,不会让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甚至连写字的笔都吓掉在地上了。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曹操是怎么失去的诸葛亮呢?(曹操屠徐州为父报仇)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以替父报仇为由,起兵讨伐陶谦,当时袁绍亦派部将朱灵督三营军相助。陶谦引军迎击,却遭遇大败,只得逃离彭城,退保东海郯城,曹操乘机又破彭城,傅阳。当初各地流民依附陶谦,多在彭城间,此次遇曹操大军,皆遭杀戮,数万(一说数十万)人被驱赶到泗水河中淹死,尸体阻塞了河道,致使河水都不能流动。其后曹操向东北攻费、华、即墨、开阳,陶谦于郯城一面遣别将救援被曹军围攻诸县,一面告急于青州刺史田楷。曹操围攻郯县,未能攻下,便转而攻取虑、睢陵、夏丘三县,所过之处全都遭到屠戮,鸡犬不留,旧城废址不再有行人。第一次屠徐州。
兴平元年(194年)四月,曹操再度率领大军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东海。回军经过郯城,徐州将领曹豹与刘备屯兵郯东,邀击曹操,被其击破,曹操随即西拔襄贲,所过之处多所残戮。第二次屠徐州。
经过连续两次的屠城,曹操彻底得罪了诸葛亮!誓与曹操不能同日月耳。因此,与曹操不共戴天的人,不是刘备、不是刘备、不是刘备。是诸葛亮!那么,只有诸葛亮与曹操不共戴天吗?当然不是,还有诸葛瑾。
有一次,校尉殷模被孙权怒斥,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人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说:“子瑜怎么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座席说:
“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徐州屠城事件)。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
孙权听后很为伤感,于是说:“我特为您而赦免他。”通过诸葛瑾的话!不难看出曹操屠徐州给年幼的诸葛亮心灵上造成的创伤之深!连孙权都深受感动😭。与诸葛瑾相比,诸葛亮才是曹操无法完成大一统的难以逾越的屏障。
这是曹操作恶多端所致。那么,阴差阳错呢,鲁子敬怎么就错过了曹操的征召呢?
鲁肃和曹操又没有任何过节!鲁肃自己都说:“如今我迎降曹操,曹操理当送我回到故乡,品评我的声名地位,总还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交游士大夫,慢慢升迁上去,也少不了做个州郡长官。”😄何止呢?这大概是鲁肃谦虚吧……(被忽略的战略家:刘晔刘子扬)
鲁肃本不看好孙权(肃见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而听从好友刘晔的劝说想投奔郑宝,刘晔是鲁肃的好友,写信给他,信中说:“当今天下豪杰蜂起,凭你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宜于当今社会形势。你还是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可滞留东城。现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兵众,占据富饶的地区,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他,何况我们这些人。看他的趋势,还会广聚更多的人众,机不可失,你应该速去那儿。”肃答然其计。
😄😄😄阴差阳错!鲁肃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郑宝。结果周瑜捷足先登,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去见他,把刘子扬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他说了。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仍住在吴郡。
周瑜劝鲁肃留下来,“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刘子扬之言介意也。”周瑜说:“如今孙权亲信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况且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论证,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我正领悟到这个道理,你不必把刘子扬(刘晔)的话当作一回事。”肃从其言。
《三国志•刘晔传》记载: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郑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众皆惊怖,走还营。晔抚慰安怀,咸悉悦服,推晔为主。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公元199年,刘勋被孙策击败,投奔曹操,刘晔亦跟随……
曹操就这样错过了鲁肃鲁子敬!错过了鲁肃、错过了诸葛、错过了统一天下。欣然接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个无可奈何的结局。(完)
因为刘备、孙权,也是一代枭雄啊!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千古名句,你没听说过吗?
曹刘孙三家(孙家是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兄弟三人合力),并不是把一个天下分割成三份,而是把东汉末年的、几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整合成三个整体。
黄巾军起义,是对混乱黑暗社会的反抗,但也沉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抵抗黄巾军而建立的地方武装,在黄巾覆灭之后,并没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而是在尊奉东汉政府的名义之下,保持着各自为政的状态。
于是战乱纷呈,征伐不止,百姓流散,民不聊生。
曹刘孙三家,带领着各自的队伍,把成百上千的地方割据,整合成三个整体。虽然曹操并没有称帝,但是在“汉”的名义之下,实际是曹操管理国家,统治人民,而且保持了内部的和平,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曹操当然是一代枭雄。刘备、孙权也是一代枭雄。他们都是对历史有贡献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