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画画的人的眼中万物,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

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绘画的本身就是要训练人眼的观察方式,

过去我的老师总喜欢对我讲一句话:“你要看到,才能画到,你要看见,才能画出。”

这便是“眼在手前”的真实含义。

1.素描视角

这是一个普通的球体石膏:

在学画画的人眼里,它可以是一个球体的结构:

可以是一个受光和背光的光影关系大剪影形状:

它也可以是一个随着光产生的素描关系:

高光、亮面、浅灰面、深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投影、投影边缘线构成的素描关系。

还可以是什么呢?

还可以是苹果:

还可以是什么呢?

基本上图中的三个物体都可以用球去理解:

还可以是什么?

人的头

所以在美术生眼里,

一个球体,不仅仅是球体,还有它的结构,它的光影关系,它的体积表现,

更有着它的本质衍生,

苹果、罐子、人头基本上都可以用球体的素描关系去理解,

这便是一通百通。

2.在色彩方面有着敏锐的辨识度

画画的人对颜色都特别敏感

红色不是红色

而是深红、大红、玫瑰红、橙红、土红……

黄色也不是黄色

而是橘黄、土黄、中黄、淡黄、柠檬黄…..

绿色也不是绿色

而是墨绿、橄榄绿、粉绿、淡绿、黄绿…..

蓝色也不是蓝色

而是普蓝、群青、天蓝、湖蓝、孔雀蓝…..

更别提多种多样的高级灰

一般人的眼睛可能根本分辨不出来,但是喜欢画画的人就能够很敏锐地把控这些颜色:

3.有一双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

“小区高楼之间的楼房高差,不仅仅是为了采光,更是为了天际线的曲线美感”

上述的论断是从一个我学画画的学生口中听来的,

他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城市规划知识的系统学习,

他只是偶然间在高架上看到了连绵的小区高楼,

发现这些高楼差组合成了一条自然的曲线,

他才后来慢慢查资料,才有了“都市天际线”这个概念,

其实相关的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建筑的构成感、路上的石砖布置、绿化布置、奶茶的包装,

都是很多艺术设计类从业人员所精选的设计美感,

而这些早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寻常视觉中了。

4.对人体知识十分敏锐

下图不是段子,是真事,美术生看病精准报出自己的伤患处:

肩头不是肩头,这是三角肌前束,

这是美术生的额外医学技能树。

红梅工笔佛画觉得用中国画中一句词,可以说明这些不同,只是能只分普通人与会画画如此两类,还应该要更丰富些复杂些。

“花非花,雾非雾”是常常用了形容一些中国画的词句,就比如红梅工笔佛画图片选用的,都是国画大师黄永玉的作品,就颇有这样的意境。而对于万物在人眼中的区别,至少也应该分三类或者说三个层次。

一花是花,雾是雾

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本来的面貌,这是物理的属性,普通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其实正是世间万物的最根本的意义。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如此的看待世间万物,世界也就没有这么复杂,禅宗有云:众人平等。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所以普通人这样看万物,花是花雾是雾并不普通,也更能达到最普通的快乐!

但,人毕竟是人,由于有情感由于学了某些技能,就不这样看待万物了。

二花非花,雾非雾

会画画的也是普通人,只是学了绘画技巧的普通人,所以无论是出于习惯还是职业,也有人说是职业病,看万物自然而然就用上了技巧。

所以看花不单单是花,是一幅画,而这幅画若不符合了自己的审美,可能还要不断的寻找角度,甚至有点强迫症的可能还要掐上几朵才肯罢休,当然更多是在自己作品中进行加工创作。

就如学摄影的,看万物常常喜欢双手做个框子,非要在手中去看,其实无论会画画的还是学摄影的。

若不是在构思作品,这样也还是挺累的,少了很多人简单的快乐。

会画画的很多人也更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绘画是艺术,艺术也是为了表达的,表达的是情感是对万物的领悟,这种境界其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花非花》就已经表达了。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全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给人以“朦胧”意味,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更有了梦之意境。

三似花非花,似雾非雾

对于如何看待世间万物,如果到了一定层次,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分会画画还是普通人,似花非花,似雾非雾,更是将万物寄予了情感和灵性。

比如一草一木总关情,又比如万水千山总是情,大家熟知的“黛玉葬花”,黛玉或是视花以非花,或是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落花。

这种层次普通人也可以达到,会画画的也不一定理解,不过,都是极少数人才能这样看世间万物,也常常被看成了异类,所以还是如普通人看万物的最好。

这也可以看做花非花,雾非雾的延续,据说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就从中获得些许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的名句。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宋 ]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种境界就需要悟了,会画画的做艺术的还好点,这种境界可以美其名曰“不疯魔不成活”,如果是普通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5668.html

(0)
上一篇 2023-07-19 上午10:14
下一篇 2023-07-19 上午10:24

相关推荐

  • 恒大3-1击败国安

    超联赛第23轮比赛的焦点大战中,广州恒大客场3:1战胜了北京国安。本场比赛过后,在联赛仅剩下8轮的情况下,广州恒大已经领先北京国安7分,领先上海上港8分。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州恒大基…

    爱问 2022-09-13
  • 李铁执教成绩不好能力不行,为什么足协不换他呢无奈还是隐情

    目前国足在12强赛中1胜3负,在小组6支队伍中列倒数第二。究其原因,这与李铁的执教能力差是分不开的,但截至现在足协还没有换帅,既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也可以说是另有隐情,这是中国足协实…

    爱问 2022-10-17
  • 在电厂干锅炉专业有前途吗

    同为央企职工,有的是安稳的职业,缺少的是现实的挑战。有的是稳定的收入,缺少的是大富大贵的冲击。 很了解央企行业的特点,也很理解你的困惑,但作为央企里一个锅炉专业的技术人员,我给你几…

    爱问 2023-01-12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过年

    民间有一句俗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至少阐述了两个观点或者习俗。 一是,生命中亲情比金钱更重要。 中国人向来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在重要节日新春佳节里,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其…

    爱问 2023-07-16
  • 历史上最悲催的3位逃跑皇帝是谁

    这几年有一句话在“明粉”嘴中经常提及,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关于这句豪言壮语我一直没有找到史籍的出处。平心而论,以历史的进程来看,这就话“精神可嘉,效果太差”,毕竟一个…

    爱问 2023-01-17
  • 欧阳询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在书法方面并称为“初唐四大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还有书法论著《八…

    爱问 2022-06-20
  • 字母哥称詹姆斯世界前三引热议,那么字母哥心中,谁能超越詹姆斯排世界前2

    雄鹿和湖人的大战之前,字母哥在采访中对记者说的这段话,只能说字母哥情商太低、嘴太笨!本想借着詹姆斯来夸自己,借此来打击打击湖人,在比赛之前打一打心理战。可话一出就变成了现在的詹姆斯…

    爱问 2023-07-16
  • 在旅途中,你做过最刺激的一件事是什么意思

    旅途中,做过最刺激的一件事就是从随州到安康摩旅的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穿山,过河到安康时已经是凌晨了。就让小编说说那天经历最刺激的事情吧! 随州到安康617公里的路程,备受刺激! 旅…

    爱问 2023-06-11
  • 被刷单骗了一万多块钱,如何快速走出来现在每晚都睡不着觉,觉得自己蠢呆了,哭都哭不出来

    我曾经一秒钟被割去两万多块,我一下子浑身麻木,脑袋发懵,心啊,就像被人用手抓了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源于我的贪心和懒惰,我自己曾经报网课学习过股票知识,对于分析个股有过系统的学习和…

    爱问 2023-07-01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悟3000字

    一一美式民主的丑恶嘴脸 疫情漫延肆虐到这个份上,西方各国政要和专家学者纷纷转变对中国抗疫的错误立场观点,确认中国抗疫的伟大实践,肯定中国抗疫的重大胜利,借鉴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可以…

    爱问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