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蜂群战术,就是利用大量低成本的无人机对目标展开饱和式的攻击,使敌防空系统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对的饱和状态,以达成命中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战略战术目的。
这种战术确实是给航母编队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但是,无人机蜂群战术也不是无解的。毕竟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战术,只要有缺点就能够被破解。
首先,无人机群保持规划队形和任务分配需要依靠控制站的辅助和协调,这导致无人机非常依赖通讯。因此,只要能掐断无人机与控制站之间的通讯联系,无人机蜂群战术不攻自破。现在电子战设备层出不穷,想要掐断无人机与控制站之间的通讯很容易,电磁压制、电磁干扰、电磁脉冲………方法有的是。
其次,无人机的速度普遍不快,无法达到突防效果,这就给了防守方足够的反应时间。防守方可以组织密集的弹幕,抵御无人机群的进攻。比如,采用密集的速射武器拦截无人机群,又或者使用防空导弹和空爆弹药,这些武器都能够有效摧毁无人机。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目前针对无人机的蜂群战术,还提出了不少许多创新方法,如使用激光武器等。而且除了被动防御以外,还有些国家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术,即通过技术手段搜索并锁定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站之间的无线电信号,发现其地面控制站的位置,之后利用火力打击直接摧毁无人机群的控制站。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根本无需破解,因为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无人机蜂群战术无法对航母编队形成有效威胁,换句话说,无人机蜂群不可能凭空出现,必须有能够释放无人机蜂群的平台,而目前主流的方式就是用改装的轰炸机或者战斗机做为无人机蜂群的母机,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轰炸机或者战斗机如何突破航母编队严密的防空火力网?
既然是无人机蜂群,就注定了无人机不可能有大的体型,没有大体型就没有大航程,因此无人机蜂群必须依赖载机平台来抵近释放,在战争形态下,什么样的飞机能够抵近航母编队而不被击落?拿美军为例,美军用于释放无人机的载机平台大多是C130运输机、B52轰炸机和F15战斗机等,在战时这些飞机根本就无法突破航母的防空火力圈,更不用说释放无人机蜂群了。
退一步说,即便搭载无人机蜂群的飞机能够靠近航母并成功释放无人机蜂群,这些小而慢的无人机也无法在航母的近防炮面前生存,无论是美国的“密集阵”还是我国的1130近防炮,打击并摧毁这些小而慢的无人机目标易如反掌,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无人机蜂群打航母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个伪命题,不具有任何实际可操作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