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我非常同意题主的这个观点。
在我的身边也有很多同事都有这样的看法,经常有同事高兴的说:“今天某某某同学来看我啦,哎呀,变化真大呀,想当年他可调皮了,被我批评过很多次,还找过家长,没想到现在非常有礼貌。”
为什么批评越多的同学会对老师更有感情?
首先,被批评的多的同学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情商也非常高。
这些孩子别看在学校时读书不用心,调皮捣蛋,可是走上社会,他们却很吃得开。因为他们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察言观色,善于交流,善于结交朋友。因此他们在社会上很容易取得成功。
其次,长大后更能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
读书时老师批评,这些同学不一定能够明白或者接受,但是走向社会,经过一番磨炼,自己成了爸爸妈妈。这些同学就能体会到当年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会怀念甚至感激老师当年的批评,因此会和老师的感情更深。
再次,不打不相识。
老师由于经常批评这些同学,和他们打的交到多了,有时甚至要家访、找家长到学校。时间久了,对同学的性格、心理、喜好都有准确的了解,老师对这些同学的真心付出同样也会让同学感同身受。在这些同学的心中,老师早已超越了老师的本分,老师早已像父母一样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这一部分在读书时候可能比较难过。但是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批评的多了,同学与老师也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会陪伴这些同学终生。
作为一名老师,我也有这样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叫阿超,长的人高马大,读书时总是惹是生非,经常被我批评,家长也被叫到学校多次。有一次他已经不想读书了(老被批评,自己也读不进),开学没来报到,准备退学。我又去他家里,做他工作,让他继续读书。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努力下,他终于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高中毕业后,当了兵。数年后,回来看我,居然已经在不对考上军校。人变得更加英武、帅气。来了以后,一直说着感谢我的话。后来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只要回家就会到学校来看看我。
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不都是教不好的学生。
很多老师一见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头疼,就会说这些学生屡教不改,教不好的。向家长告状,向学校告状,一心只想着将这些学生早点滚蛋。
每个班级都会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你弄走了这个,后面也许还会有其他调皮捣蛋。其实调皮捣蛋的学生正式考验老师教育能力的时候,把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教育好了,老师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每位老师都应该把教育调皮学生作为一种挑战和乐趣,这样就不会觉得痛苦,不会觉得无趣。
我是木易,。为什么读书时被老师批评多的,毕业后反而和老师感情深?作为一位十几年教学经历的老师,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不是知识的传授问题,这是教育管理的问题。
我认为由于学生段位的划分,分出的不仅仅是成绩,更多的是因为和老师的交往度以及孩子自身感恩之心的缘故。
“二八定律”的黄金分割在教育管理领域也是正常的。做过老师的朋友都深有体会,我们日常管理80%的精力都是用在了20%调皮捣蛋的学生身上。而另外20%的管理精力用在了其他80%的学生身上
虽然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分出三六九等,但是我们在对孩子的管理上,的确是可以分为“上等生”“中等生”“捣蛋生”,其划分的标准是:老师的操心程度以及孩子顽劣本性的自控能力。
第一,对于捣蛋生,老师大量精力的付出,同时也是和这些孩子的心理磨合期,彼此“斗智斗勇”的交融其实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往往调皮的孩子,一般都是心思灵活的孩子。从某些角度讲,这些孩子也是进入社会更懂得交际的人,更懂的老师当时的严厉造就了自己进入社会后少走了弯路。这种交际的本能以及感恩的心态使得他们更能和老师走动的更亲密,感情也就更加深厚。
第二,中等生其实是一个很容易被遗忘的群体,自身没有优秀的成绩,也没有调皮顽劣的本性,成绩平平,表现平平。而这种平凡也使得老师总是忽略了和这些孩子之间的交往与了解,也就注定和老师之间,相对而言,少了师生彼此增进感情的机会,少了师生彼此在脑海里的印记,也就少了毕业后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第三,而对于优等生,说句个人之见,这些孩子自身底蕴厚,自控能力强。我们作为老师来讲,谁教育都一样。我们作为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所以,在我们老师内心,或者在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彼此没有为彼此付出太多。或者从有些片面的思想看,这样的孩子往往感恩的心态要少一点,更多的是自以为是靠自己的聪灵和努力获得的好成绩,如此心态也就注定毕业后,师生粘度不高,感情一般。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作为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出息,有时不是很在意回报,当然学生的感恩之心也是老师最大的财富和心理慰藉。
我相信在师生彼此的心里有一份坦然与无悔,足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