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职场人,混迹职场多年,职业成为职场人的标尺,当你拿着自己的标尺度量别人的时候,这难免有失偏颇。尤其是拿道德来攻击他人时,职业就被亵渎了,我们可千万别随便拿职业来说事儿。
什么是职业?职业(Occupation),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在特定的组织内它表现为职位(即岗位,Position),我们在谈某一具体的工作(职业)时,其实也就是在谈某一类职位。每一个职位都会对应着一组任务(Task),作为任职者的岗位职责。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这个岗位上的人,即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简单的概括:职业就是你让你能混饭吃、干成事儿的玩意儿。同时职业也有这更深的含义,一是指你的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二是指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职业应该是这样来解答:团队成员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你能做什么,你愿意去做,全身心投入,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享受创造价值的成就与利益。
因此,职业不是给个饭碗,给点钱就可以打发了。职业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契约和承诺。所谓契约就是大家聚在一起,不因为要做共同的事情达成的种种约定,必须双方都要遵守的规则。绝对不是没有事情扯扯闲皮儿、不是打情骂俏的处对象。职业是基于志同道合的前提,大家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所有人才愿意在一起,绝对不是为了钱等东西而憋屈、纠结在一起。道不同者不相为谋,如果彼此的理念、价值观都不是在同一世界,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选择,谈职业未免就有点对驴弹琴了。再者职业是一种承诺,当彼此认同了做事的准则、原则、规则,大家知道了自己的定位,清晰了自己的职责,那么就应该遵守彼此的承诺,对过程和结果负责。如果,承诺只是建立在信任、友谊等基础上美丽的谎言,到头来你只要求别人承诺,而从来自己没有遵守过承诺,那么还谈职业有意义吗?那我真的就不明白了,什么是职业,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职业。
中国古代其实就有了职业人和职业态度和操守,具体体现在的态度和精神。士为知己者死——其实这就是最职业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为了信守承诺、遵守彼此心灵的契约,可以用生命去殉道。士在中国古代泛指读书人、文人、有学问的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统、道统的创造者及传承人。士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是个独立的阶层,其生存并不依附于统治者或权力集团,这是站着生存,不是跪着、舔着、拍着而苟且。先秦的士与其供职的统治者之间是一种带有交易性质、隐含契约意义的关系,并非像秦、汉以后的士完全“卖身”与官场,除了攀援在权力体系上没有其他出路,只能做皇家的奴婢。先秦的士与国君讨论天下大事、共商大政方针时,都是坐在国君面前说话,几乎与国君“平起平坐”,并非像后来的廷臣那样毕恭毕敬地站在皇帝面前待命;也没有后来的士那种在统治者面前唯命是从、诚惶诚恐的心态。先秦的国君在士的眼中,不过是个为了实现自己胸志抱负而可利用的对象,一旦不好利用,便“好干就干,不好干另寻高就”,绝对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绝对不会尸位素餐,因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所以先秦的士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身份,有着自己的理想,有着与统治者不相干的自身的精神诉求,形成了士独有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品质,所谓“士人精神”是也。实际上“士人精神”在先秦并不仅仅局限于士的阶层,而是受到全社会的推崇,并成为先秦贵族阶层效法的人生圭臬。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美好的财富,可惜我们这些不孝子孙却逐渐将其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
而当下一些人眼中的职业变得不伦不类了,职业被批了一层道德、情怀的伪饰,骨子里的灌满了流氓主义和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毒品。往往特别强调职业的人,手里握着这把道德利剑,从精神、意志上屠戮对手。这就像封建社会朱老夫子,一方面弘扬存天理灭人欲,大肆批判荡妇淫妇,而背地里自己却干着扒灰的勾当。
在职场当中,职业往往和感情、习俗、品质、品德、节操联系在一起。我会经常听到背后议论是非,花边的新闻、捕风捉影的传说、挑拨离间的伎俩,有时候不禁感慨,道德能害死人、职业能弄死人。那些所谓的道德卫士,经常打着道德的贞节牌坊堂而皇之炫耀,其实背地里还不是干着男盗女娼的下三滥勾当,不就是为了一点点可悲的利益。人可以蜕化成兽,在主人的驱使下,恶狠狠扑向他人,嘴里带着鲜红的血,求得主人欢喜和一点点打赏。所以,当我们越来越强调职业的时候,我们离职业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什么才是真正的职业?真正的职业绝对不是呆板单一的穿着,规范木呐的举止,见风使舵的言谈。也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唯唯诺诺。真正的职业是源自于内心,是对职责的认知,对承诺的坚守,以及在过程中的努力,对于错误的不逃避,对于责任的担当,对于底线的坚守,对于价值观的恪守,职业是彼此的职业,绝对不是谁要求谁的问题。因此职业的人是高贵的,而不职业的人即使居高位也未见得是职业的。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了贵族。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贵族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对荣誉的执着信念。一个真正的欧洲贵族,就是那种将荣誉看得比生命更重的人。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这才是真正的职业,这才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职业。想一想,担当、责任、自由、良知……这些关键词是否真正和职业联系在一起呢!
看到这里,我真的有点羞臊了,恨不得挖个坑儿钻进去。如果贵族精神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我们何其之远。披着职业皮,骨子里从来没有职业过,还有什么脸面来谈论职业,还有什么勇气和底气说别人不职业。
如果要求别人职业,首先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职业。在此郑重奉劝:别随便拿职业来说事儿!
Hi, 大家好。我的工作是一名幼少儿英语老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12年的时间了。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那个时候理想还挺多的,因为一直喜欢唱歌,小学一直当音乐委员,所以那时候还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过长大了要当歌手。但农村的孩子,一周3,5块钱的生活费就是很奢侈的了,所以我很果断的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然后仔细思考了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决定下来以后我要当一名老师。现在想来,我人生最重大的决定居然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做的,那年我12岁!。那会儿没想过做什么学科的老师,就是想做老师。后来因为英语还可以,老师给的表扬多一些,就越来越喜欢,直到后来成为我的专业,现在成了我的职业。喜欢英语,想做老师,所以入了这行。很感激最初面试我的Amy校长,让我第一次接触并喜欢了现在的工作。也祝福每一个你都能幸运的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加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