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诸葛亮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初气太锐”。
意思是这一仗打得太着急了,没留有余地,打来打去没了后劲儿。
二次北伐,首战就是陈仓之战,但是,这一战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从岐山出去的。
所谓兵无常阵,水无常形。
诸葛亮再次出征,肯定不能再从岐山出去了。
他选择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那个陈仓道。
很遗憾,他的选择,已经提前被曹真料定了。
在第一次北伐撤军的时候,
曹真就认为诸葛亮再来的话,一定会攻击陈仓(今宝鸡)。
他出人意料地选了一位老牌的“杂号将军”郝昭,来驻防陈仓。
其实曹真选的这个人非常对路。
郝昭已经镇守河西之地十几年了。
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
而且,他还是位非常“守纪律”的将军。
当年武威郡生乱,太守毌丘兴向驻扎在金城的郝昭求救。
郝昭一开始却以奉命不得西渡为由,坚持不发兵。
后来在金城太守苏则的分析之下,才决定发兵平叛。
您可能要问了,这么一位听起来做事比较刻板的将军。
合适让他独自担当这么重要的责任吗?
还真合适。
上次诸葛亮北伐,
曹魏大约摸清了诸葛亮的底细。
那就是诸葛亮的大军,大约只能带一个月的粮草。
一旦打不下来,诸葛亮就得退兵。
否则,连回去的路上都有可能饿肚子。
所以,诸葛亮的大军更希望进行城外的野战。
以利于速战速决,并且是越快越好!
从这一点来说,
曾国藩评价诸葛亮这一战是没后劲,
真的是诸葛亮不得不如此,是无奈之举。
所以,守陈仓的将军,
最重要的是要守纪律,要很明白守陈仓的战略目的,
就是坚守不出,或是把诸葛亮熬走,
或是等来援军,
就是胜利。
所以,从春天诸葛亮退兵之后,
郝昭这位“杂号将军”就一丝不苟地执行了曹真的命令,
老老实实地把陈仓城修的固若金汤。
这也是他为了自身安危考虑,
毕竟,曹真才给了他一千多人马,
野战?还是守城更有活命的机会吧!?
陈仓大战,如果隐去人名的话,你一定以为守城的人才是诸葛亮。
我们说,既然诸葛亮明知自己必须速战速决才是最有利的方针。
那对郝昭这位守城的主将,就应该想尽千方百计,
甚至是像之后第六次北伐时,给司马懿送女人衣裳一样,激怒郝昭,
引他出城野战,才是上策。
孙子兵法有云,“怒而挠之”是也。
可是诸葛亮带着大军看到原来破破烂烂的陈仓城竟然已经焕然一新之后,
先是“怪其整顿”,后是听说郝昭就在城内又是“大惊愕”。
接下来采取的方略,竟然是派了郝昭的一位同乡靳详去劝降。
这真的有点小瞧天下英雄的感觉了。
而那位郝昭的同乡靳详呢。
更是没给郝昭留下什么好印象。
《资治通鉴》和《魏略》都记载,靳详是“遥说之”。
就是离城墙远远的,想劝降郝昭。
多远呢?至少应该脱离弓箭的有效射程吧?
一箭之地,有效杀伤距离,三国时候,大约一百多米。
也就是说,靳详站在一百米开外冲着郝昭喊话。
这效果,好不到哪里去。
反观郝昭,面对诸葛亮十几万大军,毫无惧色,在城墙上侃侃而谈:
我大魏的律法,靳卿你不是不熟悉;
郝某如何,靳卿你更是清楚。
某深受国恩,门第贵重。
靳公不必多言,
某必以死以报国恩!
还请靳卿谢上诸葛丞相,之后,但请来战!
很客气,但也很坚决!
诸葛亮当然知道兵法有云,攻城为下。
这一打起攻城战来,那可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谁也说不准得打多长时间。
所以,他不死心,又让靳详去劝说了一次。
靳详这次的说辞是兵力悬殊,劝郝昭不要白白送死。
而郝昭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决:
该说的我都说了,
我认识你靳卿,
弓箭可是不长眼睛的!
这可就真的说不下去了。
那就打吧!
诸葛亮觉得这一仗应该是很有把握的。
能在曹魏东来的救兵到达之前就结束战斗。
没想到,事情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攻城当然少不了云梯,
结果还没等蜀军的云梯靠上城墙,
就被魏兵射出的“火箭”点燃,
附着在云梯上的蜀军躲无可躲,立时死伤无数。
冲车好不容易靠近城门,
却听“嗡”的一声响,
一个庞然大物狠狠地砸到冲车的顶端,
哗啦一声就破了一层。
还没完。
那庞然大物竟然又升上城头,“嗡”的一声又砸了下来。
仔细一看,却是魏兵在磨盘上拴了一根长绳子!
这样来回几次,蜀军的冲车也彻底报废了。
诸葛亮眼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用木头扎了些百尺高的“临车”,
临车示意图
利用临车的高度优势,向城中放箭。
临车的作用可不止放箭一项功能。
只要把护城的壕沟填平,贴近城墙,以临车的高度,攻上城墙就非常的简单了。
郝昭真是不简单。
在城墙之内又筑起了一道墙。
这下子临车的作用也丧失了。
蜀军将士接连受挫,都有点急眼了。
却看丞相诸葛亮,仍旧风轻云淡,也不着急,似乎在等着什么。
忽听城内一阵喧哗,接着就是兵刃相交的脆响,接着就是兵士的惨呼。
过了一阵,又归于寂静。
诸葛丞相这时才有些变色。
原来,地上打得这么热闹,就是为了掩护蜀兵挖地道的声音!
但是,显然诸葛亮是小看了郝昭的经验。
刚才的声音,一定是从地道涌出的蜀兵被早有准备的郝昭发现了。
史书记载,诸葛亮猜的一点都没错。
郝昭在城内挖了一道和城墙平行的壕沟,结果蜀兵挖着挖着,就“掉到沟里”了。
这场仗,双方各出奇谋,你来我往。
小小的陈仓城在蜀兵几万人马的攻击之下,
就仿佛惊涛骇浪中的一条小船。
每每面临灭顶之灾,
却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不得不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魏将张郃料定诸葛亮必退,却没料定魏将王双的结局。
郝昭守城,诸葛亮攻城,双方相持了二十多天,曹魏那边早就得到了消息。
曹真派遣费耀等将军前去救援。
而魏明帝曹叡还是不放心,召回了在方城驻扎的张郃,
配给他三万兵马,并虎贲武卫二营护卫,去救陈仓。
魏明帝亲自把酒送行。
临行之际,曹叡问张郃:
咱们会不会去得太晚,诸葛亮已经攻下了陈仓啊?
张郃就是上次在街亭打败马谡的将军。
深知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就是蜀道难,能携带的粮食不多。
所以,他掐指一算时间,就慨然对魏明帝说:
估计臣还没到陈仓,诸葛亮就已经撤军了。
因为他的粮食最多还能撑个十来天。
魏明帝放心了。
果然,虽然张郃昼夜兼程,拼命向陈仓进发。
但是还没等他大军到达,诸葛亮已经因为粮草不济,退兵了。
本来这应该算魏兵的大胜。
可惜魏将王双,大概是觉得诸葛亮没有什么好怕的,是败军之将。
所以,就勇猛地追了过去。
可惜,被诸葛连弩射中,阵亡了。
诸葛亮得以安全撤回蜀中。
当然《三国演义》把这份功劳给了魏延。
应该说,以魏延的一贯勇猛过人,也不算过份。
《后出师表》可以看得出,诸葛亮是在很耐心甚至是小心翼翼地给刘禅解释这次出兵的原因。
以蜀汉的实力,春季街亭新败,冬季又出陈仓道,显然是有些勉为其难。
所以,在这次出征之前,诸葛亮又给刘禅写了一封信,史称《后出师表》。
诸葛亮耐心地向刘禅解释:
这时候,因为曹魏在东吴那里大败,导致关中空虚。
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时候。
这可不是你刘禅“从长计议”,慢慢发展的时候。
其实,从时间上来看,东吴大败曹休在前,诸葛亮二次北伐在后。
不能说是东吴协力相助诸葛亮的二次北伐。
反而可以说是诸葛亮在帮助东吴减轻曹魏的压力。
而且,虽然陈仓攻城失败,也应该无损诸葛亮的智慧之名。
毕竟在撤退中发生的野战,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队,没太吃亏,反而阵斩了曹魏的大将王双。
客观来说,没有人能够天生就百战百胜。
诸葛亮的战争智慧,也应该是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才能逐渐积累和完善起来。
纵观诸葛亮加入蜀汉的过程。
一开始是以三分天下的隆中对这样的战略智慧吸引了刘备。
再后来,则是只身前往东吴,面见孙权,使孙权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
火烧赤壁,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局。
刘备入蜀,诸葛亮一开始也没跟着,而是留在后方帮助关羽。
攻打蜀地不顺,诸葛亮才跟着一路兵马入蜀。
直到刘备驾崩,刘禅登基。
诸葛亮才开始在平定蜀汉南四郡内乱的过程中,初步展示他的指挥才能。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还犯了用人上的错误,用错了马谡,丢了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
但诸葛亮始终忠于刘备对他的嘱托。
虽然明知蜀汉疲弱,仍然坚定选择北伐。
到第五次北伐的时候,
连司马懿这样的对手,都在看完诸葛亮所扎的营盘之后,认为诸葛亮确实是个强硬的对手。
这种忠诚和坚守,我们应该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毕竟,以蜀汉的实力,也许,主动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正像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言: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来说,东吴是否协助作用不大,除非东吴能够突破曹魏的江东防线,迫使曹魏将雍凉的兵力调往东边补窟窿,不然作用不大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然而说是三分,其实魏蜀吴三方的势力极不对称,曹魏一方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得益于曹操的创业,曹丕刚刚称帝就有了中原九州的土地,而孙权刘备打一辈子的仗,结果也不过是分得剩下的荆州,益州,扬州和交州,二者的实力加起来也不过是曹操的一半,若不是中原战乱,三分的格局不会存在
由于曹魏国力雄厚,军队数量远超蜀吴,所以它在江淮一带的常驻军队完全可以应付东吴的入侵
据史料记载,公元253年,东吴的权相诸葛恪倾兵20多万攻淮南,这是东吴出兵最多的一次,而4年后的寿春之战,司马昭率领青、 徐、 荆、豫及关中军队26万众临淮征讨,也就是说曹魏就算不动雍凉部队,中原的兵力足够应付东吴,这也是东吴没办法支援蜀汉的真正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