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大规模地移民(明朝早期移民迁入对照表)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累计移民次数17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整个移民历时五十年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共计18个省,500个县,881个姓氏。明朝大移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明朝移民背景及原因

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八十九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元朝曾有二十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具体移民次数众说纷纭,大致如下:

1、洪武九年十一月,徙山西真定民无田者于凤阳屯田。

2、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3、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又从山西的泽州、潞州,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迁往彰德、正定、临清、归德、太康等地垦种。

4、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116户自愿外迁屯田,户部给予奖励,让他们回沁州招募居民。

5、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向朝廷报告:由山西迁居到大名、广平、东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给他们2.6万顷土地。

6、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

7、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与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从军,共设16个卫所。大约是平阳府选了9卫,太原、辽、沁、汾选了7卫,每卫5600人,共有9万余人。

8、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

9、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2.66万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明、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26072顷。”

11、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户部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迁至北平各府、州、县。

12、永乐二年九月,从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移民1万户,充实北京。

13、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平。

14、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县吏李懋等214户人愿到北京为民,户部给他们发了安家费。

15、永乐五年五月,朝廷命户部从山西的平阳、泽、潞及山东的登、莱等州,招募了5000户到北京的上林苑监,牧养栽种。

16、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两千三百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17、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向朝廷申请到北京、广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宫等府州县为民,开荒种地,依律交税,得到政府的奖励和资助。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听到了这首民谣让我们的思绪万千,想起了在646年前我们的祖先大迁徙,他们并不是像后来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因为贫困而离开家乡的,反而是因为家乡的富裕而被强制迁徙的,其实这是有历史背景的。元末明初的时候,元顺帝昏庸无道、天下烽烟四起、各路好汉纷纷揭竿而起,老百姓更是因为连年的战争死伤无数,人口那是大大的在减少。可能是为了响应元朝的灭亡,连年征战不说,旱、水、蝗、瘟都接踵而来了。它们的到来使老百姓的田里颗粒无收、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饿死的、病死的、淹死的,使得好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吃人”的现象了。号称中原大地的河南”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状态了。

而有一个地方就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样,那就是山西。首先中原的大战并没有波及到山西,其次是山西也没有发生大的旱、水、蝗、瘟四灾,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的生活过的悠哉悠哉。那时候的山西,就和现在的北京一样,好多人都涌入到了山西,让山西的人口达到了顶峰(当时河南的人口是189.1万多、河北的人口是189.3万多、而山西的人口是403.450万),和其他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饿的饿死、饱的撑死,其他地方经济、人口都赶不上山西,发展不平衡。自古以来,只有吃不饱饭才能造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到了洪武、永乐年间,朱元璋、朱棣父子俩意识到了再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启动了“山西化功能疏散、中部大开发、建设北大荒”等一系列计划。

当明朝政府发布了这样一个政策后,很多山西人是反对的,毕竟故土难离,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但是没有办法,是大明的臣民就得听政府的。当然政府也是恩威并施,对于不听话的老百姓打、骂、骗、绑,使用了各种办法把他们弄出山西了。对于听话的老百姓还给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来安抚老百姓那颗受伤的心灵。

1.从山西移民到凤阳进行垦荒,给老百姓荣誉感,因为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而且还是陪都。

2.以招兵的形式进行垦荒,等仗打完了复原到地方。

3.优先安排“田少丁多、无田之家”进行迁徙,因为中原地区田地多的是。

4.对于积极主动移民的老百姓,奖地、奖房、奖钱,鼓励他们“转介绍”其他人一起移民。

经过大范围、十七次的迁徙,从山西流出的人口就达到了100万以上,遍布了祖国各个地方。当时,他们拿着大小行李、扶着妻儿老小,深深的望了一眼村口一起陪伴他们长大的大槐树,把大槐树印在了心里,盼望他们的后代能找到大槐树,那就找到了他们的根。所以说大槐树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精神。

据说背着手走路、脚的小拇指是两瓣的人都是当时从大槐树那里出来的。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这个词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中国人不论你的成就有多高、在外面有多辉煌,但是永远不会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现在很多的海外华侨同胞们都回到了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问祖,回想当年祖辈们的心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喜欢念旧的民族、一个喜欢寻根问祖的民族,在很多人的家里还供着祖宗牌位,供后代子孙进行瞻仰、给后代子孙追寻“根”的来源提供了线索。“你姓张、我姓张,现在咱俩可能不是一家,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开玩笑,有可能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9625.html

(0)
上一篇 2023-08-18 下午3:16
下一篇 2023-08-18 下午3: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