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创作有什么评价(苏轼不凡的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两个仙一样的人物,一个是诗仙李白,一个是坡仙苏轼。中国人喜欢苏轼,真是喜欢到骨子里去了。我至今找不到一个人,能顶替苏东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常常看到有人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为什么苏东坡历经千年还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首先苏东坡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诗词书画都堪称一流。苏东坡最拿手的就是文章。如果在整个宋朝中选三篇诗词出来,其中必有苏东坡。

苏东坡虽然才华横溢,但也不足以折服世人千年。最重要的应该是苏东坡比较倒霉。乌台诗案中,它是最早文字狱的受害者,几乎丧命。有幸生还,再遭贬谪中,在黄州做了五年农夫,然后才有东坡之名。中间十年起复,因为高太后的去世,苏轼兄弟两人又一路被贬到海南岛。这是宋朝贬谪罪人的最南端。你看就在被贬这件事上,苏东坡也不甘人后。

世人忘不了苏东坡,绝对不是因为同情,而是敬佩和赞美。面对苦难,苏东坡有一种天生乐观的心态。

在黄州没有钱的时候,他会把钱用竹竿挂到高高的房梁上,然后每天只取一份,取完就把竹竿藏起来,以防再取。

没有房子住的时候,他们就集全家之力,伐木垒砖,修筑了一座五间房的农舍,并在正厅的四壁画满雪景,命名为雪堂。

想吃肉的时候,他就把当时价格低廉,贫富不喜的猪肉烹饪成美味千古的东坡肉。

看到清泉寺中的溪水西流,他信口而歌: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买田没有成功,归来的路上遇到下雨,众人狼狈而逃,他悠闲地漫步风雨中,吟唱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赤壁,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起自己一生坎坷不尽,仰天长啸: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等到被贬海南岛的时候,在政敌眼中,这个有来无回的地方,苏东坡却吃着荔枝,剥着生蚝,幽默调侃地熬到北返。

即使遇到接连不断的打击报复,无论是在贬谪还是在贬谪的路上,苏东坡心里却没有对敌人的怨恨。他说: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卑田院乞儿,眼见没一个不好人!

你看,苏东坡一直在把生活中的不幸变现成美好的路上,无暇伤悲,无暇抱怨。

与其说我们喜欢苏东坡乐观的态度,不如说他有一颗耿直赤子般的心灵。至死归来,仍如少年!

苏轼,苏东坡,从大家对他的称谓就能看出他的地位,大文豪、旷世奇才、美食家、书画家、仙才等等。2000年,法国《世界报》曾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十二位“千年英雄”,苏东坡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苏东坡近千年来被后人推崇备至,除了他无人企及的文学成就,最主要的还在于他独特的人生观。苏轼一生活出了超凡脱俗,活出了哲学意境,做到了独善与兼济的统一。近代国学大师曾说过: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对苏轼好一顿夸。

苏轼是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他在24岁时就写出过《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该文章史论充足、角度不凡。通过《史记》中张良圯下受书的故事,苏轼认为,忍是出于远志,因心里装着远大理想,所以眼前如有突变、侮辱,都不能够激怒一个人。

后文,苏轼写郑襄公脱衣牵羊,迎接前来攻打郑国的楚庄王,后者见此遂放弃攻打;写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侍候吴王夫差几年不懈怠。俩人都能忍,而项羽完全不能忍,处处表露锋芒;高祖刘邦在韩信要自立为王时发怒,忍得不够。苏轼认为,当一个人受到忍辱负重、处变不惊,才是真的忍。

文章写得好,但苏轼仕途不好,他几经贬谪,但总会风轻云淡一般看遍万物,他敬仰刘禹锡,那个几乎一生仕途都在贬谪中度过的唐朝诗人,即便身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境地,也会说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豪迈的诗句。

对自己的人生,苏轼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对刘禹锡苏轼一直称“刘郎”,这样叫着,一脉相承。对苏轼来说,一生中的不如意都“未转头时皆梦”。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时,写下《自题金山画像》,两月后,苏轼病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9643.html

(0)
上一篇 2023-08-18 下午4:35
下一篇 2023-08-18 下午4: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