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只针对电影“拍的如何”,不针对原著
我发现大部分中国网民都认为“电影好坏由剧情和内涵决定”,“特效与制作都应该服务于剧情”,但我觉得电影的价值不止其内涵,还有画面美学。
就好像人们看速度与激情、碟中谍之类的动作片,谁会研究其中的剧情逻辑与内涵?我们想看的不过就是暴力美,跑车撞毁的画面与长腿美女,爬楼潜水跳伞的阿汤哥,画面本身就是能带给观众愉悦的东西。
阿丽塔作为特效片绝对值得我去吹,在视觉观感上真的是……超棒,无论是美术设计还是打斗场面。
阿丽塔的两套身体都极具美感(相比于同类电影攻壳机动队)。
电影《阿丽塔》的内涵决定了它只能是个爆米花电影(不要歧视爆米花电影,市面上八成电影都是娱乐化商业产品,而且中国的爆米花电影比率更高),但它作为爆米花电影已经极其优秀,能让人在电影院里螺旋爆炸爽。
我觉得小破球除了质量高以外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没拘泥于国产电影僵化的小格局,也没照搬好莱坞已经成熟的剧情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条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的科幻剧情模式(并且相当成功且直接造成国产电影的断层)(一半都是大刘原著的功劳)。
很多内容和细节都是基于中国的人文和文化的,所以使观众对情节很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大家排队摇号进地下城,会唤起观众对以前艰苦年代的记忆;过年的气氛,饺子,舞狮;学校,课堂,肥大的校服;姥爷捞孙子去送礼;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中国人特有的对家庭的重视……一切都脱胎于现实生活。
以前觉得中国没有科幻,好莱坞科幻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但是小破球教育了业内中国式优秀科幻电影该怎么拍。
我觉得《阿丽塔》最为遗憾的是排在《流浪地球》之后上映。这是一个失误,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如果《阿丽塔》在《流浪地球》之前上映,肯定会赢得一大批又一大批的观众进场,因为在这之前应该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电影。在去年的国内市场,除了《我不是药神》,还有后来的《海王》,我认为可能就属《阿丽塔》了。什么《毒液》啥的靠边站。
最好是和《地球最后的夜晚》同时上映。😂😂
光是卡梅隆导演名头的号召,就可以吸引无数的影迷,包括我。这次《阿丽塔》我就看的就是22号凌晨的首映片。
尽管在这之前,我已经通过美国的朋友,知道了这个影片不尽人意,但是出于对卡梅隆导演的尊重和感召,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在夜里12:00,去捧了他的首映场。
但是不幸的是、它排在了《流浪地球》的后面。这就真悲催了。
你刚刚进行了一次满满的情怀之旅,你突然再看这种只是简单打斗单一情节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无论它是怎么样的特效完美都好,你都不会激起激昂兴奋的感觉。
当时在片场一边看的时候,我就有种预感,《阿丽塔》会受到《流浪地球》的碾压。《流浪地球》强大的光环效应下,《阿丽塔》会沦为炮灰。
就像刚刚进行了一场视觉的海天盛宴,你再去看多么绚丽灿烂的公园—— 是,很漂亮,没错,—— 但是你内心己经不起波澜。
这就是《阿丽塔》之于《流浪地球》最为遗憾的地方。
这是那天夜里我去首映片时候的排座情况。最后一排正中间的那个就是我。
流浪地球恢弘大气、气势磅礴、思考性强,对于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而已,它反映出地球人在大灾大难面前开诚布公(没藏着掖着怕大众知道了好精英们自己逃命)、团结一致、不畏牺牲、勇于自救、坚韧不拔、同生共死(联合政府也在地球上没有跑路)的精神,与之前的外国科幻片靠个人英雄、靠抛弃绝大部分人自己逃命、甚至靠神(某超级生命体或未来人类)的一贯作风大相径庭,令人耳目一新、别开生面。
当然同生共死的精神也令一些笃信大难之际绝大部分人就是应该被放弃的人们感到不适应,无法领会流浪地球的精髓,这点可以理解。
所以流浪地球已经是非常棒的。尽管也有些瑕疵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而且制作态度认真,仅有的3亿多的经费机会全部花在影片本身。所以流浪地球无愧于中国硬科幻的开山之作。我看了三遍,准备四刷。
相比之下星际穿越空有一些科幻元素,实则是披着科幻外皮的神话片,人类之所以得以延续,完全靠神(某超级生命体或未来人类)的拯救。虽然人类也竭力自救,但不可否认神的决定性作用。它的科学幻想如果没有神,连后面的剧情都发展不起来。因为外国名导拍的,这些硬伤自然就自动忽略过去了。而阿丽塔空有一身特效,内容一无是处,就是一部日式机器人武打片,刚上映的新片,在高排片率和没有新的大片包围下,才这么点票房,说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79788.html